冷暖光影下的冷暖人生---《小丑》中冷暖光线对人物塑造的3个层阶

2020-02-09 21:15

本文作者:

赵卜,CNSC电影学院会员,17年本科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摄影系,现在是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研究生1年级学生,我个人比较擅长于镜头设计、灯光造型,对于各种类型的短片、广告等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同时从导演、摄影到后期剪辑也都有涉猎。(如果你想联系赵卜,欢迎在影视工业网·幕后英雄APP关注我,合作交流)


正文:

《小丑》中最为核心的是建构了以亚瑟和托马斯·韦恩所代表的两个阶级的对立,这种对立不仅仅要体现在剧本剧情的冲突创作上,同样要在导演、摄影、美术等运用的视听技巧中呈现出来,本文欲从场景建构中的光线设置这一角度来分析探索主创们在创作时可能的构思。

1.基础工作环境中的冷暖对比设定--交代环境背景的置景

首先我们要正视艺术创作的观念与其具体的表现手法之间的关系,以摄影中画面的营造为例,我们经常会在一些讲述摄影的文章里发现与现实实践的割裂,很多时候在提出构建场景氛围时候也仅仅是提出一个如“寂静的冰冷感、冷暖色互补”之类的情感调子,而不去探究具体的实施方法,这对其以后的电影创作无疑是极其不利的。

以“冷暖色互补”为例,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提出一个概念,而要考虑的问题诸如“每块窗户、窗帘的颜色及透光程度、几块冷几块暖、冷暖各是什么具体颜色、冷暖色的互补究竟是用光色还是道具的固有色、前中后景的具体光效怎么布局”等等,不一样的手段最后呈现的效果也是完全不同。

《小丑》中的开场场景,并不是随意找一个有层次、好看的化妆室就够了,而是一个需要展现出亚瑟为代表的阶级的化妆室,一个有秩序但又透露着一股破败气息、一个人群聚集但又充满着孤独的冷寂氛围的化妆室,如下图1、2所示。

我们仔细看,化妆镜上的灯泡是有不同层次的,有亮的、不亮的,有没有安装灯泡的,甚至还有灯泡壳质感不一样的(有透明的、乳白壳的),这些从技巧上来说是在同一纵深层面展现了不同的光线层次,同时这还暗示了这些灯泡可能的获得方式(跟他们阶级身份有关),我们可以仔细分析一下这个场景,整个冷调的场景中几乎只有主角坐在暖调的化妆镜前(由于该场景出现多次,后面会分析同场景不同场次画面的差别),画面的左上角、右上角的灯管同样是有破损的,主角在这样一个整齐又残破的场景中得到了一种“孤独感”的突出。

图1

图2

我们再看默里演播室的化妆镜的对比(图3),这种纯白色的人工光源在亚瑟这个阶层的环境里是很少出现的,他们基本只能靠灿烂的日光才能得到这种纯白的光源(接下来我会详细分析),也许只有在阳光普照下这两个阶级才是看似平等的吧。

图3

2.生活环境中基于人工光源的冷色与低显色的暖色设定

深入到亚瑟生存环境的具体光线布置,我们可以发现这部影片的冷色很少是由常规的自然光(如月光)带来的,基本都是基于场景中的道具光源,如亚瑟家的电视、厨房、冰箱等等,我觉得这也在暗示造成亚瑟这一阶层如此生存境遇的原因是“人为的”,而亚瑟也常常身处在这种人工光源的冷调之中,如图4。

 图4

同时我们再看图5中两个阶层的厕所光线对比。

图5

对于暖色光源来说,两个阶层的质感也是有很大的不同,在电影中运用冷暖光源形成互补对比是一种常用的手法,如图6是笔者曾经拍摄的画面,里面的冷色是由S60调出的Gam的Steel Blue色纸的颜色,暖色是钨丝灯透过门缝所打出来的,这里Steel Blue的冷色是我所希望的具有一些浪漫气息的色彩,可以帮助渲染孩子的情绪,但场景中的暖色我希望是一种在家庭中有内在逻辑的光源,来辅助整个场景的真实性,所以我用了650W的钨丝灯来帮助实现。

图6

《小丑》中的暖色光源则跟这种完全不同,它来自城市中的高压钠灯,所呈现的质感是一种或偏橙黄、或偏金黄的光源,它所形成的影像质感具有一种粗粝的气息,这种光源打在脸上并不精致,但其带来的独特气质与亚瑟这个阶层生存状况的表达不谋而合,影片中屋内来自窗外的暖光多是这种感觉,这里推荐Rosco R3152 Urban Vapor这款色纸,或者是你可以输入RGB或者HSI值到一些LED灯具中以获得这种颜色的质感。

如图7同样是冷暖色的场景建构,所形成的质感气息与图6完全不同。(R3152的颜色跟这个很像)

图7

图8是另一种偏金黄色的钠灯质感,照在人脸上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气质。

图8

橙色钠灯所带来的废墟质感

在另一个阶级所处的时空中同样有冷暖光源的设置,但是与亚瑟这边所呈现的质感完全不同,以亚瑟去找托马斯·韦恩而去的电影院为例,人们在这种具有优质显色性的暖调光源下所呈现的皮肤质感是完全不同的,电影屏幕所散发出来的光也不像亚瑟家里电视机的光一样呈现出一种冷蓝色,而偏向于一种相对柔和的冷白色。(图9)

图9

亚瑟所处的这个世界是这些富人所感知不到的,就像亚瑟在演播厅对默里所问的“你见过外面的世界吗?你真的离开过演播室吗?”这种差距巨大而导致的阶级冲突也就显然易见了。

3.激烈情绪渲染的氛围设定--猛烈的阳光

阳光是亚瑟这个阶层为数不多可以获得的“优质光源”,在影片中每次阳光的出现都代表着亚瑟高涨的内心情绪,比如像影片开头的化妆间出现了数次,而每一次都有一些细微的变化,我们可以从图10中去分析这些变化与其背后的原因,第一幅图营造的是整体冷调之中的小块暖调,而第二幅图恰恰相反,亚瑟这时刚被街头混混打过并损坏了广告牌,此时的人物心情肯定与第一张不同,反而这里增加了许多暖色来衬托处在冷色阳光中的亚瑟。通过第二张图的一些标记点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变化,①前景板凳的暖光源,②出现暖色灯管,③暖色的窗帘拉下占据更多区域,④前景人物占据更多位置,处于暖光源下,并且这些元素还形成了一系列暖调透视线指向亚瑟,更加表现亚瑟的孤独。

第三张是亚瑟地铁杀人之后,此时的化妆间难得有了阳光照射所形成的窗影,这里象征着亚瑟内心情绪的释放,果然亚瑟锤爆了“打卡机”扬长而去。

图10

同样的在医院亚瑟准备杀了妈妈时也出现了强烈的阳光,在亚瑟亲手捂死这个曾经虐待过自己的母亲的时候,强烈的阳光直射画面形成的眩光也在增强整个场景的不安氛围,于此带来的是亚瑟难以压抑、喷薄而出的情绪释放。

同样的设计也在亚瑟杀掉胖子同事的那场戏中,亚瑟身为生活在底层冷暖世界的子民,那压抑已久的情绪也等到了可以释放的良机。

对光线的掌控也是摄影指导首当其冲的能力,但对于场景的光线创作背后基于的应该是剧本的情感脉络和逻辑,而不应该为了盲目追求所谓好看的画面而创造出千篇一律的影像,当我们陷入对某种影像单纯的狂热膜拜之后应该反思自己:可能摄影师没有固定的影像风格,每个片子的影像风格只是摄影师和导演一起,去努力并试图探索一种对这个剧本的最佳呈现方式而已。

 

本文为作者 赵卜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2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