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创作二论—— 毕业作品《弦·墨》创作总结
2012-12-03 12:02
一.步调论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但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然而在电影创作者的领域,成功的电影创作者都是不同的,如果一位导演的风格和另一位一模一样,那他即当时了艺术的灵魂,只不过是披着他人外衣的行尸走肉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可以模仿,我们的一切技能,几乎都源自模仿,但世界上又没有两个人是相同的。模仿恰恰是为了将来的独立,通过模仿,我们知道了自己的欠缺,通过模仿,我们感受到世界的瑰丽。广义来说,我们自小接受的教育,都是在模仿,但教育绝不是复制,不应该自始至终被动的灌输,也不应该单单是培养出一批批只会盲目抄袭他人的模仿机器,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养那些能够真正踩在模仿的肩膀上,登上独立的成功殿堂,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的人。模仿与独立,是一个人的两条腿,交相运作,互为支撑,这样的人才算是健全,只有健全的人,才能够更顺畅的追逐自己的梦想
但是往往天不如人愿,最初,因为教育的种种弊端,我们一个个被打造成模仿的傀儡,于是很多人先天就是一条腿走路,然而,当大家终于有能力突破环境的束缚,终于具备可以两条腿走路的时候,又有很多人又反其道而行之,过于偏激的爱上了独立,反而忽略了模仿的固有价值
由此,悲剧再次诞生,瘸腿的现象依然没有解决,只不过刚开始是左腿瘸,过后又是右腿瘸。我想很多人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这种现象很普遍,我称之为弹簧效应,就像是一个一开始被狠狠压住的弹簧,突然一下子失去了压力,那么它必定会奋力的弹起,经过反反复复的震颤,才会逐渐恢复原有的长度。但是,也只有经历的奋力的一弹,弹簧才会接下来逐渐趋于稳定,不是吗?
我的电影创作之路也经历了这样的波动,第一部片子具有非常明显的个人风格,是在燃烧自己的灵魂来创作,但却导致了很多人看不懂的窘境;于是第二部片子我就寻找了一个通俗的故事,模仿流行日剧的风格,以观众乐于接受为目的,但却又被他人认为丧失了独立的特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就像是解开束缚的弹簧,唯有将独立于模仿的两端都发挥到了极限,你才能掂量出自身的实力,你才能甄别出弹簧的弹性和质量——唯有认清了左腿与右腿的真实长度,你才能掌握好前行的姿态和步调!
我爱独立,也爱模仿,但我更爱把握独立与模仿的火候,而这恰恰需要进行一次冲动的追求自我,进行一次盲目彻底照搬他人。因为只有如此,你才能认清独立的重要性,你才能认清模仿的重要性,你才能认清步调的重要性。
在步调的这个问题上,极其容易陷入六种误区,他们是:
1.一味的强调独立的重要性,贬低模仿的价值
2. 一味的强调模仿的重要性,贬低独立的价值
3.以模仿的新片子比旧片子成功为由,贬低上一部片子的独立价值
4.以独立的新片子比旧片子成功为由,贬低上一部片子的模仿价值
5.以模仿的新片子比旧片子失败为由,彻底贬低新片子的模仿价值
6.以独立的新片子比旧片子失败为由,彻底贬低新片子的独立价值
很绕吗?其实不饶,看进去了,我相信很多有创作经历的人是一点即通的。个人认为,第一条误区容易发生在那些强调彰显个性的导演的处女作上,以非学院派的学生居多。而第二条误区容易发生在那些试图向大师致敬的导演的处女作上,以学院派的而学生居多
而第三至六条,便相应的发生在导演们的第二、三作上,然而,我相信只有陷入了这些误区,才会促使一位导演成为合格的导演,成为拥有健全的前行步伐的导演
胜不妄喜,败不慌馁,这是我四年来电影创作的最新感触——只有通过模仿与独立的不断践行,最终形成一套最适合自己的步调,才能长远稳健的走下去,否则,弹簧将因持续的伸缩而颠簸乃至崩裂,导演也必然陷入被动、犹豫、慌乱、迷茫的泥沼
这个步调论也有一个特别实际的作用,就是极大的帮你保持创作意图的清醒,用心了,就没有失败!当别人 指责你的片子过于沉溺于自身世界的时候,当比人指责你的片子丧失了自身特性和价值的时候,你明白,实际上片面的指针不会指向你自己,因为你知道,你还有下一步,而不论你下一步偏重的是哪一方,你都相信,你的步调将因一部又一部的积累而日趋稳定,你自身的创作特点便会越来越明晰而耀眼。显而易见,片面的不是你,而是那些仅凭你当下的一部作品便武断的给你打上标签的人
如果你认为步调论的作用到此便戛然而止,那你便错了。步调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除了用于处理独立性与模仿性的程度关系,难道不可以用以处理作品的艺术性和商业性的权衡关系吗?难道不可以处理作品的内容性和技术性上的论孰重孰轻吗?无论是长镜头还是蒙太奇,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表现主义……凡是电影创作所涉及到的二元问题,都可以通过步调论的构架予以宏观的、长远的计议,它们就像是基因一般,决定着每位电影创作者的不同思维和秉性,艺术贵在不同,相信步调论,会为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电影创作者保驾护航!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占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位置。不必担心自己会被取代,因为你永远是惟一的。”
二,境界论
掌握了勇往直前的步调的目的,是为了坚定而坦然的前行,那么前行的目的,又是为何?在我看来,那必定是为了不断的成长,那由内而外的层层蜕变
懂行人都知道,拍DV人,不代表真正进入了影视行业;拍mv的人,不代表会拍广告;拍广告的人,不代表会拍电视剧;拍电视剧的人,不代表会拍电影,而即使是拍电影的人,也不代表就真正的会拍电影
电影行业是一个高高的金字塔结构,纵然它的基座低矮易攀,但越往高处,越是云山雾罩,目不可测,很多人仅仅攀爬了不到十分之一,包括曾经的我在内,看到了地面所见不到的风景,便自认为爬到了高处,继而欣然自喜,骄傲松懈,以为电影不过如此,从此便停滞了继续攀爬的脚步,他们这走走,那看看,转而流连于他们眼中的风景却不思精进
而真正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攀登者们,同样会欣赏美景,但不同的是,他们从没有放缓攀登的步伐,他们是有野心的,因为他们相信上面的风景更壮丽;他们有远见的,因为他们知晓初学者那沧海一粟般的渺小。他们头脑清醒,态度坚决,为了探寻更多电影的奥秘而甘愿奉献出他们的所有。当身处底层的攀登者们朝地面的民众骄傲的喊道:“嘿,这就是电影!”的时候,他们嘴角露出一丝不屑一顾的微笑,反而用更沉着的意志,更坚定步伐,作为最强有力的反驳
电影,纵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仍然是新生的婴儿,人们对过往历史的认知和对未来发展的探寻应该是永无止境的,电影,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模仿的基础上独立。这就要求我们注定要经历三个境界:
第一个是模仿和继承的阶段,称这样的人为徒
第二个是精炼和风格化的阶段,称这样的人为匠
第三个是炉火纯青和出神入化的阶段,称这样的人为师;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应不变,是师的两类不同创作风格,通一为师,兼通则为圣
吴宇森片场十载打磨,才铸就《英雄本色》的经典;李安15年的积累,方凭《推手》崭露头角;斯皮尔伯格对电影将近20年的执着不懈,终有《大白鲨》的一鸣惊人……
征服电影珠峰的过程,无论是从徒到匠,还是由匠到师,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的是过人的意志和踏踏实实的实干积累,需要用永不熄灭熊熊燃烧的激情去维持,需要以境界论的眼光来看待自身的积累与蜕变,10年,20年,30年的光阴都不足为多,一时的失意和阻碍都不足为惧,况且由前文的步调论我们已然明白,创作只分用心与否,没有成败,只要坚持你的步调,一步一个脚印,登高而望一览众山小的时刻便离你不远!
现阶段,相信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电影创作者,都处于徒的阶段,也就是模仿和继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非常容易走入以下的两个困境:
1.处理不好模仿与独立的步调关系
2.处理不好继承与创新的步调关系
艺术最怕卖弄,最忌炫耀,最恨造作,于分寸之中见功力 。模仿、独立、继承、创新彼此之间的协调权衡,以及各自火候的恰当掌控,是电影创作者徒与匠之间最大的差别
第一个问题,前文的步调论已经提到了,需要不断的创作进行总结,现在谈谈第二个问题,电影创作者对模仿、独立、继承和创新火候的掌控
分三个方面:
1.火候不够
2.火候过大
3.方法偏离
以电影叙事为例,优秀的电影创作者能把一个平凡的故事讲述的不平凡,而你却能把一个不平凡的故事讲述的平凡,这就是你的火候不够;但由此,你说一不二的把煤气阀开到最大,导致本来即将熟透的红绕肉转眼糊成了焦炭——这就好比讲出来的故事卖弄造作,形式至上,不就是就是火候过大么?本来炒鸡蛋是炒出来的,你偏偏想要炸出那样的效果,那肯定是竹篮打水,百忙一场,就好比你用史诗电影的叙事结构来演绎一对夫妻短短几日的一次别离,那肯定就属于方法偏离了
我们初出茅庐的电影创作者的奋斗目的,不是尽量来避免这三方面的问题,反而是不断的发现这三方面的问题,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改善,进而不断的摸索最恰当的火候。火候的问题,和步调论不一样,每个人走路有每个人不同的步调,但每道菜的成功必然取决于最恰当的那一个火候,多一点,少一点,便前功尽弃,差强人意!
步调属于自己,但火候是共通的,就像是《故事》一书前言所中提到的——“故事一书所论及的是形式,而不是公式,它发掘出名品佳作中那些使其卓叶超群却又常常被人忽略的组成部分。”这里的形式便是那最恰当的火候!
没有人规定构图里的人物必须要放在黄金分割线上,但出于黄金分割线中的人物确是观众看起来最舒服的。这就是一种最简单的火候,一种令观众观感舒适的火候
这跟厨师学做菜是一样的,你不先把传统的红烧肉做好,就妄想开发出一种色香味俱全的中西结合的奶油芝士红烧兔肉的菜式,除非你天生便是数一数二的天才,否则可能性肯定为零
还是那句话,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模仿的基础上独立!
电影创作者的三境界,是一个先有境而后无境的过程,是一个先设界而后去界的过程,这其中,火候与步调的掌握,是超越自身境界的不二法门
在这里,稍微结合我的毕业作业,也是我的第三部短片《弦·墨》,从镜头间的蒙太奇叙事角度,来阐述我对于现阶段提升自身电影创作境界的看法
叙事是电影最最基本的功能,电影的叙事包括两面的火候掌控:
1.单镜头叙事——镜头内部叙事
2.多镜头叙事——电影蒙太奇思维
《弦·墨》这部片子,最大的问题,不是器材,不是演员,不是剧本,不是美术,不是摄影,不是灯光,而是对蒙太奇叙事思维粗浅认知。从前我对蒙太奇的理解是过于狭隘的,我以为蒙太奇就是单纯的平行、对比、积累和联想,我以为所谓的剪辑就是将一条条充满镜头语言的画面按照脑海中构建的分镜顺序组接出来。现今,进过一番长时间的反复求索,我认为蒙太奇最具价值的精髓,有四:
一谓之浓缩,镜头贵在精,不在多。组接顺畅一体,叙事紧凑利落,表达清晰精准
二谓之勾连,忌堆叠,设悬念,吊胃口,镜头间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使观众窥一斑而欲知全貌
三谓之逻辑,镜头间对比、象征、积累等蒙太奇手法巧妙得当,逻辑合理,水到渠成,不强加,不生硬
四谓之节奏,镜头间起承转合,张弛有度。观众情绪被导演完全操纵,该缓必缓,该急必急,高潮低谷,挥洒自如
此四精髓,全部掌握,方可称之为匠
对处于“徒”阶段的我们来说,浓缩最容易火候不足;勾连最容易被忽略,但却是区分电影与电视剧创作思维的重要因素;逻辑最容易火候过大而显刻意生硬;而节奏则最容易方法偏离,被片面理解
单镜头叙事与蒙太奇四精髓,不可偏执一方,关键是形成思维,唯有用心去做,反复实践,通过不断与经典名片的对比与求索,总结自身差距,再接再厉,才能炉火纯青!
以上便是我通过《弦·墨》一片对电影创作所产生的新的感悟,步调论和境界论已经成为我的左膀右臂,然而这个理论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毕竟每个人有属于他自己的步调,但最共同的,是保持一颗炽热和赤诚的创作灵魂!
对于我来说,明确现阶段所处的境界,掌握好属于自己的步调,持续打磨创作思维,迎难而上,不断精进,他日必成大器!众人拾柴火焰高,文中很多内容都是出于我的个人感悟,注定浅显,也难免出现偏颇和误解,希望能多和共同奋斗在电影创作领域的朋友们做有关这方面的交流。最后,感谢所有《弦·墨》的剧组成员和指导老师任德强老师,北京电影学院文牧野学长先前对这部作品的相关指点!
最后送上北京电影学院杜庆春老师的一句话:“准备干电影这一行,要真学电影,一定要知道,我们不能琢磨那种时髦电影,“好点子”电影、青春期电影、貌似激情电影,这种东西可以让你成为口水喷溅的文艺青年、超级“热爱”电影的影迷,而不能踏实扎实的成为用电影干活、表达、生存的人。”
永不放弃!
陈臣,2012年12月3日
本文为作者 银河第三站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0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