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RTV 讲座:张亘分享《故乡行》8K 素材的后期制作与调色
2018-09-17 11:10
《故乡行》是曾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的鲍德熹老师最新作品,亦是国内第一部以 8K 48fps 规格拍摄的短片。全片使用 RED DSMC2 MONSTRO 8K VV 拍摄,IPP2 流程制作,由张亘担任后期调色师。在 2018 BIRTV 的 RED 展位,张亘带来基于该片 IPP2 工作流程的《RED 8K 素材的后期制作及调色》分享。
[flash]https://v.qq.com/x/page/c07769cxtah.html[/flash]
《故乡行》成片
从胶片时代做起,2008 年毕业后至今,现已是数字王国调色部门主管、高级调色师。从事后期调色工作十余年,代表作包括:《邪不压正》《战狼2》《妖猫传》《捉妖记》《中国合伙人》《非诚勿扰》等。对他来说,现在的数字技术与胶片完全不一样,它的“包容度”更大,给影片创作提供更多选择。以下内容为张亘老师分享的关于《故乡行》素材基于 4K HDR 48fps 下的后期处理、调色,以及输出的工作流程介绍。

张亘老师在 BIRTV 现场分享
用通透的感觉,表现扎实的影像质感,呈现大反差且层次丰富细腻的画面,是鲍德熹老师对于《故乡行》总体调色思路的要求。
《故乡行》制作简介
摄影机:RED MONSTRO 8K VV
镜头:Zeiss Supreme Prime
拍摄格式:RED R3D RAW 8K 48fps
调色软件:Baselight
放映设备:DolbyVision 4K 48fps HDR
《故乡行》后期制作关键词
四个关键词:8K RAW、48fps、HDR、IPP2 是这部短片的制作核心。
8K RAW
《故乡行》在调色上,第一:全程使用RAW文件,不使用任何中间格式的文件来调色。影片使用 8K RAW 格式记录,使用原始文件来调色最大的好处是后期可以用Debayer来自由的解释 RAW文件。对于后期制作而言,使用高分辨率的优势在于特效、调色等环节上的操作精度更高、余地更大。
48fps
48fps 与传统的 24fps 电影有所区别,48fps 一秒记录的帧数信息为 24fps 的两倍,在视觉呈现上,动态效果会更加的顺滑。
HDR
鲍德熹老师希望《故乡行》中很多场景的调色要充分利用 HDR ,即高动态范围的特性。为此,在正式调色之前,张亘在影院里做了画面测试。在传统影院放映环境中,画面动态范围的对比度为 2000:1,高光亮度最高为 48 尼特;而在 HDR 放映环境中,对比度为 1000000:1,是普通影院对比度的500倍,高光亮度可达到 108 尼特。HDR放映系统相较于普通电影院放映系统可达到的的画面动态范围更大,在调色制作过程中可保留更多的高光及暗部信息,有更多的调整余地,也有更多的创作空间。
IPP2
IPP2 是 RED 特有的影像处理流程,包含了将原始感光器记录到的信息处理成最终输出影像的所有步骤,流程更简便。但在 IPP2 未推出之前,面对复杂化的后期工作,在调色工作一开始,调色师需要一定的时间先去选取一个更适合电影制作的流程。张亘对 IPP2 工作流程做了很多尝试,分析了 IPP2 的曲线、RED LOG 的曲线,以及 IPP2 的色彩空间与以前各种色彩空间的区别。
《故乡行》后期制作流程

《故乡行》这部短片在 HDR 环境下进行调色,并基于 IPP2 工作流程输出色彩空间与转换。除 HDR 4K 48fps 版本外,还输出了 SDR 24fps 版本。下面讲讲,不同帧率格式的物料输出制作,如何从 RAW 格式制作到调色,再到输出的各步骤工作。
Debayer 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不理解下方图片的含义,就先简单了解一下对于 RAW 的迷惑。通常数字摄影机记录下来的文件,像 RED LOG、REDlogFilm,到如今的 Log3G10,不同的 LOG 都是对原生文件的解释。

RAW-LOG-Rec709
对于摄影机来讲,在线性环境下记录,并不存在所谓的 LOG 和色彩空间。如上图所示:最左边是 RAW 文件;中间是通过解释后得来的 LOG 文件,并非实际拍摄画面;右边则是 Rec709 文件。从 RAW 文件到可视化的 LOG 文件,这个转化的过程叫 Debayer。这一步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建立了未来调色的基础,决定了画面以怎样的形式呈现。比如胶片时代,没有摄影师看到过负片,它要通过冲印才能形成可见的正片。这点与数字拍摄同理,只不过如今叫做数字正片和负片。RAW 相当于未冲印的负片;LOG 相当于胶片送到洗印厂冲印后的负片;调色相当于传统的配光;Rec709 相当于正片。
为什么选择 Log3G10/REDWideGamuntRGB?
IPP2 最大的改进就是它统一调整了全新的 REDWideGamutRGB 和 Log3G10,为其工作流程和所有 RED 文件都带来一致性。以 RED 官方拍摄的 R3D 图像为例,色彩空间设置在 REDWideGamuntRGB 下,通过不同的曲线环境解释,比较两条曲线的个性,红框区域对应 18% 中灰。

在 REDlogfilm 曲线下,18% 中灰映射在示波器大概 50% 的区间,相当于18%中灰对应 50% 的曝光量。

在 Log3G10 的曲线下,18% 中灰对应示波器 33% 的曝光量。
张亘通过研究发现,Log3G10 中的“3G”就是指 18% 中灰,它对应在 33% 的波形,正好处在示波器的三分之一处;“10” 指的是在 18% 中灰以上的部分可以保留 10 档的动态范围为后面的调色工作服务,这两点与白皮书里的解释完全一样,保证了调色师在后期调色时有更多处理高光的空间,所以最终选择 Log3G10 曲线作为《故乡行》的调色环境。
实拍素材测试:

在 REDlogfilm 环境下,画面墙的位置对应红点在示波器不到 30% 的位置。

在 Log3G10 环境下,红点对应示波器 20% 左右的位置。
这个例子说明,在实拍画面中,同样也能看到 Log3G10 在高光部分留有更多的动态范围。这里强调一个错误的概念:不同的伽马曲线可以改变曲线的形态,并不是使用 Log3G10 解释画面,就能得到高光的动态范围。它只会将中灰至暗部曲线的平滑度有所改变,从而使高动态得到更多的空间。如果 RAW 文件里高光部分没有细节,后期再怎么做 Debayer,也于事无补。每个人要根据自己最终目标输出和服务对象,来做不同的曲线解释。因为《故乡行》采用 HDR 调色,想让高光部分呈现出更多的动态范围,所以张亘才用这种方式解释画面。
为什么选择 ACEScct?
接下来的一步,是如何在工作色彩空间下进行调色。之所以选择 ACEcct,是因为张亘希望摄影机记录下来的画面在调色时有最大的工作色彩空间,可以调出所有 RED 能够解释出来的颜色。

ACEScc & ACEScct 对比图
ACEcct 具有更广的色域,覆盖更多的色彩信息。相对于 ACEScc,它在趾部做了一个简单的矫正,使趾部更接近于胶片的曲线形态,在调色时,让暗部有一个更为平滑的曲线和更多的空间回馈。
为什么选择 IPP2 的输出色彩空间转换?
IPP2 相对于以前 RED 的色彩管理更加精准。色彩空间都是基于 LUT 而做的,每个 LUT 都有不同的名字。LUT 的好处是,给后期创作带来很多可能性,但最大的问题是,对应的精准度。因为 LUT 是由数学组成的方式,但调色师更希望用数学模型的方式把色彩解释出来,这样在 HDR 的工作流程下可更精准的工作。如图:

在 IPP2 的工作环境下,色彩空间是 Rec709,伽马曲线是 BT1886。

IPP2 可以更好的匹配 HDR,做出既简单又很精准的曲线预设。比如上图只要改变伽马曲线,就可以将之前的 BT1886 更改为 HDR-2084。

建议在软件里整合一套预设,方便日后输出物料使用。这样只调一个版本,就可以自动映射到其他多版本物料输出,工作量会减少很多。针对 HDR 调色,张亘建议输出不同版本的 SDR,而不要在 SDR 下调色,再输出 HDR 版本,这样由低向高变化的文件处理,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不同帧率格式的物料输出制作

在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RED DSMC2 MONSTRO 8K VV 与全新的 IPP2 工作流程为影片前后期制作提供了高画质、高水准与高效率的保障。与此同时,随着时间的推进、工业流程的进步、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前后期团队的密切配合,必定会为观众带来更加精彩的视觉盛宴。
[flash]https://v.qq.com/x/page/c07769cxtah.html[/flash]
《故乡行》成片
从胶片时代做起,2008 年毕业后至今,现已是数字王国调色部门主管、高级调色师。从事后期调色工作十余年,代表作包括:《邪不压正》《战狼2》《妖猫传》《捉妖记》《中国合伙人》《非诚勿扰》等。对他来说,现在的数字技术与胶片完全不一样,它的“包容度”更大,给影片创作提供更多选择。以下内容为张亘老师分享的关于《故乡行》素材基于 4K HDR 48fps 下的后期处理、调色,以及输出的工作流程介绍。

张亘老师在 BIRTV 现场分享
用通透的感觉,表现扎实的影像质感,呈现大反差且层次丰富细腻的画面,是鲍德熹老师对于《故乡行》总体调色思路的要求。
《故乡行》制作简介
摄影机:RED MONSTRO 8K VV
镜头:Zeiss Supreme Prime
拍摄格式:RED R3D RAW 8K 48fps
调色软件:Baselight
放映设备:DolbyVision 4K 48fps HDR
《故乡行》后期制作关键词
四个关键词:8K RAW、48fps、HDR、IPP2 是这部短片的制作核心。
8K RAW
《故乡行》在调色上,第一:全程使用RAW文件,不使用任何中间格式的文件来调色。影片使用 8K RAW 格式记录,使用原始文件来调色最大的好处是后期可以用Debayer来自由的解释 RAW文件。对于后期制作而言,使用高分辨率的优势在于特效、调色等环节上的操作精度更高、余地更大。
48fps
48fps 与传统的 24fps 电影有所区别,48fps 一秒记录的帧数信息为 24fps 的两倍,在视觉呈现上,动态效果会更加的顺滑。
HDR
鲍德熹老师希望《故乡行》中很多场景的调色要充分利用 HDR ,即高动态范围的特性。为此,在正式调色之前,张亘在影院里做了画面测试。在传统影院放映环境中,画面动态范围的对比度为 2000:1,高光亮度最高为 48 尼特;而在 HDR 放映环境中,对比度为 1000000:1,是普通影院对比度的500倍,高光亮度可达到 108 尼特。HDR放映系统相较于普通电影院放映系统可达到的的画面动态范围更大,在调色制作过程中可保留更多的高光及暗部信息,有更多的调整余地,也有更多的创作空间。
IPP2
IPP2 是 RED 特有的影像处理流程,包含了将原始感光器记录到的信息处理成最终输出影像的所有步骤,流程更简便。但在 IPP2 未推出之前,面对复杂化的后期工作,在调色工作一开始,调色师需要一定的时间先去选取一个更适合电影制作的流程。张亘对 IPP2 工作流程做了很多尝试,分析了 IPP2 的曲线、RED LOG 的曲线,以及 IPP2 的色彩空间与以前各种色彩空间的区别。
《故乡行》后期制作流程

《故乡行》这部短片在 HDR 环境下进行调色,并基于 IPP2 工作流程输出色彩空间与转换。除 HDR 4K 48fps 版本外,还输出了 SDR 24fps 版本。下面讲讲,不同帧率格式的物料输出制作,如何从 RAW 格式制作到调色,再到输出的各步骤工作。
Debayer 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不理解下方图片的含义,就先简单了解一下对于 RAW 的迷惑。通常数字摄影机记录下来的文件,像 RED LOG、REDlogFilm,到如今的 Log3G10,不同的 LOG 都是对原生文件的解释。

RAW-LOG-Rec709
对于摄影机来讲,在线性环境下记录,并不存在所谓的 LOG 和色彩空间。如上图所示:最左边是 RAW 文件;中间是通过解释后得来的 LOG 文件,并非实际拍摄画面;右边则是 Rec709 文件。从 RAW 文件到可视化的 LOG 文件,这个转化的过程叫 Debayer。这一步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建立了未来调色的基础,决定了画面以怎样的形式呈现。比如胶片时代,没有摄影师看到过负片,它要通过冲印才能形成可见的正片。这点与数字拍摄同理,只不过如今叫做数字正片和负片。RAW 相当于未冲印的负片;LOG 相当于胶片送到洗印厂冲印后的负片;调色相当于传统的配光;Rec709 相当于正片。
为什么选择 Log3G10/REDWideGamuntRGB?
IPP2 最大的改进就是它统一调整了全新的 REDWideGamutRGB 和 Log3G10,为其工作流程和所有 RED 文件都带来一致性。以 RED 官方拍摄的 R3D 图像为例,色彩空间设置在 REDWideGamuntRGB 下,通过不同的曲线环境解释,比较两条曲线的个性,红框区域对应 18% 中灰。

在 REDlogfilm 曲线下,18% 中灰映射在示波器大概 50% 的区间,相当于18%中灰对应 50% 的曝光量。

在 Log3G10 的曲线下,18% 中灰对应示波器 33% 的曝光量。
张亘通过研究发现,Log3G10 中的“3G”就是指 18% 中灰,它对应在 33% 的波形,正好处在示波器的三分之一处;“10” 指的是在 18% 中灰以上的部分可以保留 10 档的动态范围为后面的调色工作服务,这两点与白皮书里的解释完全一样,保证了调色师在后期调色时有更多处理高光的空间,所以最终选择 Log3G10 曲线作为《故乡行》的调色环境。
实拍素材测试:

在 REDlogfilm 环境下,画面墙的位置对应红点在示波器不到 30% 的位置。

在 Log3G10 环境下,红点对应示波器 20% 左右的位置。
这个例子说明,在实拍画面中,同样也能看到 Log3G10 在高光部分留有更多的动态范围。这里强调一个错误的概念:不同的伽马曲线可以改变曲线的形态,并不是使用 Log3G10 解释画面,就能得到高光的动态范围。它只会将中灰至暗部曲线的平滑度有所改变,从而使高动态得到更多的空间。如果 RAW 文件里高光部分没有细节,后期再怎么做 Debayer,也于事无补。每个人要根据自己最终目标输出和服务对象,来做不同的曲线解释。因为《故乡行》采用 HDR 调色,想让高光部分呈现出更多的动态范围,所以张亘才用这种方式解释画面。
为什么选择 ACEScct?
接下来的一步,是如何在工作色彩空间下进行调色。之所以选择 ACEcct,是因为张亘希望摄影机记录下来的画面在调色时有最大的工作色彩空间,可以调出所有 RED 能够解释出来的颜色。

ACEScc & ACEScct 对比图
ACEcct 具有更广的色域,覆盖更多的色彩信息。相对于 ACEScc,它在趾部做了一个简单的矫正,使趾部更接近于胶片的曲线形态,在调色时,让暗部有一个更为平滑的曲线和更多的空间回馈。
为什么选择 IPP2 的输出色彩空间转换?
IPP2 相对于以前 RED 的色彩管理更加精准。色彩空间都是基于 LUT 而做的,每个 LUT 都有不同的名字。LUT 的好处是,给后期创作带来很多可能性,但最大的问题是,对应的精准度。因为 LUT 是由数学组成的方式,但调色师更希望用数学模型的方式把色彩解释出来,这样在 HDR 的工作流程下可更精准的工作。如图:

在 IPP2 的工作环境下,色彩空间是 Rec709,伽马曲线是 BT1886。

IPP2 可以更好的匹配 HDR,做出既简单又很精准的曲线预设。比如上图只要改变伽马曲线,就可以将之前的 BT1886 更改为 HDR-2084。

建议在软件里整合一套预设,方便日后输出物料使用。这样只调一个版本,就可以自动映射到其他多版本物料输出,工作量会减少很多。针对 HDR 调色,张亘建议输出不同版本的 SDR,而不要在 SDR 下调色,再输出 HDR 版本,这样由低向高变化的文件处理,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不同帧率格式的物料输出制作

在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RED DSMC2 MONSTRO 8K VV 与全新的 IPP2 工作流程为影片前后期制作提供了高画质、高水准与高效率的保障。与此同时,随着时间的推进、工业流程的进步、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前后期团队的密切配合,必定会为观众带来更加精彩的视觉盛宴。
本文为作者 RED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04427
RED
点击了解更多
RED是行业领先的专业数字摄影机及附件制造商。2006年RED发布4K RED ONE,引领了数字电影行业的革命。自此至2008年RED发布的DSMC系统用于拍摄好莱坞巨制《霍比特人》等,搭载RED DSMC2的摄影机,融合了紧凑和轻巧的设计、高画质、超高动态成像、以及8K的分辨率。2017年RED最新的8K芯片HELIUM以最高的DxOMark得分重新定义了数码影像成像质量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