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辑拉片手记一:剪辑的剪与不剪《我和我的祖国》“相遇篇”
作为一个剪辑行业的新人,在实践的过程中,对之前所学的理论有了进一步的感悟。剪辑的剪与不剪,是我在看“相遇篇”时候最大的感悟。特来分享粗鄙之见。
影片开场与电影中其它几部短片一样,都有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笔的特写来开始描述影片的核心。而相遇篇中,那个年代里英雄牌是最具有时代气息的了。这个开场的要求是在短时长中让观众记住核心的信息点。那么在镜头的选择上应该是短而简洁的,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几个镜头的跳切展现出:有皱纹的手、信纸、钢笔、原子弹、青春之歌、英雄牌钢笔。那么其实我们已经大概可以猜到后面的短片会展现的内容了。故事应该是讲述把青春献给原子弹建造的英雄们。
第二场戏先是铺垫了影片的故事背景以及主角出场,从3次的来回展现环境-主角的工作状态中,观众可以明显地知道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同时从表演上来看,主角一直在非常认真的工作。将人物认真这一面的形象建立了起来。
接着立马开始了影片中的第一个危机。在领导下令加速之后,特写镜头中有红光的闪动,是不安定的因素,让观众立马开始紧张起来。还好第一次加速试验成功。接下来领导下令第二次加速,这时采用的是一个手持的镜头来展现领导的指令,在视听上更加地不安。果不其然,在启动紧急按钮之后,整个试验马上就要宣告失败。这时在剪辑上,小景别的特写与全景的交叉使用,使得画面节奏逐渐紧张起来。随着故事的发展。镜头与镜头之间剪的更加紧密,也使得整个氛围更加地紧张。在宣布紧急撤离之后,镜头依然保持稳定,全景景别展现大家撤离之后,画面给到主角,一开始也和大家一起有条不紊地撤离。这时,主角想到了什么,镜头开始跟着主角开始跑向工作点。在这之后,采取了跳切压缩时间,危机的解决通过给指挥部门的反应与报警灯熄灭,灯光恢复正常来表现。同时最后一个灯光恢复的镜头结尾给了足够长的喘息时间。那么主角呢?影片立马切了一个主角在接受清洗的镜头,大家终于明白,危机解除了。这时先给了背面的一个近景告诉大家前面的危机已被解决。紧接着又切了主角的正面近景,有鼻血流出来。给到新的信息点。同时下一场的声音垫到了这一场的全景中,压缩了影片时间。
而在下一场中也是先给到领导的样子,使得观众对主角的关心到了一个顶点,这时候才切给主角,一副受尽虚弱无比的样子,让观众心疼不已。领导靠近主角时,他更是后退了一步,此时观众的内心已经完全站在了主角这一边了。人物的建制也已经完成。下一场中简单的过场戏就用3个镜头交代清楚。同时黑场告知,上一段落已经结束。
来到下一场,同样采用了声音先入的方法,在医生与领导的交谈中,可以看出剪辑的不剪,剪辑完整保留了导演的调度和演员的表演。同时通过台词暗示接下去的情节走向。
在病房中,更是能够完全体会到剪辑的剪与不剪。剪是需要有剪的理由的,在重要的信息结点剪更好。同时,在几次的提问中,镜头的风格与刚入院时保持一致,意味着是刚开始的几点。等到报纸出现后,则换了另一个角度的机位,画面颜色也由之前的冷绿调加入了暖黄色,暗示主角的病情已经逐渐好转起来,为后来主角离开病房做了铺垫。
出了病房,选择的角度均为全景、中景,既展现了环境同时也可以看出主角想要出来看看这个城市的样子。公交车从后入画之后,主角上车采用了大全景来上车。那么其实从景别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不太符合常规的选择。在镜头语言上,主角要看看这个城市的样子 的动作,在之前的几个镜头中已经完成了。大全景之后肯定是新的故事和信息点了。
上车之后,女孩出现了。女孩的特写、视线方向以及主观视角的选择告诉我们,女孩认识我们的主角。两人同框进行对话后,剪辑保留了导演的长镜头调度,长镜头使得故事发生的对话和内容更加真实可信,观众也慢慢进入到男孩与女孩的这个故事里,后景中人们在舞动旗帜,我们也完全与主角同一视角了,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这长镜头的使用完全拉近了观众和主角们的心理距离,让我们仿佛也回到了过去的这个年代里。直到女孩的台词讲完,才切到了男主角的反应镜头。他摘下口罩想要相认的时候,随着汽车的晃动,主人公们晃动了,剪辑也切了。在听到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的消息后,先给了男主角反应镜头,然后给了女孩足够长的反应镜头。我们在这个镜头中开始明白,女孩大概猜到了男主角的工作是什么了。
公车外人群乌央乌央,大家派发着报纸。一片喜悦的氛围中,镜头再次落到了男女主角的身上,在人群中,男女主的镜头更近,女孩确认了男孩的身份。但他们却因为人群冲散,影片给了男孩3次反应镜头,两次面部特写,一次手的特写,他在向女孩招手,但女孩已经消失在了人海之后。第四次的反应镜头里,男孩取下了口罩,他的激动与惋惜给了足够长的时间,给观众留足了想象空间。
在最后的尾声里,也相应地给足了女孩对他们这次相遇的反应。
通片来讲,可以明显察觉到剪辑的克制,跳切的运用与声音先入的方法,虽然是常规的剪辑手法,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被大家忽略。在实践过程中,要把理论知识完好地运用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