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制作中,同期录音主要为了给后期配音做情绪参考吗?

2019-08-07 12:51

电影制作中,同期录音主要是为后期配音作参考么?


我认为不是。


同期录音在电影制作中,主要是为了在充满变数的拍摄现场,通过录音师的丰富经验和相关知识,话筒员的机敏反应和过硬体能,现场摄影灯光美术制片等各个部门的全力协作配合,以及导演对于声音的理解和尊重,最终获得珍贵且唯一与演员最终在荧幕上的表演百分之百贴合的那条声轨。


有多努力呢?请参考我之前翻译的关于电影“悲惨世界”同期录音的内容。(点击阅读)


如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这条声轨由于某些原因不得不在后期重配,那么直到此时,我们才可以说,它是用于作为后期配音的参考。


但这是一个万不得已的选择:


1.首先,对于大部分演员来说,补录对白是件吃力不讨好,痛苦却几乎徒劳,可依然不得不做的事情。


在拍摄现场,演员穿着真实的服装,在逼真的搭景中,和其Ta真实的演员对戏,Ta进组已经一段时间,内心和自己所表演的角色逐渐融合,声音是那个特定时刻的情绪最确切地流露。


在对白棚里,演员通常是平时着装,面对的是补录台词本和已经完成/半完成的粗剪画面,上面跑动着时间码,Ta已经离组很长时间,正在扮演另一个角色,他的精力主要用在如何让自己的声音能和画面的那个熟悉而陌生的口型完全匹配,而不是情绪。


2. 对于后期的录音师来说,这意味着更多的工作量。


ADR很强大,但并不是万能的,我们甚至可以粗略地将其类比为CG特效。


实景还是绿背景?每个观众和制作者心里应该都有自己的答案。


为了高品质的ADR,在录音开始前录音棚需要准备非常详尽的配音台本,包括演员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气息,还需要很长时间的试戏,即使在完成录音后,还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将每一个小的细节调整到和同期的质感一模一样。当然,低劣的ADR和低劣的CG本质是一样的,只不过后者大家眼睛都能看出来;而前者,大家能够感受到,却无法描述出来,总觉得哪儿不对,却不知道哪儿不对。


3. 对于讲究质量的制片人而言,后配意味着更长的后期制作周期,也就是更多的成本。


说回到电影“流浪星球”的同期录音,从同期录音的角度来说,我认为有一个很大的难点:有很多场景里,演员之间的交流是来自面罩的后面,实际拍摄中,演员的台词无法直接被对方清晰听到,通常情况下,画面中的对讲系统很可能只是没有实际功能的道具,同期录音除了要在面罩这种极恶劣的声学环境中录到高品质的对白,还需要建立一套非常复杂的对讲和返听系统,需要考虑到导演,录音师,演员及他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实际是非常大的挑战!


而据我所知,这部电影在拍摄期间已经将大部分的预算投入到视觉效果的营造上,我猜测声音部门的预算一定是被严重压缩的,在和同期录音师刘旭老师的一次私下的沟通里,我也大致能感受到现场录音的种种困难。


再加上停机再补拍导致的改词,演员口音问题导致的重配,后期整体周期的紧缩以及不可避免的由声音部门承担ca一切pi后果gu的惯例,大家对于影片的台词部分的吐槽我完全能理解,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当画面没那么糟糕的时候,终于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声音的问题了。


最后我想说,作为一个同期录音师,没有比被看作是只录参考声的更侮辱人的了。


另外还想对ADR作一些简单说明:

1. ADR是automated(automatic)dialog replacement的缩写,但automatic指的是这项工艺最初是以循环圈的方式自动的循环播放需要配音的部分,直到口型完全同步,而非自动将配音和画面同步,ADR工艺并不是什么高科技,而是一项古老的工艺,至今已有至少50年的历史,ADR并不是什么魔法,可以保证演员进了录音棚几分钟就能录到和现场一样质感的对白。


2. 有两位著名的演员热爱ADR,马龙白兰度和梅丽尔斯特里普,但据我所知大部分职业演员对于ADR都是心存恐惧的,因为Ta们很清楚想要再现拍摄时的状态有多难。


以上

本文为作者 声理未声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13809

声理未声

点击了解更多
一个严肃讨论同期录音的公众号
扫码关注
声理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