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津工厂探秘系列——电影定焦镜头篇

2018-12-28 14:40
\"\"

Ⅰ. 全新机械设计,满足电影行业熟悉的操作标准

作为相机版本的可更换镜头(以下简称“相机镜头”)适马推出的 Art 系列是重视光学性能的高性能镜头,其最大光圈下依然有着出色性能表现的特性,深受用户喜爱。这一人气系列不仅仅用于静态拍摄,还可配合跟焦器用于视频拍摄,同样也十分受欢迎。

对于很早之前就使用适马镜头拍摄视频的摄影师而言,适马在 IBC 2016 上宣告正式进军电影镜头市场一事无疑是个大好的消息。最近在 Photokina 上,适马还与徕卡、松下组成L卡口联盟,引发业界关注。所有电影镜头口径将统一为小型的 95mm 标准,而大部分定焦镜头将实现 T1.5 大光圈,这一理念也同样受到广泛支持。为了进一步了解在影像业界备受瞩目的适马电影镜头,我们采访了适马公司的电影镜头产品经理若松先生、日本本土销售部负责人长谷川先生、客户支持部佐藤先生。

本次采访于 2018年8月 进行,因此采访过程中并未提及 9月12日 IBC 举办前公开的 28mm T1.5FF、40mm T1.5 FF 和 105mm T1.5 FF。

◆ 首先,请为我们介绍一下适马电影镜头的特点以及与相机镜头之间的差异。

若松:目前,适马共推出了 10 支电影镜头,未来将进一步扩充产品阵容。电影镜头可以分成三大产品线,由 7 支定焦镜头和 3 支变焦镜头组成。

所有电影镜头的共通特点在于,与其他公司的电影镜头相比,画质更为锐利,能够营造出具有现代感的清晰画面。镜身结实,轮廓分明,成像几乎没有畸变,能够完美地记录眼前的真实场景。在颜色方面,适马电影镜头不会偏黄或偏绿,没有任何偏色,在前期拍摄阶段就可以实现色卡中你期望呈现的颜色,这也是适马电影镜头的一大特点。

\"\"
左起分别为客户支持部国际支持课课长佐藤学、电影镜头产品经理若松大久真、日本本土销售部主查长谷川务

\"\"
采访时适马展示了现有的电影镜头。共10支镜头,其中7支定焦镜头,3支变焦镜头

适马的电影镜头沿用了相机镜头的光学系统。Art 系列相机镜头支持数千万像素的高分辨率摄影,电影拍摄也完全不在话下。另外,沿用 Art 系列的光学系统也能够最低限度地控制电影镜头的开发成本和生产成本。

而对于机械部分,我们采用了全新的设计。所有电影镜头都采用手动对焦,不配备自动调整光圈和自动对焦等功能。我们也十分注重电影镜头的操作性,最终实现的操作感应该说极其适合电影行业从业人员。

电影镜头的耐用强度也完全超越了相机镜头。相机镜头的对焦环一旦受到压力,就无法转动,但适马电影镜头的对焦环采用了坚固耐用的金属部件,即使有人踩在上面都不会变形。无论是装上夹持式的遮光斗,还是在侧面用 Cmotion 的镜头马达咬紧,也不会对镜头动作造成影响。

对焦环的旋转角度达到 180°,手持拍摄时也能轻松对焦。另外,广角镜头的设计也将远距离的调焦考虑在内。比方说,在拍摄乐队的 MV 时,舞台前方的主唱和后排的鼓手之间的距离很短,要进行很细微的调焦其实非常困难。但适马电影镜头在长焦端也具有充分的行程,能够更轻松地完成精细的调焦。

无限远刻度也是适马电影镜头的特点。其他公司的电影镜头只能到 30ft 为止,但在适马电影镜头中,20mm T1.5 FF 达到 90ft,而长焦镜头甚至达到了 150ft。

如果你将许多支相机镜头摆放在一起,就会发现对焦环的位置以及大小都会各不相同,但所有电影镜头的齿轮位置和口径均完全一致。我们为实现这一点,在研发上下了很大功夫。

\"\"
近距离观察对焦标尺。上图为 50mm T1.5 FF,90ft 和 50ft 的基线之间有一定间隔

Ⅱ.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前所未有的电影镜头

◆ 在刚刚开始研发电影镜头时,是否遇到过什么困难呢?

若松:适马之前并未开发过电影镜头,我们参考了各家厂商的电影镜头,集齐了各厂商的摄影机进行试验。制作镜头卡口是一项困难的工作,特别是 PL 卡口非常困难。将镜头装入机身时,既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为了达到最佳的安装体验,我们花了许多功夫提升使用感受。

为了开展测试,除了 ARRI 之外,我们还购买了 RED、索尼、Blackmagic Design 等厂商的多台摄像机。特别是 ARRI,我们特地准备了多台 ALEXA Mini 用于测试。

另外,我们还在 ARRI CAM ST、ARRIFLEX 535B、ARRIFLEX 235 等胶片摄影机上也做了测试。不过,由于经费有限,我们并没有购入胶片摄影机,公司内部也没有人知道如何使用,胶片摄影机的测试是请其他公司帮忙开展的。
◆ 请和我们介绍一下适马电影镜头在外观设计和操作性上的讲究之处。

若松:可以介绍的地方很多。首先,在开发电影镜头时,我和设计师这样说过,“电影镜头是和相机镜头完全处于不同世界所使用的东西”。比方说,相机镜头上的标示是安装于相机的状态时向下看就能够辨别的设计,而电影镜头则不同,需要在镜头和摄影机的侧面进行操作,因此需要横向进行标示,以便摄影师查看。

在外观设计方面,我们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延续过往电影镜头的既有标准。电影行业是一个相当保守的行业,往往会同时使用多家其他镜头厂商的产品。如果我们的镜头与现有的电影镜头不同,那就成了一个缺点。因此,我们和其他公司一样,在镜身左右两侧刻上镜头型号等。在决定文字和线条的粗细和尺寸时,我们也准备了许多样品,请专家来实际试用,并听取他们的意见。

另外,我们在规格标示、刻度基线和镜头更换标志上采用荧光涂料,便于在暗处拍摄使用。各个环的所有数字和刻度均采用荧光涂料的全荧光刻度版本也已推出。

\"\"
采用荧光涂料后,即使在昏暗的拍摄现场也能够清晰辨别

即使你仔细观察镜头,其实也搞不清成像圈大小,而租借镜头的人要确认很细致的规格也很麻烦。因此我们决定预先在镜身上刻上规格。

“FRONT DIAMETER 95mm”表示前部口径为95mm。” “FILTER DIAMETER 82mm”表示滤镜尺寸。14mm T2 FF 前镜片外突,滤镜无法安装的,就会明确标示为”N/A(not available)”。

“IMAGE DIAMETER 43.3mm”是成像圈的尺寸。适马刚刚推出电影镜头时,大画幅还不像现在这样热门,但我们预想它在未来将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 RED 在逐渐提升传感器尺寸,MONSTRO VV 传感器的对角线为 46.31mm,比 35mm 尺寸更大。在进行电影镜头的产品策划时,我们认为未来行业会向大画幅的方向发展,成像圈的尺寸将成为必要信息,最终就决定采用现在的标示方式。

\"\"
“50mm T1.5 FF”支持全画幅,成像圈的直径明确记载为43.3mm

Ⅲ. 照度圈覆盖MONSTRO VV传感器

◆ 明确记载成像圈后,就能够很清晰地区分“支持机型”和“不支持机型”,您能否具体介绍一下支持的机型呢?

若松:43.3mm 是指 36x24mm 传感器的对焦线是 43.3mm,因此支持索尼的大画幅摄像机“VENICE”。而 RED 的 MONSTRO VV 传感器的对角为 46.31mm,就稍微有点不够了。这里所谓的不够是指成像圈不够,镜头厂商所保证的光学品质是指镜头成像圈内的画质,在成像圈内不会出现暗角等光学性能上的问题。

而近来电影业界有一个东西很火,就是比成像圈更大一些的照度圈。照度圈是指虽然有光线摄入,但厂商不保障性能的覆盖范围。从 14mm T2 FF 到 135mm T2 FF,每支定焦镜头的照度圈都覆盖了 MONSTRO VV 传感器。

如果想实现暗角不明显的镜头,把照度圈做大是最快的方法。Art 系列在设计时为照度圈保留了足够的余量,即使使用 MONSTRO VV 传感器也不会出现很尖锐的暗角。

但是,光量会稍微降低,会稍微出现一些暗角。另外,用色调曲线把黑色往下拉时,暗角会变得明显。

照度圈是用户自行承担责任并进行使用的,因此推荐用户在使用前先进行测试,判断是否可以适用于自己的项目。这是我们作为厂商的意见。

另外,相机镜头的长宽比是按照 3:2 进行设计的,遮光罩的形状也按照 3:2 进行了优化。而电影镜头拍摄的影像很多时候都会使用 “22:9”、“1.85:1” 等比 3:2 更宽的宽银幕尺寸,因此电影镜头的遮光罩也通过光线模拟以最符合宽银幕尺寸的形状进行了重新设计。我们尚未在佳能 EOS C700 上进行测试,但理论上应该可以支持。

\"\"
重新设计了遮光罩的形状,从3:2调整为更符合宽银幕尺寸的形状

Ⅳ. 推荐组合是恒定T2拍摄的2支变焦镜头和2支定焦镜头

◆ 适马的定焦镜头与蔡司、佳能等定焦镜头在相同价位上展开竞争。您能否介绍一下为何要在这么多品牌中选择适马呢?

若松:适马的镜头无论在解析度和画质上都不会逊色于任何公司。在静态拍摄方面, Art 系列相机镜头以全面支持 5000 万像素级别以上的画面要求。8K 其实只相当于 3200 万像素,还有很充裕的性能空间。

另外,在最近的大画幅摄影机中,ALEXA LF 是 4K Native,RED 是从 HELIUM 传感器开始支持 8K,MONSTRO VV 传感器是在大画幅下支持 8K。能够支持 8K 的镜头还比较有限,但适马定焦镜头支持 8K 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过往的电影镜头是在设计过时的相机镜头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因此在解析力方面可能会有些欠缺。而适马 2012 年之后发售的 Art 系列新镜头采用全新的光学设计,最新的 135mm 是一支极其锐利的镜头。即使未来摄影机的解析度有提升,适马镜头在未来很长时间也依旧能够很好地支持。

◆ 您能否向我们介绍一下适马电影镜头的经典组合?

若松:“18-35mm T2” 和 “50-100mm T2” 这两支变焦镜头的组合十分流行。与定焦镜头同级别的明亮大光孔,非常适合小规模的拍摄现场。

\"\"

支持Super 35mm的变焦镜头“18-35mm T2”和“50-100mm T2”。最标准的镜头组合

如果觉得光这两支镜头的广角端稍有不足,长焦端的 100mm 也不太够用,也有用户会增加“14mm T2
FF”和“135mm T2 FF”这两支定焦镜头。这样子就相当于拥有一组覆盖 14mm到135mm 的定焦镜头套装,能够灵活地应对各类场合。

基本上,使用“18-35mm T2”和“50-100mm T2”这两支镜头,如果出现“没办法往后退”“在室内拍摄时背已经靠到墙上了”的情况,可以用 14mm 来拍摄。而如果用了 100mm,还想要再靠近一些,那还可以使用 135mm。

长谷川:这个组合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无论长焦端还是广角端都是相同的 T2。因此,很多用户都选择先购买这两支变焦镜头,之后再根据需要购买广角端的 14mm 和长焦端的 135mm。

\"\"
“18-35mm T2”和“50-100mm T2”再加上定焦镜头“14mm T2 FF”和“135mm T2 FF”,共4支镜头的组合

◆ 有人认为High Speed Zoom Line会有呼吸效应。适马是否采取了什么对策呢?

若松:在进行光学设计时,我们当然也考虑到了呼吸效应,但将相机镜头设计为电影镜头时,我们并没有针对呼吸这方面做很大的研发投资。说实话,50-100mm T2 的呼吸效应确实比较明显。我认为用户能够在了解这一点的基础上再购买适马的这支镜头会更好,因此也在此进行说明。

话说回来,50-100mm T2 也具备了能够弥补这一点的足够多的优点。50-100mm T2 的重量不到 2kg,在如此紧凑的体积里实现了定焦镜头同等的画质和T值,其他厂商都没有这种规格的镜头。当然,市面上也确实有毫无呼吸效应的产品存在,并且也有达到 T2 亮度的高端电影镜头,但价格在 30 万到 60 万人民币之间,重量达到 6kg 以上。

想要满足所有性能需求,那么镜头就会变得又大又重,价格也十分昂贵,我们也是权衡用户需求后,实现了最佳规格。对于希望用这个尺寸的镜头进行拍摄的用户来说,可能只有适马高速变焦镜头这一个选择。

长谷川:事实上,说到呼吸效应这个话题,也有用户表示“我完全没注意到有呼吸效应”。镜头的使用方法还是很多样的。

\"\"
50-100mm T2具有小体积轻重量的特点,重量不到2kg

Ⅴ. 用户可以自行用垫片进行调节

◆ 用户能否调整法兰距的偏差呢?比如说,用户能自己用垫片进行调节吗?

若松:可以的。我们为用户提供相关课程,用户只需购买必要的调节垫片就能自行调节。PL、E、EF 各个卡口均有对应垫片。

通常来说,对电影镜头进行垫片调整是个反复试错的过程。需要取下卡口,放入垫片,如果不合适就要重新调整,直至调整完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为用户提供能够立即判断垫片调整量的特殊工具。在镜头的指定位置贴上专用薄片,根据一定距离下合焦时的标尺与薄片之间的差距就可以知道调整量。

佐藤:垫片调整不仅在卡口一侧,在镜头前部也可以进行。虽然稍微会麻烦一些,但可以实现更高精度的垫片调整。也是因为这一点,我们先推出了相关课程,才开始销售调整垫片。

\"\"

Ⅵ. 适马认真打造电影镜头

◆ 最后,请问适马未来将计划如何扩充产品阵容呢?比如,听说未来将发售Art系列的105mm F1.4 DG HSM | Art。105mm F1.4的滤镜尺寸是105mm,能否统一成95mm的尺寸呢?

若松:我们会统一成相同尺寸,目前正在做准备工作,要做到让用户满意的程度。105mm F1.4 是非标准的镜头,采用了非常大的透镜,要收到电影镜头的大小非常困难。当然我们也在开发上做出努力,未来推出的新产品都会实现统一。

另外,我还负责相机镜头的项目,近期在策划相机镜头的新品时也会以未来转换为电影镜头作为前提。尽管并非所有镜头都是如此,但我们今后推出的产品将同步开发相机镜头和电影镜头。

◆ 开发电影拍摄特有焦段的可更换镜头困难吗?

若松:我个人觉得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但具体能否实现要看公司的判断,适马现在以非常认真的态度在制造电影镜头,应该说还是有实现的可能性的。

当然,市场需求有多大这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但我想最重要的还是适马能否为用户提供令人满意的产品。

Ⅶ. 结语

\"\"

我们参观了适马的会津工厂。在会津工厂的一角设有电影镜头专用的加工车间,这里有许多用于加工齿轮等电影镜头零部件的加工设备。适马新增了电影镜头的专用生产线,可见适马认真用心打造电影镜头的态度。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镜头知识欢迎扫描二维码加圈助手,扫码入圈一起讨论!

\"\"

本文为作者 豆豆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06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