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辑师屠亦然谈《泰囧》中的剪辑创作

2012-12-13 15:08

【点击进入泰囧幕后制作专区】


屠亦然,剪辑师。

200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剪辑专业。

2001年从业至今在多部电影、电视剧、广告片中担任剪辑和后期制作工作。

剪辑作品《杀生》《玩命·时光》《马文的战争》《泰囧》等。


影视工业网独家专访,转载注明出处。

采访人:宋小白 ; 编辑:阿童木

对“人再囧途”中  旅途感、喜感、情感的剪辑把握

“囧途”中要有行进感

《泰囧》这戏算是另类公路戏,因为我感觉公路片的历程感特别强,这个戏是他会中间有停顿会停下来做一些其他的事,所以《泰囧》它的公路是片子的线索,历程感可能更表现在人物心理的变化,倒不是一个很纯粹的公路片。

因为徐导他要亲自去演,他不能完全把握这个画面,需要靠摄影、还有我们后期部门一起来把握。当时跟组的是我的助理何永祎,正因为徐导在前面即演又导,所以一定要跟组剪辑把拍的镜头搭出来看。他一直跟到杀青以后我才进组,重新做粗剪,从粗剪到精剪。

咱们这是在囧途上,在路上,一直要有这个行进感的。像片中有许多酒店场景的戏,有一场徐朗在厕所里给老婆打电话,那个有过冲突的外国人闹肚子了,结果让他占着打电话,这里有一段争吵的戏整个给拿掉了。一、因为他离故事的主线还是远了,虽然说他的喜剧元素还是挺多的。而且还是在厕所里,离不开屎尿屁,这个可能会有点俗套。二、整个酒店的戏量已经很大了再多,还是在酒店比较封闭的环境里,再有喜剧,故事没有推进也就没有意思了。所以这其中还包括后来从酒店到火车战还有三场戏也都拿掉了,也都是这样的原因。


营造“囧”氛围,把握喜剧剪辑的兴奋点

剪喜剧徐导说的一点特别对,就是一定要把戏剧的因素加在里面,因为徐导以前做了很久的话剧,他对戏剧的表达能力特别强。两个人喜剧点是什么,在吵吵闹闹的时候突然一下这个事拧过来了,把这空间留出来,让观众做这个反应,喜剧点才能爆出来。剪喜剧他的确是有另外一套方法的,经常会是某一段的尾巴比一般的戏要长一点,这样才能把他的喜剧的感觉撑出来。


我是属于生活中很理性,工作起来特感性的人。属于感受力比较强的,一到剪戏的时候看到演员的表演,把素材一联起来,把情节一联起来,我自己就进了那状态了,每一场戏几乎都是在兴奋的头脑风暴中完成的。

在剪某些戏的时候我会有一些剪辑方式来达到一个小高潮,比如《泰囧》中酒店不同两个房间的这段戏。他都是同时拍大量的素材,一个镜头拍好多遍重复的内容。我会把每一条最精彩的瞬间全都挑出来,一点一点分类,然后在根据我自己缕出来的顺序逻辑把它剪出来,让两条线同时并着走。包括最后打斗的戏也是这种剪法,这种剪辑过程比较长,但是最后出来的效果不错,当加上音乐和音效后就更有意思了。


为了把“泰囧”的“囧”表现出来,还是需要一些稍微特殊的形式感的东西的,当时就想可以用分屏、或是技巧性强的特效。当然这需要先把故事顺下来,一直剪到第五稿,觉得可以试试了,就挑出几段用分屏剪辑的方法拼贴叙事。一个是把长度适当得缩短,另一个觉得这种尝试比较有意思,也想让笑点更足一些。有几场戏的转场是先剪出小样,再由特效部门最终完成的。当特效部门交回来的完成片的时候,我们自己在看的时候都会大笑起来,惊喜。


我在剪辑过程中是根据剧情的情绪来的,顺着感觉就根据演员的表演,顺着自己的情绪感觉去剪这个戏。剪《泰囧》最兴奋的时候就是一边剪,一边哈哈笑,一边骂“这俩大傻X!”黄渤他在《杀生》和《泰囧》完全是两个人。我觉得黄渤太聪明太有才了,他是一个非常好的演员,一般演员在演戏的时候注意台词和面部表演,而他在镜头前面能想一万件事,同时控制自己的台词、面部表演、形体表演、高度、照顾镜头,还能不走神,很难想像他是怎么做到的,他总能把人物的“德形”很完美地表现出来。徐导这次给王宝强留出了很大的表演空间,几乎所有的喜剧包袱都是由宝强完成的,宝强完成的很到位。徐导演的人物是这部戏的核,他的分寸把握很到位,人物很立体。


对“囧途”中“情”的把握

剪辑中也是要考虑表现人物命运的,从开始他们各自有各的目的,周围充满阻碍,所以刚开始节奏比较紧,表现人物繁忙、烦躁,随着故事的深入,慢慢的沉下来了,从镜头上也会多出空间,留给情绪,留给人物表演,让观众看到人物心里活动,感受中间的变化。电影有的时候需要镜头长度来帮助叙事抒发情怀的。虽然《泰囧》是商业片,但是他有很多情怀在里面,虽然是喜剧片,但是也是要以人物情感为依托的。


有一次摄影师来看的时候说这镜头太短了,短得那劲儿都没了,你情怀都没了这场戏就有点不成立了。我跟徐导看了一遍,没觉得短呀,然后把这镜头拿到楼下大荧幕看,抻出来后再一看。导演跟我说,小屠能再加六秒钟吗?


镜头就是这样,在非线电脑屏幕前面,现在从十几寸已经升到二十几寸了,我们这次甚至配置了一台46寸的大电视专门做监视器用,好像是大了,但是真正到荧幕上看的时候还是不一样的感受。有的时候,不能觉得紧凑就行了,其实你把它留出来,一个镜头老老实实搁在那让观众看它是另外一种感受。


剧组做《泰囧》的内部观影的时候,观影效果好得已经超出了我个人的预料了。不过还是发现了一些剪辑上的问题。影片前三分之一,为了让故事进入的快一些,我剪切的节奏普遍偏紧,特别是那几场本身节奏就比较快的戏,到了银幕上,镜头紧得把我自己给晃晕了,特别是那两组ABAB这样来回切的镜头…… 所以我还是建议剪辑师们如果有条件的话,每剪到一个阶段要看一次大屏幕的效果。


从《杀生》到《泰囧》,剪辑与剧组后期的协调

从《杀生》到《泰囧》

这要从03年我做剪辑助理的时候说起,那时候一个戏的导演是管虎,当时我做的合板和分板的工作,当时做完我对他特崇拜。管虎也是我们北影院的老大哥,一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那种,接着就在03年做的一个电视剧有幸能够跟他合作了一次,留下了联系方式。2010年9月他给我打电话,希望我做电影《杀生》的剪辑,加入《杀生》剧组后一直做到去年的11月份,定剪。那是第一次跟他合作电影,那次是挺磨练人的,是一次挺好的经历。

因为那次合作跟他周边的人又加深了联系,包括跟黄渤。黄渤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出了他的那个微电影的处女作,那也是我剪的。然后这回的《泰囧》,包括黄渤、摄影师宋晓飞、录音师董旭都是《杀生》的班子,一块到《泰囧》来,然后推荐我来做剪辑师,我也特别高兴来做这事。


两度合作“很省心”

就是因为之前合作过一部戏,已经很默契,我知道他们要表现什么样的东西,在工艺上用怎样最方便最快捷的方法,就是对这些磨合熟了以后,再合作的话就会很舒服。大家基本上就不用说话都能明白干什么,所以跟这个熟悉的团队合作省心,效率高。


这种默契包括我们的后期统筹小翟,也是《杀生》过来的。我们所有的部门等后期剪辑定稿以后,把所有的东西都交给他,他一个人来协调。所以他等于是我们电影后期的一个转送轴,跟所有部门协调做好多事。我们在定剪以后画面上还有好多工作,比如说调色啊,特效,特效整理好了后再放到剪定片里边,然后还有字幕花絮的啊,都是我做了一个接近完成品的,最后还要他来最后实现最终完成的。

我在剪的时候也会比较注意和各部门的工作的一些配合,比如剪得时候就会发现,哎,这个地方是摄影有话要说,要通过镜头画面去表现导演情怀的时候,我会把镜头留的稍微长一点,不破坏这时候导演表达的东西。包括声音设计上我剪的时候也会注意,我会觉得有些镜头是能给好玩音效的做的余地,我也会留出来。比如木盒破碎“啪”可以有各种各样的音效,卷纸在木盒里转的嗡嗡声等。当我第一次看混录好成片的时候,我发现我想到的东西远没有声音设计想到得多,他真的是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了,连一只苍蝇都不放过!!!



谈剪辑与导演之间的沟通与磨合


《泰囧》的剪辑核心标准是什么,与导演在这点上产生分歧的处理方式

我们的核心是人物,以人物为准,演员表演是我们剪戏的根本。再具体说是,在适当的节奏下把最好的表演呈现给观众。

像这种挑条,挑表演,因为每一个观众看片的理解和感受是不一样的,其实我们也都是替观众想这些问题,但毕竟大家的关注点和感受又都会不同。就比如有一场戏在小溪里面的戏,两个主演从山上摔下后,两个人闹翻了,徐朗又哭又笑又吵又闹地对宝宝(王宝强戏中的角色)。当时我们在选条,一共拍了有九条,我当时选了一条,他哭的不是特别厉害,看着有点神经质,有点癫狂,嘴里冒着血,一边哭一边挤着眼泪的那种感觉。徐导则是挑最哭的厉害的那个,他要那个感觉。我会问为什么,徐导说我觉得徐朗的心理应该是这样。然后我会先去认同他,然后我把这个东西先连着看一遍,我觉得没问题,就OK。说实话这两条可能都很好,我一直认为是这条五分,那条也是五分,只不过是不同的人看的五分不一样。


调整剪辑方式

我开始剪的和徐导要的其实不太一样,我开始剪得紧。从刚开始两个人吵架离婚,两个人钩心斗角、斗嘴。我的剪辑节奏很紧,一句话刚说完一格都不留,紧接着另一个人的话就已经进来了,有的甚至都搭在了一块,跟机关枪似的,特最后嗒一停,是这样的效果。我的想法是先搭紧点,再停顿给观众空间去琢磨这事。徐导说这样不行,你得有停顿。因为徐导是学舞台戏剧的,要给每一个词给观众接受,去吸收这个信息,然后再说下一句话。所以后来剪的时候,基本上每句话中间中间都留一点空,不会让观众觉得难受。


当断则断!理顺故事脉络,删减旁枝末节

从初剪下来的大概150多分钟,到现在的105分钟,删掉了很多内容,都是喜剧元素。每次要删的时候对导演来说都是割肉,反正对我来说就是一刀下去不再拿回来了。每次我要剪这一刀的时候导演都使劲的纠结一下,咱明天在剪,把这个问题留着,让他想一想,他会心疼一些东西。

中间几稿调整的时候导演会说咱还是拿回来吧,跟我拗了好几回。我说不拿,就给他解释为什么不拿。这个留下来就不是大片了就是俗套了。你在给观众说明你为什么,以及解释说的是什么事。在剪辑一场戏时,你把起因经过告诉观众以后,结果咱们看下一场戏。观众现在接受信息的能力不像我们想的那么差,他经常是走在我们前边的。我觉得剪辑工作就是让观众一直跟着、追着走,感觉这个过程是有意思的。你如果总是让观众看见一个起因经过结果……起因经过结果……观众会看烦的,他们会觉得什么都猜到了。所以我觉得剪戏有时候就是当断则断的。


《泰囧》预告片预告片的“生产过程”

剪《泰囧》的预告片和我以前剪其它的片子,包括电视剧片花是不太一样的,我以前的剪辑的习惯是先挑大概20倍于预告片的素材,如果是电影的话还有一些正片没用的,被剪掉的戏都挑出来,我觉得有意思精彩的,从动作到台词到表演,以及拍得好的画面和镜头。我一遍一遍的看,我光看可能要看个两三天,脑子里根据这些素材形成一个逻辑关系,然后我再重新结构这些镜头,编成一个脱离正片小故事。

《泰囧》徐峥导演的大局观很强,很清楚在一部电影的宣传投放过程中,什么阶段放什么样的预告片,应该引起什么样的关注和期待。他对影片的宣传什么的是起了很大作用的,思想特别明确,而且他有他的创意。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以前不曾想到和涉及的问题。

这次的预告片有四款,都是我跟徐导一块弄的,比剪正片还好玩。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DQxNTcwOTAw/v.swf[/flash]

第一款先导版预告片是在泰国专门为预告片拍的。就是那个人妖说“萨瓦迪卡”的那一版。说实话我没怎么剪,那基本上就是挑表演的事,挑出表演最好的条,加上泰国元素就差不多完成了。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DYzMTk1NTky/v.swf[/flash]

第二款是电梯版的预告片,我们是做了一次讨论要不要上这版,还是上一个剧情透漏稍微多一点的。最终决定这个是因为首先是要跟先导版有一个延续,然后还要有一个小情节在里边,主打是徐峥和王宝强这两个人物,最后来亮一下黄渤就可以了。后来就决定用电梯版的这个预告片了。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DcyMjUzOTU2/v.swf[/flash]

再往后我们又剪了动作版的。就是一开始有点悬疑,趴在河滩上醒来一看是泰国,一阵追打的那种,主旨就是剪出一个喜剧动作片。当时大概是七八个小时就剪好了,因为我们太对素材太熟了,基本是要什么就来什么,只要拎住了这一个劲儿、这一个节奏,按照一种逻辑顺下来,剪得精彩就行了。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DgxNjY4NzAw/v.swf[/flash]

第四条预告片导演之前说想做一版泰国旅行指南,把他们的泰囧旅程表现出来,后来把这个创意否了,改为了观影指南。剪出画面以后就我们就开始设计画外音,这版的解说词非常重要,所有的包袱都在解说词和对应的字幕上,我们就坐下来聊,什么样的有意思,什么样的够拧巴。最后,很“囧”很“贱”很搞笑的这版《末日观影指南》就诞生了。

和导演经过一个半月的磨合以后就很熟悉了,基本要什么都清楚了。


关于一些剪辑心得

我自己是从电影、电视剧的剪辑助理开始的。我2000年毕业以后跟的第一部戏是《25个孩子一个爹》,是黄宏老师的导演处女作。后来又跟电视剧做助理,我在北影厂剪辑车间做剪辑助理也做了很多电影,那时候还是胶片工艺。所以我就对电影的感情更深一点,而且我觉得电影比电视剧更精致,电影表达会比电视剧更细腻。

当然电视剧也有很好地锻炼我们专业的一个方向,那么大量的东西怎么把它一直连贯的去表现出来,让故事的情节更有意思,让人物被观众们接受和认同。因为电视剧现在高产嘛,毕竟有时候在那么多集里面有几集没什么意思,但是怎么能把它调得更好玩一点,可能要在原剧本的基础上把结构再调整一下,把人物的脉络关系、矛盾冲突剪的更激烈一些,是平行叙事还是线性叙事,是多切正反打还是盯住主要人物的表演。

我总结了一个剪常规叙事的小窍门,特别适用于电视剧对白量很大的戏,就是尾紧头松。人物A的台词刚一结束,马上切到人物B,但不要人物B马上接下一句台词,可以稍做停顿再接下一句。 有兴趣的剪辑同行们可以试试。


然后我想说一些我师父辈的延续下来的理念。

线性剪辑早已被淘汰,现在非线是方便了,但是会让很多年轻人不知道怎么做剪辑。因为在以前没有非线性的时候每一条镜头都要从头看到尾,才能把这个镜头过去。现在有非线性了,经常用鼠标一点一点跳过去了,要哪句词就看哪句的,甚至是一看场记单那条镜头不是ok条,就直接不看了,现在有太多的剪辑或助理都是这样,甚至包括我有时候做电视剧觉得这场戏很简单,我都可能有这样麻痹自己的心理,“这场戏就这样吧”可能自己会有懈怠的心理。

其实每一个镜头,每一条要看仔仔细细清清楚楚的,很多细节都很重要。要挑表演,挑台词,挑构图,挑调度。从镜头调度到演员调度都要看,一定是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做起。

然后还有我师父周新霞说的,剪辑不仅是剪辑师,要懂构图、要懂声音设计、要懂镜头,然后表演是一定要懂的,还有就是编剧非常重要。很多片子,观众看到的不是编剧剧本那个样子,是经过剪辑师对结构进行重新解构、结构以后呈现给观众的,说白了,第二次创作真的是非常重要。因为剪辑真的是综合的艺术,剪辑以前还被称为后期导演,的确,我觉得和导演差不太多。


09年接到一部电影,后期公司的剪辑助理完成的分板合板工作以后我去机房一看,他所谓的完成合板就是把画面和声音放在了同一条时间线上……。我最近接的一个电影,拿到硬盘时候,剪辑助理告诉我已经把合板分板的工作都做完了。我一看到里面的素材,所谓的做完只做了ok条,而且不是按分场走的,是按每一天完成的进度做的,彻底傻眼。我觉得你拿着制片方给的钱,你接了一个活,你要有职业操守,你要把这个活做好,这样起码你自己心里过的去!我觉得每一位工作人员最起码要清楚自己这部门的工作流程,明白每一个环节是干什么用的,应该把自己该做的每一件事尽量做好,必须要有这样一个素养的。


更多泰囧幕后制作故事,敬请关注【《泰囧》幕后制作专区】

本文为作者 大雄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0785
拍片帮App是由中国影视制作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影视工业网(107cine.com)出品的影视职业供求平台,致力于解决从业者在拍片过程中遇到的一切问题。作为一个效率工具,拍片帮通过数据算法,结合商务社交机制,能够将影视行业职业供求的撮合效率有效提高80%。
扫码关注
大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