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打光技巧丨三点打灯法的基本原则

2019-11-11 13:38

拍摄现场的灯光布置有无数种方式,你可以根据情况灵活分配。其中,三点打灯法是最基础,也是适用性最广的打灯法。

正如字面意思所示的那样,三点打灯法来自三个光源:主光(key light)、补光(fill light)以及背光(back light),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它们分别指的是什么吧。

主光

主光是场景的主要光源。「主光」这个词并不代表特定类型或强度的照明,它指的是照亮拍摄主体的主要光线。它可能源自某款灯具,也可以是透过窗户照射进来的阳光。

在本文中,我们主要探讨照明设备带来的主光。

主光会决定场景外观,一般它是你摆放的第一个照明设备。按照惯例,主光会被放置在模特或是拍摄主体的侧边 45 度角,并且高于头部 45 度。这个位置只是一般经验,你也可以把主光放在主体下方,只要那样符合场景调性和需求。

照明配置有非常多的组合,在某些情况下,单一主光就已经足够了。按照常规的 45 度设置,光源位于摄像机视野相对的另一侧,脸颊阴影会在与光线相反的方向形成。这样的设置能够让你完成「伦勃朗式用光」(Rembrandt lighting),让鼻子的影子投射在脸颊上,留下一个倒三角形光斑。许多摄影师都偏爱这种照明类型。

当然,你可以选择在两侧来打亮被拍摄物。通常,使用位于远处的主光照明会让你获得更好的效果,因为被拍摄者一般会看向摄像机的左边或右边,这样他们会有一侧的脸庞比另一侧更突出。你能够清晰看到的那半边脸庞称为近侧(near side),另一半则是远侧(far side)。如果从远侧照明,主光会让脸庞的阴影扩散到周围,为脸部创造更多对比度和深度。

当然,光线的设置并没有所谓的正确或错误,有时候某些场景可能会需要近侧主光,

在一些情况下,也需要补光来降低对比度。

补光

补光往往用于填充主光在脸部或主体上造成的阴影区域。一般补光会比主光更柔和且强度更低,这样做的目的是在不产生额外阴影的前提下,让位于阴影处的脸部更加凸显。

如果你想要使用与主光强度相同的补光,你的画面看起来可能会很像下图,两侧都被照亮,而阴影则从脸部的两侧投射出去。这样演员看起来就像是被相机闪光灯所照亮了。

还有一种叫做负补光(Negative Fill)。有些场景你完全不需要补光,相反你希望增强一些对比度。不过,由于拍摄主体接收到的主光具有方向性且会被相邻的表面(例如墙面)反射,这时你可以使用负补光来消除这类光线。

负补光是一种还原光线的形式,你可以使用黑色的旗帜、软布等物品吸收光线,从而营造对比。

背光

背光,也被称为轮廓光(rimlight),是一种投射在头肩部的光线类型,它可以让拍摄主体相较于背景更加突出。背光通常被使用在较暗的场景中,避免主体融入暗色背景。就像下方《权力游戏》的剧照,詹姆·兰尼斯特被充当火源的光线照亮,但是因为他处于阴暗的地牢中,周围并没有太多其它的光线能够运用。如果没有从窗户照进来的月光(画面左侧),角色就几乎没办法与暗色背景做区隔了。

三点打灯法是一种很基础的打灯方式,虽然它不能满足所有的灯光场景,但是这种灯光能获得平稳、干净的画面,也很受灯光师的喜爱。

另外,我也建议你把灯光器材都录入到AGILESHOT(安捷秀)中,你可以在【统筹元素】模块里输入你的器材,然后在拍摄计划中备注好你的打光方案,这样也能方便在现场与导演和摄影随时翻看备注来了解打光方案,进行沟通,满足导演与摄影对画面的要求。

使用AGILESHOT(安捷秀)管理器材


本文为作者 AGILESHOT(安捷秀)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18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