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龙诀》票房上映不到1日已经过亿,看来影迷和书迷对于《寻龙诀》还是十分买账的。影视工业网和导演乌尔善聊了聊《寻龙诀》如何实现正宗摸金范!《寻龙诀》幕后专题也在上线中,从导演、编剧、美术、监制、摄影....最专业角度解读电影制作,干货连连,不要错过。
电影改编原则:
《寻龙诀》剧本写作花了两年,然后开拍前期准备花费了11个月,具体的拍摄日期是8个月,在纽约拍摄了1周,后期制作时间是1年。
我们改编的《鬼吹灯》是后四部,《鬼吹灯》的小说容量和电影的容量差异非常大,需要对原著做一个大胆的取和舍。在改编的时候,我们找到了原著最有价值的是两个方面:
1, 摸金校尉的人物设定,胡八一、王凯旋、Shirley杨的人物个性、人物的前史以及人物关系
2, 天下霸唱展现出的中国式想象力,书中运用很多中国人非常熟知的神话、历史和民间传说的元素,去建构了他想象世界。
这两个点是改编的原则,所以《寻龙诀》相当于依据前八本小说建立的人物前史,写了一个第九本的故事。故事一开场他们已经到了纽约,这是因为原著小说里谈到的他们去美国发展,所以故事开始发生在美国,去追溯20年前的往事。20年前往事人物关系来自于《黄皮子坟》这本小说,当年胡八一和王凯旋18岁的时候在草原的一段知青插队生活,丁思甜是他们当时牺牲的一个战友,也是他们两个人的初恋对象,我们保留了这个人物关系,但整个的冒险故事是原创的。
电影的视觉影像定位
《寻龙诀》是奇幻冒险电影,所以就需要冒险奇观,特效也就是必备元素,这个电影有1800个镜头,其中1500个是特效镜头,占80%的比例。这么巨大的特效工作量,这也需要我们在前期筹备的时候全部做了一遍视觉预览,这样节省了工作量,避免创作的反复。整个电影的视觉风格比较写实,这次我们使用3D拍摄想要传递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因为地下世界,相当于把观众带进一个从未体验过的世界。所以在电影视觉语言上面,跟摄影师讨论的时候就希望能够更多的保持1:1.85的大画幅,还有镜头的连贯感。在重要的场景和剧情里面,设计了连续运动的长镜头和主观视点,让观众有一种进入空间的体验感。在拍之前,我也做了一些视觉效果方面的研究,玩了一些探险类的游戏,像PS3的游戏《古墓丽影》、《神秘海域2、3》,这些游戏有很多视点在设计上是表现空间的危险,我也推荐给摄影师看能不能把电子游戏的一些镜头设计方式融入电影创作里面,这样让镜头空间体验更加强烈,让观众在空间里更加强烈感受到危险感。
3D其实是在我们常规的2D电影画框之外,给了观众一层新的电影表现语言,就是用空间去传递情感和情绪经验,空间变成了一种语言,所以在冒险电影里面,我觉得很有空间去表现“空间力量”,所以电影里镜头设计上摄影师也会强调空间变化的感觉。进入地下世界去冒险,就是经历一种新的空间,不断的进入一个影像和听觉氛围变化的空间,这种类型特别适合3D和全景声来表现,因为每次进入一个新的空间都有一种它的声场,都有一种视觉空间的感受,压抑的、开放的、纵深的、悠远的,空间是不断变化的,这是3D电影特有魅力的地方。
地下世界有着大量的原创性设计,设计里面主要是有这两个概念:一个是阴曹地府,一个是人体内部。整个地下世界占整个电影的三分之二,地下世界的表现依照于中国人概念里的阴曹地府,比如说经过鬼门关、奈何桥、彼岸花。彼岸花是开在黄泉路上灿烂花朵,看到它意味着生死的交界之处,我们用了这么一个民间传说作为背景,展开了一个非常原创性的设计,里面添加了来自于契丹、蒙古这些少数民族文化的元素。同时概念设计师又把它做成人体内部,有很多骨骼、肢体、头像这些元素,进入这个地下世界好像进入一个人的躯体,最后像胡八一样进入他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在进入终极的地宫时,入口是一个头像的嘴,也就是他进入一个人的大脑,面对彼岸花的时候,胡八一他自己调动了他自己之前的一个记忆,相当于进入他回忆的深处,所以这一系列都是整体的构想,这个构想可能是让大家觉得这个墓穴,跟想象中的墓穴完全不一样。
电影里面用到的符号都是原著写的,原著里面这些设定都挺精彩的,它们代表了每一个人的个性。像摸金符,这是他们的工作证,这代表着他们是否重操旧业的一个标志,所以他们带摸金符庄重的仪式是必须要有的。像胡八一的飞爪,Shirley杨的金刚伞,还有王凯旋的工兵铲,都带有他们每个人个性,他们在使用这个的时候,能带动整个人物的完整性。比如王凯旋的工兵铲怎么来的?是当年他在日军基地捡到的一个小铲,胡八一的飞狐爪在关键时刻帮他救助了Shirley杨,这代表着胡八一的一个信心。金刚伞是在关键的时刻胡八一用它打碎了水晶的穹顶,它在剧情里面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这些是我们对原著的一种尊重,符号也是电影化的一种方式。
电影里面的口诀是我们编的,原著里面胡八一他属于天星那一派,更多通过星相和看山脉的走向,但是电影主要的故事都发生在地下的世界,他要有一种寻找生路的方式,也得有一个道具作为依据,这样观众才能视觉化的理解这个剧情,所以我们就创造这么一个道具,而且胡八一拿的罗盘跟普通罗盘是不一样的。指南针上面,还贯穿他跟王凯旋友谊的过程,因为知青插队69年的时候,就有那个罗盘,是一个很简单朴素的样子,然后他在地下跟王凯旋打斗的时候,王凯旋把那个指南针踩碎了,翻过来的时候上面写着祝八一同志万寿无疆,凯旋赠。其实那个罗盘是他们的一个标志,所以它起到一定感情的作用,这就是电影化的处理方式。把一些文字描述的东西,转换成一个可以看到的,可以听得懂的东西,否则大家对分金定穴很难有直观的认识,其实真正的分金定穴是很复杂的,而且很难表现,它非常的抽象。
关于角色与演员的定义
演员的选择还是根据本身的角色需求,胡八一他在这个团队里面是一个智多星,他对一般人来说,很有神秘色彩,会寻龙口诀,可以分金定穴。胡八一选择陈坤也是因为他身上带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特立独行的气质,观众可以相信他内心里面有一个更不一样的世界。王凯旋这个角色在摸金三人组里面,是一个仗义热血、革命浪漫主义,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年轻人,他提供了很多喜剧的效果,黄渤完成这个角色第一人选。他虽然在外形上面可能跟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但是他在精神层面表现的很准确。电影上映以后大家脑子里面就会把黄渤的形象跟王凯旋划等号,他一定会征服观众的。Shirley杨她在小说里面是一个在美国长大,有一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外来者,非常冷静、非常睿智的勇敢女孩,舒淇她不是在大陆成长的,她有海外长大人的一种气质,她自己的个性又特别的坦率,非常直接,有Shirley杨爽利的感觉,我觉得这三个演员搭在一起,还是挺有化学反应的,但在之前,他们并没有一起搭过戏。因为电影里主要几个角色,应该是现在中国演员里非常强的几个人了,反派需要更有力量去保持这个平衡,这种电影里面反派往往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都需要请一些资深的演技派演员去担当反派角色,你看到《007》、《谍中谍》这些电影都会选择老戏骨来演反派角色,跟几个正面人物形成对抗的力量。晓庆姐她自己个人的气场和自己传奇的经历都能让虹姐这个角色,更有压力,她出现在现场,就能威慑住这几个主要的角色,让他们处于被动,这正好是我想形成的一种角色之间的关系。
解读《寻龙诀》故事结构
《寻龙诀》从类型里面属于夺宝探险,国产电影其实没有拍过这样的类型,找不到可以参考的例子,所以当时我自己做了一个类型电影研究,把能找到的一些国外的夺宝探险类的电影,都做了一个影片分析,我想找到这种创作规律,把这个创作规律变成一个基本的结构。类型规则是让电影不犯低级错误的一个保证,就是电影里有效的设定方式,我自己对它有一个简单的归纳。这种夺宝探险类的电影,,在结构上面有六个必要的环节:
第一个是人物介绍,往往第一个段落,会讲人物、以及要冒险的事件,然后让你看到他是什么人,价值观是什么样的,比如《印第安纳琼斯》第一场就是他经历一个探险的实践,能看到他的价值观是什么。
然后第二个阶段是出现任务,提供证据,有一种宝物出现了,需要主角去寻宝,无论任务是反派提供的,还是国家给的任务,还是他自己的个人需求,并且宝物出现的证据来自于文本,什么某一种物证,或者谁说了一句话,都要提供一个宝物出现的证据。
第三个环节是地图,宝物到底藏在什么地方,地图这个环节往往是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奖励的环节,反面人物想得到地图,正面人物恰恰拥有地图,他要找到宝物所藏的位置,很多夺宝类的电影,在这个环节会展开很多的角力,正面人物反面人物的对抗。
第四个环节,是找到位置之后的密钥。一般宝物会藏在一个地宫,或者有危险性的环境里面去,真正找到宝物本身,要突破一些关卡密码或者是钥匙,往往是因为正面人物拥有这种能力,就比如说电影里面胡八一会寻龙诀,所以他能够过关,王凯旋能够找到这个位置是因为他之前来过这个地方,所以王凯旋的环节是地图那个环节,胡八一的环节是密钥的环节,他因为拥有这种过关的能力,所以他能够打通关。
第五个环节,宝物人性的考验。正面人物、反面人物都看到了宝物,这是关键的环节,真正拿到宝物的时候,往往是反派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他都是咎由自取,往往正面与反派的斗争,是在价值观上面的选择产生了差异,所以反面人物自取灭亡,正面人物获得了胜利,这个环节往往是电影主题表现的环节,就是导演对这个故事主题的定义,还有它是借助于人物价值观的选择,来形成这个主题的,比如说我们看《印第安纳琼斯》第三部里面,关于圣杯的选择,反派人物选择了一个华丽的圣杯,结果那个华丽的圣杯其实带来的是死亡,琼斯选择了一个很朴素的圣杯,朴素的圣杯是真正有法力,可以永生的,这个环节是电影主题的环境,
最后一个环节都是必备环节,叫逃出升天,主角一定在一个大的天塌地陷,地宫毁灭危机里面,逃出升天,可以拍续集
这些基本上是夺宝探险类电影里面必要去完成的环节,这里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自己电影的特性,去做一些个性化的处理,比如说《寻龙诀》里面,我们地图这个环节是靠一个意外,是通过王凯旋的一个记忆,意外的找到这个墓室大概的位置,最后这个宝物对人性的考验,是通过胡八一自己战胜自己内心里的一个困境,作出了正确的选择,反派是一意孤行,去做了选择,这些有不同风格化的设计,但是在这个环节,我认为是夺宝探险类电影里面最关键的,遵守一定的标准设定,有了这些设定,故事就会更完整,这个类型就能达到一个及格线。
在这个类型基础上面,我们有更深一层次的努力,我们经历了一个人探险故事的时候,观众能够进入到这个人的情感世界里面去,这个人物并不仅仅是完成一些动作,打败一些怪兽,克服了一些关卡,战胜了坏人,他最好能够在内心里发生一些改变,我们看到一些寻宝探险类电影里面,经常会设置三种阻力,第一种阻力来自于外部,比如危险的大自然,惊险的地宫、机关、陷井,这来自于外部的,这是第一重设定。然后往往会有一个反派,反派给他们提供另外一种对抗性的力量,反派往往比他们更强大,拥有更先进的工具、人手,一直胁迫着正面人物,在这个过程里面变成他们对抗性的元素。更好的探险电影,还会设定一个主要人物里面内心的困境,真正最难以战胜的东西是他内心里面的障碍,正因为胡八一、王凯旋对丁思甜的心结,他们为了完成这个承诺,再一次回到地下世界,他们最终战胜的危机不是来自于墓穴地宫的威胁,也不是来自于反派,而是来自于他们自己对自己内心的战胜,他们才完成一个人物的成长,或者完成一个人物的升华,这个是对我来说,更有吸引力的,我也觉得这三层设定都充分的电影才是好的电影。
剧组的工作流程
现场选择3D实拍一定是有一些不可替代的原因,就比如草原那部分戏,那是没办法转制的,因为每一株草都没法去做分层,一定要用前期拍摄,才能实现3D的效果,这是一个技术上必须的选择。3D的拍摄,在棚里面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前期拍摄3D起码可以提供后期转制的空间参考,有了这个参考之后,可以达到更准确的空间透视的效果,其实为后期转制也提供一个依据,所以我们尽量能选择3D实拍的时候,就选择3D实拍,但是有一些没法3D实拍,比如说航拍就选择了转制,但是整体来说,我们都是尽量以3D实拍为基础来做。原来我以为会增加很多,其实真正工作起来,还是挺有效率,现在整个3D实拍技术也比较熟练了,现场没想象的那么的复杂,它基本上没有给我们找太多的麻烦,而且效果也不错。
我们3D指导叫Keith Collea,他也是《一步之遥》的3D指导,他是一个美国人,我们之前都会根据整个电影剧本,讨论3D空间设置的强度,根据整个电影的故事线索,我会给他一个要求,希望哪一场强调空间,哪一场压缩空间,这都跟整个的叙事情绪有一个整体的设定,他会根据我们之前讨论的设定去设置3D空间的感觉,就比如在美国的部分,80年代王凯旋草原的部分,我都不希望空间感太大,我希望有一种压迫感,他设计的空间就比较挤压,当到地下世界的时候,我希望空间要深度很大,他根据整个剧情会设置出来一个空间深度的曲线,他在现场去控制这些东西。最后在后期的时候,按照当时我们的设想去调整整个深度的感觉。
这个电影特效很早介入,特效制作的规划也要跟拍摄密切关联。特效难度比较大,有一些牵扯到预算的问题,原来剧本里写的场景非常有想象力,但是我们预算不够,只能为它作出大量的调整,这也是拍电影经常出现的状况。我们的视效总监开机前两个月进组,然后跟我们整个把前面的概念设计作出讨论,他们也会做一些现场特效,比如说发光。整个拍摄的过程跟着我们拍摄的现场,牵扯到特效的每一个镜头,如何挂绿布,如何做采集,都是在他的监督下完成,因为现场拍摄决定了后期电脑特效跟前期配合的问题。然后拍摄完后,他还要做一些后期的预案,就是把一些试拍镜头和预览镜头做一个结合,然后去做不同的技术测试,比如我们这里面触及到一些比较难的完成的特效,最后地宫坍塌那个水,形成的瀑布,单独写程序,整个的空间很宏大,一般的程序是不够用的,需要完全是电脑特技做的那个画面,包括那些巨大平台坍塌,所以这些工作跟我们拍摄的同时进行,一直跟完这个项目。
监制陈国富与导演乌尔善
采访陈国富先生,是一个难得的体验。这么说也有几个前提。其一,陈先生是一个恪守经典的人,但在经典中却随心所欲。其二,陈先生十分注重那源自于心的生理感;其三,陈先生谨慎的乐观主义精神。
因为电影的快感,我们于是不断发问。如果这样可不可以俘获人的心?如果那样是否能够引导人的眼?如果这样,如果那样,其实所想所要的结果都一样,我们希望能一呼百应,翻云覆雨。
有不能打破的,就一定有可以打破的。‘我们是在做一个开拓者,我们要找到让观众通过这个类型认知的桥,必须搭建出来这个桥。’陈先生不是不知道搭建桥的难度,只是他更知道,修桥铺路的,才是无上功德。有了‘桥’,前人能回得来,后人能过得去。这个桥是什么?看完《寻龙诀》才能更深刻的体会到,那绝对不是尸体手中的彼岸花,而是胡八一手里扔掉又回来的摸金符。
陈先生说,和外国合作最大的障碍是‘文化分享’,‘外国人不跟你分享你的文化背景’。这是当下变革传统的困境,有新的血液进来却不能融合就会排斥。陈先生很得意他很早就找到了《寻龙诀》的‘魂’!‘我自己是很早就找到了这个故事的灵魂,这个灵魂就是我们对这个宝物的态度,宝就是等于我们的过去,这是我们面对我们的过去。那我们的过去可能有很多情感的纠结、怨恨,有不平、有斗争、有抹不平的伤痛。’这种得意,我觉得是他最初的生理感,这种生理感到最后也只能归结为一个字——‘真’。
采访\文:宋小白 编辑:影视工业网
影视工业网:您能够先讲下您作为“监制”这个身份在这个项目中起到的作用吗?我个人觉得中国市场,历来它没有尊重监制这个工种的习惯,很多人就觉得是找一个监制过来挂名,贴金,就可以给这个影片卖钱了。
陈国富:肯定不会有哪一个监制的名字挂上电影以后,这电影就能卖钱,包括我在内没有这样的监制。有时候可能很多人是这么想问题的,这个“监制”过来是不是让那些明星有一点安全感?这样的话明星就会上船了,明星上船以后资金就到位了。资金到位以后制作就能讲究,制作讲究之后电影就有可能会拍的比较好一些,这样营销也就进来了,最后观众也就自然来了。这像一个生物链,所以监制可以是当做是这个保险措施里面的一个环节,这个问题可以这么去看。我的角色也不例外,我也就是可能偷偷的增加一些我自己的一些追求跟爱好,当然更多的是让创作者有更好的创作空间。比如说有人想拍大片,请我来做监制,那我就是盯住这个大片的规格应该是怎么样的,大片应该遵守的规律是什么,明星可能因为相信我或者导演就过来了,所以,我就谨守监制这个本分,在电影具体的制作过程当中,我要不断的去拷问我自己跟拷问这个剧组,有没有尽到责任。
做事情肯定要有标准的,我拿什么做标准呢?一方面当然是我的专业经验。因为我有经历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所以有时候我会去想象什么样的情况可能会撞墙,什么情况可能会跌阴沟里,或者说怎样做事可能会事半功倍。我个人会有一些这样的想象,这个属于我专业的经验范畴。还有一些是我个人的直觉爱好,比如说,就是在《寻龙诀》这个项目里我就会一直去鼓动的就是情感戏,要很牢牢的撑住这整个故事,我就会不断的提醒,爱情在哪儿呢?胡八一到底是爱Shirley还是爱丁思甜?我就是会一直提出这种问题,我的背后可能是有一些我对观众的判断,也有我自己比较喜欢看这样的戏。我不喜欢看那种上来就是特别宏大,然后背负着什么寻求真理、跟命运对抗的这种任务,我希望什么东西都回到具体而为的一些情感的纠结、取舍,我自己偏爱这样的东西。
影视工业网:监制身份在工作种和导演在沟通的时候会不会有分歧?这怎么解决?
陈国富:我自己是很早就找到了这个故事的灵魂,这个灵魂就是我们对这个宝物的态度,宝就是等于我们的过去,这是我们面对我们的过去。那我们的过去可能有很多情感的纠结、怨恨,有不平、有斗争、有抹不平的伤痛。所以我们只要能够把这个部分放下说清楚,化解开来,这个故事一定能成立。但是我找到灵魂也不是必然的完成任务,因为我还得跟导演沟通非常的完整,我得让后面所有的工序都能够赶上。所以我会用一些很直接的东西,比如说导演一开始不太确定把很重的分量放在初恋跟现任。我那个时候也没有想到什么是初恋跟现任,我只是觉得如果没有人跟人之间对爱欲关系,这个电影会有很多其他世界观的问题被拿出来检验。这群人怎么就突然进地宫了?怎么就有了幻觉?我觉得中间要有一些支撑,所有这些遭遇或者所有这些奇想是很深的一种心理需求,这个需求是观众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是创作者的心理需求,你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夺宝它永远是关于你到底在找什么,要什么,什么东西能解决你的问题,以及你的问题是什么。
《寻龙诀》发布会
影视工业网:您觉得这部电影最需要克服的制作难点是什么?
陈国富:电影里面其中有两块比较耗费我们的心神,一块就是世界观的完整性,就是宝物怎么来的,它发挥什么作用,谁想要这个东西,想要的动机是什么,怎么去自圆其说全身而退?这个逻辑需要很多的技巧,现在观众看的版本没有太多的情节负担,可以很轻松的就把这个电影看完,其实我们是花了很长时间去圆这个说法,另外一块,我希望有的幽默诙谐那部分。因为那部分张家鲁给他打了一个很重要的底色,但是它需要后面有更多的具体的对白、具体的小细节人物,我们找了另外一个编剧汪启楠,重新把所有人物的对白再理一遍,找到一种很接地气,能够贴近这些人物本色的调子。这两部分我们纠结了很长时间。但是我们是在做一个开拓者,我们要找到让观众通过这个类型认知的桥,必须搭建出来这个桥。所以我觉得幽默可能会是解决这个世界观难题的一个招数。
我过去也碰过不少超期超支的情况,但是《寻龙诀》是比较严重的一次。严重到我到现场去开会商量怎么办,超支不只是钱的问题,因为有些演员档期不允许,并且这个电影又要去纽约拍,所以我就比较紧张。我们提前把所有素材都剪出来,然后去做一个判断,导演拍的时候我是比较放任他的,素材剪出来我们就发现拍多了,其实多拍是给片子挑选精彩部分的一个方法,但是后来超期了,所以我就先把片子顺出来,以此作为理由把一些结尾的动作戏剪掉了,剧本写是闯五关,筹备的时候砍成了四关,到拍的时候就只能呈现三关了,因为怕太长,探险类的题材两个半小时在时间上说不过去。
并且这个电影拼凑起来的时候,我觉得夏雨的调子太高,金发少女定位不够准。一开始跟导演沟通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是错愕的,因为他按照他的设想、理念,去把这些东西逐步的完成。他怎么知道拼起来之后,会出现误差的问题?所以这里可能除了我自己去表达意见,去试一些不同的方法之外还要做一些调研,这样来作为一个比较客观的标准。最后金发少女的角色我们就重新剪辑、配音。这个角色之前是用了广东普通话,调整之后找了一个日本的演员来配,夏雨的声音分贝给降了一些。
影视工业网:从您参与的影片来看,您觉得当下我们中国电影市场的状态是观众在做主导,还是创作者在做主导?
陈国富:过去几年,我从事这个工作的态度是比较复杂的,其实状态就是混乱的。我希望观众来主导,但是观众没有起到主导的作用。观众会一边买票进去看电影一边骂,然后看完还骂,可是每一张戏票就是一张投票啊,那就不知道观众为什么去投这个票。他自己选出一个不好的,所以观众是错乱的,我就不知道我到底是该给观众对话还是不对话。今年我觉得这个情况是有改变的,更多的现在卖座的电影是我能看得懂的、认同的,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哪怕有些电影没赶上好时机,但是从观众口碑里能够感觉到观众是给了创作者很大的反馈的。各种的分析、表扬、自来水,我觉得这是观众重新夺回话语权的一个阶段,我是乐于看到这样一个阶段,因为我听得懂他们在说什么,过去我是听不懂这个行业在跟我说什么的,现在这是良性的,我觉得由掌握资源的工作者来决定观众看什么是绝对不靠谱的
《寻龙诀》剧组
影视工业网:很快中国电影这个市场,面对好莱坞就会开放,所以现在我们也在慢慢跟好莱坞去接轨。已您的观察,中国电影在这种关系下,会不会变成早期的香港,或者是台湾?或者说中国电影目前的现实状态是什么样的?
陈国富:这个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就是商业的层次,也就是市场的层次,我觉得是不会死掉的。因为更强烈的竞争者进来了,实际上是激发本地工作者求新求变,他是想要抢夺这个资源,是不会放任有这么大的“饼子”他分不到,贪婪绝对是经济学永远不变的道理,凭的就是这种动物本能,我也觉得大家一定会拼搏出来一个局面。
第二个层次是有危机感的。这个危机感,其实不是在这个经济层面,是在文化层面,就是大家如果急于的想要跟好莱坞一较高下,有一种可能就是说他会一味的模仿好莱坞。然后就会看到各种的山寨跟各种的衍生品,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一个人的力量是没有办法左右这个潮流的,这个就是大家在丰衣足食之后,去想一些更高层次的事情。就是就像我们在做《寻龙诀》这样的一个电影,它是一个娱乐电影,是一个商业大片,但是我们没有忘记要有一个态度,哪怕你是一个无害的商业电影,你得贯彻你的态度,得把这个态度摆出来。所以《寻龙诀》在这一块,我觉得它是对得起中国文化的。
影视工业网:刚才您说到的中国和国外接轨的部分,因为这次《寻龙诀》也有请国外团队和指导,他们实际上在工作当中是怎么分配的?又是怎么协调的?有障碍吗?
陈国富:首先在像《寻龙诀》这样的一个规格的电影,所有的拍摄之前,要做一件事情叫做视觉预览。这个预览就是你用各种的电脑手法,把牵扯到有技术难度跟有特技呈现的部分,都要用一种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个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而且要花很多的钱。也就是演员亲身上去演之前你已经看到会是什么样子。然后拿着这个东西就开始跟各个部门去协调,说我们要完成这样的画面,这个部门要做到什么,做到什么样子。那老外当然他一定会带来一些优点跟缺点,优点就是他的技术是比较前沿,你比如《寻龙诀》是《2012》的特效指导,他就知道碰到水、碰到山崩地裂怎么弄,非常有经验。那障碍就是他不跟你分享你的文化的背景,中国式的这个宝物的呈现方式大家只能用摸索的,棺椁应该是什么,彼岸花是什么,所以这个部分一直就是一个蛮大的挑战的。包括到最后我们做混响的时候,也请了美国的混音师过来,也会有这样的问题。所有东西的大小比例什么的,得要用一种非技术性的方式去沟通,不能光说这边大一点,那边小一点,而是要告诉他,中国观众会怎么理解这个东西,中国观众这个时候想要更多的看到什么东西。其实完全是审美,所以《寻龙诀》的特效是很考验跨国团队默契的。
影视工业网:所以这个电影工作完以后,您觉得咱们中国的这批电影从业人员的从业质量能跟得上现在中国电影发展的速度吗?
陈国富:还是跟不上的。就得每次跌跌撞撞的这样往前再攀一点,再攀一点,现在很重要的就是说希望像我们这样去追求质量的剧组能更多些吧,要多才能接得上。比如说很多年前,我拍了《风声》之后,就有很多同行说这是新的工业标准,我就以为说这个工业标准是能延续下去的,其实它没有延续下去。后来的《狄仁杰》出现,大家又说是工业标准,可是它依然没有延续,我们又看到好几部电影,都是各种的乱七八糟的恶搞,特效不达标剧情也说不清楚,不知道在演什么。所以我觉得就是大家要把这个当做正面的例子,然后我们也有没做好的地方,你要超过我们。大家再往前做,不要偷懒。
影视工业网:其实《寻龙诀》是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模板的?
陈国富:我希望,但是这种话我以前就听过,一直没有实现。
陈国富在《火锅英雄》发布会
影视工业网:我发现现在基本没有项目,会是从一个新编剧的idea作为核心做成。我特别想问一下,这是什么原因,会造成这样的状况?
陈国富:盲目,行业的盲目。这只是一时的混乱。我要是说的不准的话,你两年后再回来找我。在我这儿是没有这种现象,我们明年4月1号要上演的《火锅英雄》就是原创剧本,新导演拿到我这儿来就拍了。我不信这一套的,现在IP它好像变成一个咒语,当人没招的时候,就念下“阿嘛咪嘛咪吰”它就变现了,其实这是不可能的,没有这样的咒语,IP这两个英文单词就是剧本改编和重拍。回到改编或重拍这个概念来想这件事情,改编或重拍一直是影视剧其中一个素材的来源,它怎么会是所有题材的来源呢?所以我觉得不值一驳,这个事情不需要浪费时间去争论。我只希望它赶快颠覆,颠覆了大家就可以重新开始。两年前所有人都在说大数据,现在又不说了,换成另外一个专有名词。做电影不会有魔术的,电影一百多年来从来都是现在这样子。
影视工业网:因为现在中国受到互联网影响,和90后或者00后这些人的思维有很大的变化,变得碎片化,段落化。您觉得这会影响电影叙事上的变化吗,因为当下很多电影不再尊重经典的叙事方法了,您觉得这个未来的发展,会有这种可能性吗?
陈国富:我的回答就是一个词,不可能。所有观众喜欢的电影都是符合古典规律的。之所以会叫古典规律,就是它经过两千年,一千多年,几百年的印证,所以我不觉得什么碎片化,或者是什么小品式,或者是什么段落式的东西,能取代这种经典的叙事。
美籍摄影师包轩鸣(JakePollock)活跃于台湾电影圈,摄影特点是在资源有限的制作环境中,实验影像的可能性,偏好手持摄影,以便更精巧地捕捉演员表演的自然度与流畅感,也非常擅长一镜到底,让角色情绪的延展得以完整,详实记录其转折的轨迹。他之前拍摄的过作品有《风声》《艋舺》《武侠》《星空》。因为包轩鸣现在正在剧组,所以这次采访进行的比较简单。
我们想尽可能的让观众接近这些角色,去跟着角色体验这些他们看到的风景,这也是我们选择拍摄3D的原因,我们不需要一种很悬疑的摄影风格,所以在镜头设计上也是多了一些稍微长一点的镜头。
这部电影一半以上都在墓穴里头,摄影如果太写实,那里面的光源只能是使用手电筒,无论是观众还是工作人员都会很累,且实现上不太现实,所以我们希望是越进去墓穴,越少有那些手电筒的光源,要让大家感觉到奇幻的感觉,比如说发绿的水、荧光等等。这个电影因为涉及到很多的特效,所以也做了很多的动态预览,具体设计详细拍摄方案,在设计动态预览的时候我们和美术以及导演特效几个部门一同讨论。这部戏完全3D的电影,所以在镜头设计方面都在参考怎么样做到3D的镜头语言,也花了很长时间去了解3D电影,3D电影最主要的是要接近人的视角,让观众跟角色一起体验故事里面发生的事情。在具体的镜头运用上,比较少用横移运镜,尽量让镜头保持一个前进的感觉。在镜头选着上更多是选择广角镜头去拍摄,这样最接近人眼观看的感觉,从而就会非常立体并且构图也会丰富。
电影以3D实拍为主,但是因为时间还有预算的关系,需要备一些2D机器。在电影正式开拍前有跟几家公司做一些测试看3D效果,也跟立体指导也做一些研究和讨论。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拍3D电影,所有有很多想法,一直在研究怎么样可以突破普通看到的3D效果,怎么样可以让3D最好。长镜头是我最爱的方式之一,并且长镜头特别适合3D,因为比较有足够的时间感受到环境的角度变化以及演员的表演,可以很顺畅的把所有的情感都演出来。拍摄长镜头,也是提供给导演多一个选择,这种选择在短镜头里面是找不到的。
电影里面拍摄武打戏的部分我请了另外一个摄影师过来,那人跟我合作了十年多,所以他非常了解我的想法。一开始很多对打也是用长镜头拍,但是因为长镜头很难都达到最理想的动作感觉,后来我们跟动作导演有一些讨论,按动作导演的要求拍一些版本。我们简单设计了几场动作戏,拍了两个版本,一个是长镜头,一个是短镜头。因为长镜头可能会带来一些紧张感和真实感,但是因为位置关系,还是会缺乏短镜头每一个角度的准确度。这样测试之后我们就很清楚的知道这个电影需要一些长镜头,也需要设计一些比较准确的角度的短镜头。其实武打戏还有一些限制的问题,就是演员可能没有办法完成那么多动作,他可能需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去做,各个方面的原因,在促使镜头产生变化,所以在长镜头的选择上就变成一个取舍。
这次拍摄3D部分用RED,2D的部分是艾丽莎,电影部分也是使用了佳能的器材。电影里面为了选择比较好的机位,大概有三分之一是单机位拍摄,这样避免多机拍摄需要做的妥协,一般是单机拍一个长镜头,然后补一些特写。一个长镜头把它剪开来用可以取代四个机位,也是一种省时的方式,拍摄完后,再找一些好的角度补一些需要的东西,这样也不会多花时间。这样操作需要导演有很强的把控力,不然很容易乱掉。其实在前期筹备《寻龙诀》的时候,并没有考虑IMAX版本,画幅当时定下的是2.4:1,这个画幅对于特效比较容易,并且也方便构图。后期拍摄的时候导演突然跟我说,他觉得有一些空间用1.85的画幅是比较壮观的,我当时劝他说,要么全部1.85要么全部是2.4,这样会单纯一些,但他很坚持,他觉得那几场戏如果全部2.4:1,会少掉很多东西,所以最后决定用这种变画幅的构图。
《寻龙诀》对我来说非常主要的东西就是还原60年代的回忆,我们很希望可以达到60年代那种色彩的效果,我也是花了不少的时间去研究这个效果怎么做。这个地方有一个镜头特别深刻,60年代回忆的部分,有一场是陈坤跟黄渤站在一个栏杆那儿。我们拍一个稍微长一点的镜头,用24头灯做出一种60年代的黄昏气氛,特别有老电影的感觉。但那个时候是夏天,而这些灯每一盏都超过100万瓦数,在这个灯光照射下,气温很快就到了50多度。我们第一次试戏的时候并没有把所有的灯打开,只开了大概三分之一,演员一开始离的比较远,开拍后说不到两句就承受不住了,当时我很紧张就说对不起,后来他们忍受着演了一条,看回放是就傻眼了,他们觉得很美,像画一样,所以这个镜头也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地宫戏在有概念图我就和美术设计师郝艺讨论,怎么去营造那个环境,刚开始设计的时候是没有到现在看到的绿色,实现这个绿色非常难,因为摄影棚有2000平方米那么大,也不太可能全部都用标准的灯,很多都是用舞台局的灯,甚至于有自己做一些LED灯放在棚顶做一些顶光什么的,因为我们用的是蓝幕,这样拍摄的时候我们也会在灯光的色彩上进行搭配,去调去我们想要的颜色,所以也是尽量研究出一些方式。胡八一、王凯旋和Shirley杨逃出去的那个地方,湖下面是一片很厚的水晶,那个空间是一个气穴,很接近水晶。我们一直在跟特效讨论怎么去弄,因为水晶不允许大面积打光,但是还要保持它足够的透明度,在现场我们用了一些奇怪质感的反光板、舞台LED灯,以及其他一些灯架,去实现一种熏衣草紫色的感觉,其实拍摄数字片也还是有一些缺点,有一些色彩很难表现,我们在现场我们看的颜色很漂亮,但是数字拍出来还是差了一点,所以在后期调色的过程当中,一直在摸索怎样让那个颜色很舒服,想要有一种浪漫感,但也是很悲惨的空间。我在现场一直有使用测光表,我个人也是比较传统,这也导致我必须老爬一些楼梯去测光,曝光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靠监视器不一定那么适合。而且在摆机位之前,摄影指导必须要有一个概念,就是光够不够。我过去很多电影有一些颜色的表现,完全是靠曝光来控制,这样给我很大的便利。- “一本畅销书是一回事——并不意味着它就可以改编成一部大卖的电影。”——希区柯克
《寻龙诀》是对国产电影类型又进行了一次拓荒,电影票房的大卖,说明电影改编是受到观众和市场是接受的。拍电影是减法,总会有无数的事情在干掉你的想法。电影《寻龙诀》也逃不过这个定义,做出妥协,和金牌编剧张家鲁聊聊《寻龙诀》,尽量的还原花费两年时间改编的历程,再现改编时的所想、所做。
张家鲁编剧的作品包括《风声》、《天下无贼》、《梅兰芳》、《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等,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获得者。(张家鲁老师本人超级帅,小编的照片没有拍好,这里严重道歉)
在写这个剧本之前我并不是《鬼吹灯》的读者,接到这个工作的时候是先把小说从头到尾读了一遍。这部电影是2012年的7月签的合约,一直到2014年开拍,总共写了两年整,开拍之后剧本还有一些细节调整,所以整个工作前前后后贯穿下来大概有两年半,这个过程包括筹备、采风、下墓穴探勘等。2013年我分别跟着导演和美术、摄影走了两趟,一趟去了内蒙谷,另一趟把草原都走了一遍。实拍的时候我去剧组就比较少了,因为乌尔善导演是希区柯克式的,剧本一旦定下来就不太动,只会调整一些细节的部分。
如何把文字视觉化,网络小说和剧作的分野
把文学转换成剧本,再从剧本转换到影像,最大的挑战在于是不是能够视觉化。有些小说容易视觉化,有些小说不容易,像张爱玲或王安忆的小说就不太容易视觉化,因为笔法曲折,相较之下天下霸唱的《鬼吹灯》比较容易视觉化,因为小说更多的力气都花在经营情节和桥段上,不是很注重笔法,这个对于视觉化是相对有利的。
但是因为平台不同,网络小说和剧本的结构方式也不同。网络小说要每天都和读者碰面,所以需要每天给读者留个“钩子”,确保第二天读者能够继续追看,并且这些钩子和钩子之间不一定是相关。每一章分开看会挺有意思,抓人眼球,但是看整体结构的时候,有些东西是可以拿掉的或者是替换到别的篇章上去不影响故事发展跟前进。这样的结构对剧作来说就是一个发散式的结构,比较散漫,但电影剧本绝对是一个聚焦式的结构。
我常开玩笑讲《鬼吹灯》一本可能拎出来六七十种怪物,但电影里精挑细选最多只能挑三种怪物,这已经就就够多了。到电影里可能有大量的情节桥段编造的过程,但那都只是过程,编造出来之后还要经过大量的筛选淘汰,把最精粹的部分留下来,才能放到银幕上。因为制作这些牵扯到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不可能让特效公司把一本书里的六七十种怪物都做完让我们挑,这个工作必须在剧本阶段就完成。剧本筛选出最精粹的元素,然后我们再集中人力物力资源去把它完成,这是不同平台要选择不同的方式。
在保留故事风味和类型的基础上改编
在选择《鬼吹灯》这个小说来做改编的时候,类型基本上就已经定下是夺宝探险,可能再加上些惊悚、喜剧。这些也是《鬼吹灯》小说已经给到读者的印象,我们只有全面性的把它保留下来,才能够跟观众对接。因为《鬼吹灯》给读者的印象已经固化了,走到科幻打怪路线上,那就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观众必然抱怨。我们可能会重新编排故事,但在气味和类型上是绝对坚守的。这个类型我导演也是进行了大量的讨论,和看片参考研究。比如《印第安纳琼斯》系列、《国家宝藏》系列、《木乃伊》系列,我们研究了好长一段时间。
因为小说和电影的结构方式不同,所以我们在写电影故事的时候肯定要更集中,必须要找到主线,所有的事情得要跟着这条主线走。因为把这个主线确立之后我们就知道,到底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这个电影的类型是寻宝探险、加上一点喜剧、惊悚,但是我们的主题其实是一个成长电影,就是说胡八一他如何从一个男孩的心态变到一个男人心态的过程,他要跟他的过去道别,要去迎接他新的未来。
我做《风声》的时候,小说是有一个结局的,结局如何是那个类型的重中之重,到底谁是老鬼,我们在做电影的时候得把这个答案给避开,因为看过小说的读者都知道谁是老鬼,如果到电影里头还是一样的人是老鬼的话,这个事情就变得没意思和乐趣了,改编《鬼吹灯》我们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如果只是把原来的小说里的故事再拿来讲一遍,观众也会觉得没意思,重新看一遍的时候,对观众来讲有什么是新鲜的感受呢?我们基于这两点把故事重新做了调整,编了第九本的故事,故事里头主要的人物,保留着胡八一、Shirley杨、王凯旋他们之间的关系,电影里会提到另外一个重要角色丁思甜,她是从第五本《黄皮子坟》角色关系给提炼出来的,我们利用这个人物关系去重新编了一个新的故事。
解读《寻龙诀》创作主题与人物角色
故事一开始是一个续场,续场是发生在墓穴里头,接下来就到了80年代末的美国纽约街头,这是一个非常不寻常的盗墓电影的开场,给人感觉和盗墓没关系,但我们必须要这么干,因为我们不想再去走所谓的寻宝路线。我们要先回到角色情感去做挖掘,电影故事的三要素是:角色、角色、角色,其他结构、节奏、情节那都是次要的,只有把角色立住,观众才会无怨无悔、心甘情愿的跟着去走完这趟旅程,如果角色不立起来的话,那这个事情就没得谈了,观众会不断较劲逻辑是否合理,会不断的找各种情节上的漏洞,这样事情就很难办了。故事发生在纽约,等于面临什么呢?这是胡八一和Shirley杨他们展开新生活的一个关口,到底要不要往前走?要不要在美国定居下来?要不要结婚成立家庭?
胡八一的年纪设定大概是三十五、六岁,这个年纪是在一个人生关口,面临着是跟着哥们继续一块疯狂、肆意青春,还是要去面对人生当中的问题,开始扛起责任的选择。电影一开始胡八一就站在这个关口。所有他以前跟王凯旋做的冒险、探墓的过程就是年轻的时候跟哥们喝大酒、飞车、跟女孩乱搞的过程。我们是拿盗墓这个事情,去比对青春的年少轻狂,然后今天他站在那个关口,所有的这些事情都干过了,而且干的很牛逼,那现在往下是要继续这么干,还是要开始进入所谓人生正规?胡八一在这个关口上面他犹豫不定,这时候初恋情人丁思甜又出现了,所以说,王凯旋义无反顾的回去找丁思甜,是他放不下年轻时候的疯狂岁月。对于胡八一来说他就比较犹豫,因为他有一个未来,Shirley杨在等着他,他站在那个当口左右摇摆,所以他回去不管是找王凯旋也好,或者是找丁思甜也好,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整个故事的动能所在。
胡八一,8月1号出生,他是狮子座加上双子座的性格,相当有自信但是也不停的变换摇摆,很多事情都会不断的思虑和考虑。Shirley杨她比较是土相星座,可能是摩羯或者金牛,她会更实际的去考量生活应该怎么去进行,是不是要结婚,是不是要有家庭。王凯旋是典型的双鱼,他一腔热血,而且对年少岁月的眷恋比胡八一更强烈,在美国大家都过的不如意,所以一有机会他就想回去。刘晓庆在这个戏里人物方面是绝对的反派,给了我们主角很多关卡和障碍,我们也尽量让她这个角色丰厚,不要单一、毫无理由的去做作恶,电影最后也可以看到她为什么会去做这件事情,是因为她有自身的需求,她希望解决身体的问题,所以有了一串联这种行为和动作。但其实这个故事里头最大的反派还不是刘晓庆,她只是作为人类你可以看到反派,其实最大的反派是整个墓穴地宫。地宫的每一道机关其实都是反派,这个探险是一场生者与死者的较量,一千多年前辽国公主她就想到有一天会有人进来这个墓穴,也想好了要给出什么样的威胁。所以当胡八一进来的时候,就遭遇到了种种关卡,其实最大的反派是这个地宫,这是盗墓电影跟其他探险类型比较不一样的地方。
改编的工作流程与工作架构安排
故事一开始是一个续场,续场是发生在墓穴里头,接下来就到了80年代末的美国纽约街头,这是一个非常不寻常的盗墓电影的开场,给人感觉和盗墓没关系,但我们必须要这么干,因为我们不想再去走所谓的寻宝路线。我们要先回到角色情感去做挖掘,电影故事的三要素是:角色、角色、角色,其他结构、节奏、情节那都是次要的,只有把角色立住,观众才会无怨无悔、心甘情愿的跟着去走完这趟旅程,如果角色不立起来的话,那这个事情就没得谈了,观众会不断较劲逻辑是否合理,会不断的找各种情节上的漏洞,这样事情就很难办了。故事发生在纽约,等于面临什么呢?这是胡八一和Shirley杨他们展开新生活的一个关口,到底要不要往前走?要不要在美国定居下来?要不要结婚成立家庭?
胡八一的年纪设定大概是三十五、六岁,这个年纪是在一个人生关口,面临着是跟哥们继续一块疯狂、肆意青春,还是要去面对人生当中的问题,开始扛起责任的选择。所有他以前跟王凯旋做的冒险、探墓的过程就是年轻的时候跟哥们喝大酒、飞车、跟女孩乱搞的过程。我们是拿盗墓这个事情,去比对青春的年少轻狂,然后今天他站在那个关口,所有的这些事情都干过了,而且干的很牛逼,那现在往下是要继续这么干,还是要开始进入所谓人生正规?胡八一在这个关口上面他犹豫不定,这时候初恋情人丁思甜又出现了,所以说,王凯旋义无反顾的回去找丁思甜,是因为他放不下年轻时候的疯狂岁月。对于胡八一来说他就比较犹豫,因为他有一个未来,Shirley杨在等着他,他站在那个当口左右摇摆,所以他回去不管是找王凯旋也好,找丁思甜也好,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整个故事的动能所在。
胡八一,8月1号出生,他是狮子座加上双子座的性格,相当有自信但是也不停的变换摇摆,很多事情都会不断的思虑和考衡。Shirley杨她比较是土相星座,可能是摩羯或者金牛,她会更实际的去考量生活应该怎么去进行,是不是要结婚,是不是要有家庭。王凯旋是典型的双鱼,他一腔热血,而且对年少岁月的眷恋比胡八一更强烈,在美国大家都过的不如意,所以一有机会他就想回去。刘晓庆在这个戏里人物方面是绝对的反派,给了我们主角很多关卡和障碍,我们也尽量让她这个角色丰厚,不要单一、毫无理由的去做作恶,电影最后也可以看到她为什么会去做这件事情,是因为她有自身的需求,她希望解决身体的问题,所以有了一串联这种行为和动作。但其实这个故事里头最大的反派还不是刘晓庆,她只是作为人类你可以看到的反派,其实最大的反派是整个墓穴地宫。地宫的每一道机关其实都是反派,这个探险是一场生者与死者的较量,一千多年前辽国公主她就想到有一天会有人进来这个墓穴,也想好了要给出什么样的威胁。所以当胡八一进来的时候,就遭遇到了种种关卡,其实最大的反派是这个地宫,这是盗墓电影跟其他探险类型比较不一样的地方。
为什么选择“盗墓探险”类型?类型片的改编重点是什么?
第一,类型不一样,《蜘蛛侠》《蝙蝠侠》等等都是超级英雄类,即使我们想要给胡八一更多的能力,也必须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中给,即使他会使鞭,可以用他身上的武器去跟反派对抗,但是他可能没办法上天下海、飞天遁地。这是他这个角色给他的限制,胡八一是一个正常的人,不是超人。第二,华语片未来一定要往更商业更类型路上走,但是我们今天要去拍一个科幻片,比如说我们讲《星际穿越》,华语片拍不了,这不单单是技术方面的问题,而是文化土壤的问题。在电影里看到一艘美国的飞船飞过去,会感觉这个东西太正常了,但是看到中国的飞船,直接飞过去,这个事儿可能吗?有时候不是我们电影人没准备好,而是观众还没准备好去接受这样一个类型电影,等到观众越来越成熟的时候,会有更多的类型出现,这是肯定的,但是在这个阶段,为什么选择一个盗墓电影花三四年的时间,把它拍出来呢?重点在盗墓这个事情,是在我们生活经验中的,可能自己没有去盗过墓,但是肯定看过这些盗墓的小说,听过盗墓的故事,这个东西是在我们文化土壤里面的,所以今天要做一部盗墓的大电影的时候观众就很容易接受。为什么《煎饼侠》他不会去拍一个超人,而拍一个搞笑的超人?就是因为他认认真真拍一个超人的话,观众会出戏的,我们的观众还没准备好一个《蝙蝠侠》、《蜘蛛侠》出现在我们生活当中,但是一个拿蝙蝠侠或者蜘蛛侠来搞笑的超人出现在电影里头,我们相对容易接受,因为它是喜剧。
做商业片、做类型电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凝聚共识,我写《狄仁杰》的时候,我前后写了400多稿,就是我在不断凝聚导演徐克跟监制陈国富的意见,到了《鬼吹灯》要融合的元素就更多了,除了导演监制之外还有原作者,天下霸唱在整个创作过程当中参与蛮深的,我们的想法有时候不一样,他很在意胡八一结不结婚这件事情,对他来讲胡八一是不能结婚的,因为这是对于他自己创造出来的角色一种执念也好,他坚持的想法。对我来说,这个事情没什么不可能的,所以这个东西也必须做调整,美术也是一个例子,他从视觉化角度上面,回推剧情的时候,大家都得聊,不断的去沟通磨合冲撞,这是相当繁琐,又不得不然的一个过程,所以《鬼吹灯》到最后其实也写了几百稿,跟《狄仁杰》的状况差不多。
《寻龙诀》幕后专题也在上线中,从导演、编剧、美术、监制、摄影....最专业角度解读电影制作,干货连连,不要错过。 - 作者:《寻龙诀》美国拍摄部分制片、惊迷影视联合创始人何帆
12月18日《寻龙诀》纽约上映的当天,曾经在《寻龙诀》纽约拍摄剧组的电影人们又聚在了一起,来自十几个国家的剧组成员们饶有兴致的观看了影片,为这部一起奋战过的中国电影欢呼喝彩!
《寻龙诀》的纽约戏份虽然不多,但是前前后后也准备了一年时间。作为美国拍摄部分的制片负责人,我非常幸运的能够参与其中,成为 2000多人中的其中一员,并协助《寻龙诀》主创团队和制片团队一起将纽约的拍摄变成可能。
在影片正在中美两地热映之际,我也和大家分享一下影片在美国制片过程中的故事,希望《寻龙诀》的海外制片经验,能为日后更多的中国电影海外拍摄提供借鉴。
纽约勘景及复景工作
2014年3月,我从《寻龙诀》制片主任尹铮那里得知,有一部电影会在纽约拍摄。因为我们之前有过合作,彼此建立了一定的信任,我也很乐意帮剧组解决一些美国拍摄实际的问题。于是,我开始了剧组的第一项工作,就是纽约当地的选景。
《寻龙诀》剧组非常专业的体现之一,就是在开拍前很久,已经把剧本中需要海外拍摄的场景做出了详细的清单,并且每个场景都有非常具体的氛围和环境元素要求,有的甚至有参考图。顺着这份清单的要求,惊迷影视外联制片组在纽约进行了第一轮的勘景。当时筛选出的场景比实拍的更多,不仅有在影片中呈现出来的唐人街窄巷、Shirley Yang的摄影工作室、布鲁克林大桥河边、酒吧等场景,还包括了美国机场、机舱、船坞、地铁站铁桥、人行通道、天台等之后弃用的场景。因为影片设定是发生在80年代的年代戏,我们需要尽量避免过于现代化的场景。
第一轮勘景中,我们把每个需要的场景,都做了至少三个选择并全方位拍照,及时传回国内。导演和主创团队根据场景的图片,再做出筛选,并将新的要求反馈至纽约。之后,我们再去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勘景。这样,来来回回将近一个月,主要场景的备选方案终于确定了下来。
勘景之后是主创复景。2014年6月,导演乌尔善、制片主任尹铮、导演助理张圆圆和摄影Jake Pollock组成复景小组一行赴美与我们会合,根据第一轮勘景中的候选方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复景工作。复景过程中,导演和摄影深入每个场景实地感受,观察场地本身和周边的元素,讨论可能的镜头设置和人物动作,然后从每个场景的备选方案中挑选出最中意的一个和后备选择。复景工作结束后,布鲁克林桥和曼哈顿桥中段的东河岸边、布鲁克林的一个摄影棚、唐人街窄巷以及一个带台球桌的复古酒吧这几个主要场景确定了下来。《寻龙诀》纽约拍摄的场景确定的非常早,基于此我们就可以进行租金谈判、拍摄限制的咨询以及拍摄许可的申请工作,这为纽约的制片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场地工作后来又有波折出现,请大家不要走开,我们先说其它内容,在下文中我们再做详解。
PS小趣闻:复景过程中,Shirley Yang的工作室场景有两个主要备选方案,其中一个导演去看时,正刚刚开始在搭建一部美国电影的主要场景。这部美国电影就是罗伯特·德尼罗和安妮·海瑟薇主演的《实习生》,附上照片大家感受下。
签证
6月的复景工作结束后,导演返回北京进行中国戏份开机的准备工作,而纽约剧组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给中国剧组成员办理签证,确保大部队能够在拍摄完中国戏份之后顺利抵达美国。剧组的原计划是11月拍完中国戏份后马上赴美,在纽约的冬天到来之前结束全部拍摄。
这里科普一下,外国剧组来美国进行电影拍摄的唯一合法签证是O签,而这种签证因为申请时间较长(长达三个月以上),准备资料较多,而且需要工会和移民局的双重审核,难度也比旅游签和商务签要高很多。《寻龙诀》剧组人数众多,时间又紧,无疑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
和制片主任进行了调查和斟酌后,我们选择了一家位于洛杉矶,在办理剧组签证上颇有经验的律师事务所来进行签证事务的合作。我也专程飞赴洛杉矶和律师事务所负责人面谈。在详细的咨询和商讨后,我们确定了“一个O1挂带多个O2”的策略来进行申请。签证申请过程中的事务无比繁琐,比如作为O1申请人,必须尽可能多的将获得过的奖项、媒体报道以及从业简历进行客观呈现;而O2作为O1的附属工作人员,必须拿出有力材料证明,自己在所从事岗位上的专业性以及与导演的过往合作经历。中间涉及极多的资料搜集整理、翻译和公正的工作,一步做不好会直接影响下一步的执行,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
如果剧组按照原计划2014年11月抵美,大部队的签证办理其实时间是很紧的。不过由于国内拍摄部分时间上的调整,意外给签证工作增加了几个月的时间。最终,导演、主创和剧组核心工作人员的签证问题在2015年初有惊无险的解决了。
PS小贴士:在美学习电影的留学生,留在美国做电影的最理想签证也是O签。但因为此签证要求很高,OPT期间再进行准备往往来不及。在美学电影的同学们,可以在读书时就尽量多参与一些项目,且有侧重的从事一类职位,然后Shoot as many films as you can.
美国剧组人员挑选和剧组搭建
时间推移到2014年底,我们一边准备签证,一边开始了《寻龙诀》美国剧组的人员挑选工作。我和美国拍摄部分的制片主任何贝怡都认为,需要挑选在纽约最专业的本地工作人员进组,用美国成熟的制作方式和专业的工作人员来确保《寻龙诀》的拍摄质量。我们顺着这个思路,在纽约本地挑选了一轮制片,最后,选择了之前有过合作的制片人Anthony, 然后是Ricardo,四个人组成了《寻龙诀》的美国核心制片团队。
接下来,就是一系列紧锣密鼓的剧组成员挑选和面试,包括统筹、外联、选角、副导演、美术、掌机、灯光、器械、 服装、化妆、梳妆、交通、后勤、司机、翻译、武指、特效等等。整个剧组搭建过程历时近三个月,直到开机时,4个人的团队已经扩充到了近200人,其中华人只占1/5左右,剩下的是纽约电影行业中各族裔的专业电影人。组建团队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时常有变化或者惊喜,但是,总的来说,我们在各个岗位上,都挑选到了相对合适的人选,也积累了许多跨地域跨文化剧组搭建和沟通的经验,这里举两个例子。
以美术组的搭建为例,因为《寻龙诀》美术指导郝艺非常有经验,一开始我们觉得只需要在美国找一个美术,带着团队执行出国内美术指导的想法就行。挑选美术时,正巧碰到国内部分已经拍完,剧组许多人都去度假了,和国内美术指导的沟通也没有很及时。等找到了一位年轻的美国美术,开始为美国部分的美术做准备和沟通工作,我们才发现事情和我们想象的有偏差。因为国内的美术团队并不了解80年代的纽约是什么样子,需要美国的美术团队提供更有建设性的一系列方案,这就给美国的美术提出了比之前高出许多的要求。最后,我们果断换掉了已经进组工作了一段时间的美术,重新找人。
服装道具间
第二个是灯光团队,因为《寻龙诀》的拍摄的灯光相对功率较大,最大达到18K镝灯,需要寻找有大组经验,懂得操作大型灯光设备灯光师,而美国的工会制度导致大部分有大组经验的灯光师都已经在工会里了,剧组花了许多时间在非工会灯光师里寻找合格的灯光。最后,等主要灯光团队终于顺利招募到。因为场地转场的时间要求,一个灯光团队无法同时兼顾现场和转场后的布光,我们在拍摄过程中不得不紧急雇佣了第二组灯光团队来做转场后的提前布光(Pre-rigging),这也导致了一些手忙脚乱和预算增加,如果提前做妥善的安排,其实可以在效率和预算控制上做的更完善。
PS小贴士:美国电影行业工会和非工会泾渭分明,在一个剧组开始搭建的时候,制片人需要准确的知道这个电影项目是要走工会还是非工会,两者在线下制作成本上相差甚远,在雇佣组员上的选择也是很少交叉。虽然非工会制作有成本的优势,但是如果影片制作规模超过一定程度,就很难将制作维持在非工会,势力强大的工会会想各种办法把电影项目变成工会级别的制作,因为一开始的方向就非常明确,预算也控制得当,拍摄时间也相对较短,《寻龙诀》在纽约的拍摄维持在了非工会的制作。
场地危机
接着前面的内容,说下场地的波折和变化。虽然在开机前很久就已经定下了纽约拍摄场地,但随着国内拍摄时间的推移,美国部分的开机时间变得飘忽不定。到了2014年11月,看国内的拍摄进度,《寻龙诀》美国部分的开机时间很有可能会变成1月,而寒冷的纽约1月实在不适合拍摄,所以制片主任和我商量把拍摄挪到旧金山的可能性。彼时我正在洛杉矶参加AFM美国电影市场,听闻此事,便从洛杉矶AFM现场直接驱车600公里前往旧金山,从零开始了旧金山的选景工作。
在旧金山呆了一个多星期,我和一位旧金山当地的电影人朋友,每天从早到晚,去旧金山一切可能符合条件的窄巷、海边、码头和摄影棚实地勘查,然后每天晚上把照片和全景视频发回国内。我们买了一张地图,每踩一个地方,就划上一个叉,一直到旧金山地图划满了叉,实在找不到可以去的巷子和海边了才结束工作。同时,我们还去旧金山电影局提前沟通拍摄许可事宜,以及了解当地的器材、交通租赁以及电影人资源,以及和签证律师就可能产生的拍摄城市变化,做签证申请材料上的调整。
结束旧金山勘景之后,我沿着一号公路返回洛杉矶。这里允许我抒一下情,在深夜的一号公路,当整个世界一片黑暗,只有漫天的星空和脚底的悬崖和水声时,让人觉得似乎整个人类社会都是不存在的,而你需要相信一些东西,才能让你坚持的走下去,走到有光的地方。
回到洛杉矶,还去了20世纪福克斯厂区里一个搭出来的纽约街区进行了勘景,考虑在洛杉矶拍纽约街景的可能性。有点惊叹好莱坞对纽约的热爱,几十年了,这个楼房、街区、巷子、店铺俱全的纽约景就搭在那里,有片子的时候拍一下,没有的时候就荒在那里。
福克斯厂区搭建的纽约街景
然而,旧金山和洛杉矶的勘景都没有用上,导演还是喜欢纽约独特的气质,无论是精致的旧金山,还是好莱坞片场里虚构出来的纽约,都不符合这部《寻龙诀》。剧组还是计划仍然在纽约拍摄,时间也终于定到了2015年3月。
PS拍摄许可小贴士:美国各个城市一般有专门负责拍摄许可发放的部门,拍摄前一般需要提前至少4天以上进行许可的申请,提交的内容会包括详细的拍摄时间,拍摄内容,停车街区,交通管制和火警需求等,如果拍摄复杂,最好再提前一些时间安排和部门开会。一般中国剧组会不太习惯提前很久确定详细的每天拍摄内容,这点就需要有意识的和美国制片沟通情况,提前做好准备。
两个月的倒计时
从西海岸回到纽约后,随着剧组搭建工作的正式展开和剧组成员的不断进入,2015年也悄然来到。按照计划,从3月1日起,《寻龙诀》国内剧组会陆续抵达纽约,美国也正式开始了国内剧组抵达前两个月的倒计时准备工作。
这个阶段的海外制片工作的特点是,各部门开始准备齐备,从单线程的工作开始平行展开成多线程,制片、外联、美术、选角、摄影、灯光、服装、化妆、声音、动作等部门都开始成型。然而因为国内对应的各部门还远在大洋彼岸,各部门都还没有见过面,联系和互动还没完全建立起来,许多工作的布置和汇报还得依靠制片组来完成。这也是《寻龙诀》美方制片组面临挑战最大的时期。想象一下每天有来自国内各个部门的专业工作指令,经由我们变成英文的工作布置传达到美国组的各部门,各部门完成后再经由我们变成中文的汇报返回给国内的各部门。许多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任务,任何一个理解或传达的偏差都会导致人力、时间和金钱的耗费,还会影响剧组的士气和中美双方剧组的信任关系。
这里举两个部门跨境协同工作的例子,第一个是选角。《寻龙诀》在美国部分的角色,虽然没有戏份很吃重的,但人数达到了20多个。根据80年代纽约街头的设计,导演和选角导演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角色需求清单,然后纽约的选角导演Wayne Chang根据这份清单,召集每个角色他觉得适合的演员,组织安排了两次试戏。试戏的过程中,根据每个角色的表演需求,进行适当的发挥和延展。比方影片开头有一场戏里黄渤、陈坤在巷子摆摊,有个便衣移民局探员的角色需要一名黑人女性,只有两三句台词,这个过程太短不太能够试的出来水准,选角导演和应征演员进行对戏,把整个场景和应征演员进行延长,让演员的表演特质和反应能力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并且给出不同方向的表演指导意见,让演员能够在几次表演中演出不同的感觉,考验演员可塑性的同时,也是为万里之外导演提供多方面了解演员能力的渠道。视频传回国内后,美国戏份的演员就开始逐步确定下来,总体还算顺利。但是做的不到位的地方是,因为服装定妆方面的沟通较晚,美国的选角组没有预先准备,引起了之后服装组和演员时间配合上的一些麻烦,其实都如果沟通清楚都可以避免。
第二个是摄影部门,《寻龙诀》摄影师是美国人,而且中文非常好。当时我们最需要摄影提供的是详细的器材清单,以及需要他审核我们为他挑选的掌机及灯光师等人选,这样一来,制片可以根据器材清单制定精确预算,美国的摄影组、灯光组和器械组也可以开始在各部门负责人确定后开始招人和搭建了。但是不巧的是,因为国内戏份拍摄时间的调整,纽约拍摄部分和国内拍摄部分中间隔了一个春节,在美国部分开始最后筹备工作时,摄影在做另一项工作,这就给每天的沟通带来了极大难度。制片Anthony每天在邮件上穷追猛打,还学会了用微信和他沟通。后来才弄明白摄影自己在纽约工作过多年,已经有一些掌机的人选,随后我们及时调整策略,从他合作过的人选和推荐的人选中,挑选档期和报价合适的。确定美国这边的部门负责人后,各部门负责人再根据摄影师的器材清单,去各自挑选相应的摄影助理、灯光助理、器械助理等职务,很快完成了摄影组和灯光组的人员搭建工作。器材的准备工作因为涉及到报价、拍摄许可和运输,和制片组息息相关,《寻龙诀》纽约戏份用到的最大型的拍摄器材是50英尺的伸缩炮,而且要架设在高度不足20英尺的高架桥下操作,政府是否许可是个未知数,运输也是一个问题。因为摄影师的器材要求非常明确,制片组也得以在筹备过程中,解决了许可和运输的问题。
高架下的拍摄
总结看来,在这一阶段中,最重要的其实是充分的沟通和对彼此的信任,离着一个大洋和12小时的时差,两边对工作的要求和理解总会有偏差,各项工作充满着不确定性,这时,一份清楚的工作需求清单会将不确定性大大降低。而作为处于沟通协调核心的制片组,则也需要在其中穿针引线,协助每个部门建立跨越太平洋的信任。
最后冲刺-拍摄!
2015年3月1日,《寻龙诀》制片主任抵达纽约,在机场回酒店的路上,纽约还飘起了雪,就在这初春的严寒中,筹备数年的《寻龙诀》最后的戏份开始了冲刺。
这期间,第一件重要的事情是和纽约市长办公厅电影处的正式会议,因为《寻龙诀》年代戏+动作戏的要求,涉及到相当多的封街、交通管制、贴档交通布告牌的要求,也涉及许多邻里及商户关系的处理以及清路停车的安排。在正式会议之前,美方外联制片Ella已经做了许多提前沟通工作,中方剧组也根据之前反应的情况,对拍摄计划进行了优化调整,整个会议进行的十分顺利。有趣的是,市长办公厅电影处主任名字叫Dean(直译可以叫主任),也就是一个名叫主任的主任。这位主任开会时,看到中方制片主任、美方制片组、外联制片组、交通组、停车协管组齐刷刷到齐,也知道这次拍摄是正规而靠谱的,对主要拍摄需求进行了肯定批示后,还对我们开完笑的说:欢迎中国的汤姆·克鲁斯(陈坤)来纽约拍戏!
接着是国内美术组抵达纽约,进行美术和道具工作的检查和对接;服装组抵达,进行美国戏份服装的挑选;选角导演抵达,进行群众演员的检查和排练。接着是中方制片组、特效组、声音组、动作组、DIT组、剧照、纪录片组、导演组陆续抵达,美方第一副导演进组。这过程中,各技术部门的中美人员开始在专业翻译的协助下直接进行技术对接,制片组工作后撤,把专业的工作衔接工作交给各部门和导演组。随着工作逐步推进,导演组的第一副导演在中间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剧组开全组会,统筹各部门工作逐渐交给美方第一副导演Alan Chu和中方第一副导演孙晔来主持协调。有两方第一副导演的好处是,中方第一副导演已经非常熟悉国内拍摄的戏份,对影片内容熟悉程度以及和导演沟通上具有绝对优势,而美方第一副导演则通晓美国剧组现场规则,负责现场指挥调配。而制片主要专注在大的保障、资源协调、对预算的控制以及财务和会计工作。
随着主演抵达、开始试装和排练。剧组配套人员和设施也显著增加,剧组办公区也从最开始的一个房间扩展成了七个房间和三个大厅,车辆也从最开始的一辆扩展成了20辆之多。每天负责车辆协调的统筹不得不用多个助理来协调中美双方剧组往来于酒店、剧组办公室、道具库、片场等多个区域的交通后勤工作。
车辆管理墙
《寻龙诀》中美剧组集结合并起来后,对拍摄场地进行了技术复景。技术复景指各部门在开拍前,集体对拍摄场地进行的最后一轮的考查和沟通,以便互通有无,查漏补缺。技术复景过程中,导演和第一副导演,以及动作指导、特效指导也会对拍摄内容进行实地的推演编排,方便各部门统一步调。作为制片,我们也需要检查在实际拍摄安排下,是否所有涉及的表演区、机位、路牌、停车位等都有了许可,涉及到灯光部门的走电,后勤餐饮部门的摊位,以及片场和休息区之间的摆渡,都需要一再检查。技术复景结束后,是中美工作人员全组大会,第一副导演主持会议,结合技术复景情况,负责将全部的拍摄内容和时间安排用双语再和全组通报一遍,将必要的场地后勤注意事项做好说明和强调,至此,全剧组对每天的拍摄了然于心。
到了开拍前两天,大家开始紧张的做最后的准备,制片组做了详细的器材出库安排,来自于八家租赁店的摄影、灯光、器械、摇臂、发电机、卡车、房车、声音设备、片场桌椅、车位警示桩都要在这两天内出库完毕,并且要沟通协调各技术部门在场检查设备情况确保无误,并结合交通部门的装车和运输。
这里需要还提到一个可能国内甚少听闻的部门——停车协管部门,因为纽约寸土寸金,所有的路边停车位总是停的满满当当,为了拍戏的安排,必须在开拍前将申请下来的路边停车位上的车辆清走并将停车位保留下来,确保开拍当天,剧组车辆能够在距离片场最近的区域顺利停靠。而且《寻龙诀》是年代戏,除了剧组停车区域之外,表演区涉及的街道,也需要一并清理,以便拍摄时摆放年代道具车辆。几个场景算下来,我们需要清理的纽约街道达十余条之多。停车协管部门的工作方式是,在所有需要清理的街区贴上显眼的告示,告知车主一定时间必须挪走,然后一旦车主挪走,就用停车警示桩占住车位,如果到时间还未挪走,需要叫拖车把车拖走。对于占住的车位,还需要日夜守护避免还有车主冒失停进来。这一过程耗时耗力,容易扯皮而且日夜不断,需要停车协管部门以极大的耐心在一两天之内完成全部清理工作,而且需要在拍摄的时间内日夜守护和巡逻保住剧组车位。《寻龙诀》纽约的停车协管Richard是个相当厉害的角色,非常出色的完成了任务,拍摄过程中还正值他的生日,剧组一起为他庆生。
停车协管部门清理后的街道
2015年3月24日早晨6:00,30多辆剧组车辆以及200余人的中美剧组人员在拍摄现场集结完毕,《寻龙诀》纽约戏份的拍摄剧组正式在曼哈顿东河边开机!没有开镜拜神仪式,在美国我们用第一副导演组织的全组安全会议作为开场。而作为制片,其实80%的工作已经在开机前做完,接下的几天,协助导演来做拍摄现场运转的就主要交给第一第二副导演了。因为美国工作人员有严格的拍摄时间规定,非工会剧组每天拍摄时间控制在12小时,否则就要计算超时费用,《寻龙诀》导演乌尔善、监制陈国富以超高的专业度,按照美国的规范,每一天,都没有超时哪怕一分钟,这让美国的工作人员也非常敬佩中国导演的专业和现场把控能力。
拍摄现场
7天的拍摄中,《寻龙诀》纽约剧组里,围绕在来自中国的主创和核心团队周围,除了大量的美国电影人之外,还有来自意大利和葡萄牙的制片、来自美国和韩国的掌机和摄影助理、来自菲律宾和印度的美术师、来自芬兰、泰国、法国的外联、来自韩国和墨西哥的动作指导、来自台湾的选角导演….得益于纽约本身电影从业人员的多元化和开放性,这个国籍背景超复杂的剧组用英语、中文、韩语紧密沟通、齐心协力,跑完了这部工业化制作的中国电影《寻龙诀》拍摄的最后一程。
纽约拍摄部分工作人员
纽约的拍摄很顺利的结束了,剧组成员彼此拥抱、握手告别,《寻龙诀》美国团队又从200人缩减到了4人。在中国大部队陆续返回北京的过程中,是我送摄影师去肯尼迪机场。在车上,一向严肃的摄影师突然用中文对我说“那天要结束窄巷的戏份赶往河边拍摄最后一个空镜镜头,上车后看着夕阳照射的纽约片场,想到2年多的努力即将结束,眼泪就止不住的流下来。”我也很受感动,其实在这篇手记里,写出来的工作不到美国实际制片工作的1/10,而整个纽约的戏份,也只占《寻龙诀》全片戏份的1/10,更不论长达数年的小说改编、概念设计,融资和組盘,可想而知,这部中国电影的背后,凝聚的努力和心血是难以想象的。
12月18日,当《寻龙诀》片尾超过2000人的字幕滚动完毕,坐在纽约时代广场AMC剧院的纽约剧组成员们集体鼓掌,大家曾经的付出最终呈现在了银幕上,成了一部精彩的电影,然后永远的保留了下去,着实是一件令人激动的事情。而更让我觉得难得的是,因为制片主任、主创团队、各技术部门以及出品方万达影业对我们的信任,《寻龙诀》在美国的拍摄结下了一连串善缘,来自十几个国家的电影人们参与到纽约剧组中,在各个岗位上和中国电影人们紧密合作,出色完成了拍摄,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大家都期待着和中国电影的进一步合作。
希望今后的中国电影,也能越来越多的利用到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和制作资源,实现更大的超越!
郝艺,200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
曾担任广告美术7年,之后在《南京南京》、《无人区》、《刀见笑》、《画皮2》、《恶棍天使》等电影中担任美术指导,造型设计。
《寻龙诀》的视觉定位
其实在美术设计上有一个视觉的语言体系跟故事的语言体系匹配问题。风格是特别写实,还是选择给人一种体验感特别强的感觉,这需要整个视觉语言体系能够跟整个故事匹配上,所以前期和导演聊了很多风格上的问题。后来我们定下了思路和方向:我们想做一个商业片,是让人看着很过瘾的、有一定感官的刺激的,所以就想把地下墓室做的比较想象力丰富一些。但是这个想象力也都是有一定的现实考核,然后经过想象和加工。其实这个电影最重要的就是给观众呈现一个什么样的地下世界,我就问我如果给自己做一个墓地,会是什么样?我个人对冥界或者是人死之后去的那个世界觉得挺有意思的,并且观众对于“冥界”是有认识基础的,基本上所有的中国观众都会知道这些,当然直接出现18层地狱这个概念审片肯定是过不去的,但是可以比较隐讳的去做这个,所以电影里面出现的鬼门关、冥河,都是在隐约的给人有这种感觉。
欧美的电影比如像《霍比特人》什么的,他们的视觉体系基础都特别的扎实,视觉影像上的光影、构图,质感都是以古代欧洲油画基础演变而来,东方的国画比较讲究意境,刺激感没那么强。这个电影毕竟是中国人自己的电影,所以想一步一步去尝试这些东西。当有了这个冥界的体系之后,还能再有什么给人感受的东西?或者是电影的视觉核心点在哪儿?如果石头就是石头的话,可能没什么意思,对观众的刺激也没有很大。后来我们就想能不能在那个基础上加入一些像人体的这种东西,很简单呢隐讳的让人能够感觉到。如果度太大的话就会很恐怖,可能很多人无法接受,这也是一个辅助的因素在里面。
然后还有一个就是体系的问题,最早导演有找其他人做过一些概念设计,我后来看完之后觉得体系稍微有点乱。当时为了故事的丰富性,可能有什么机关、射箭、石球类似这样的,然后还有一些动物、怪兽,还有幻觉等等,我觉得一个电影能够把一个体系做好了,并且讲说明白了,就很不容易,体系过多的话很容易说不清楚,让人觉得混乱。虽然的电影的风格有想往飞了做,但是也不能胡搞,还得从人本身去想。一个墓室的主人,她不可能说又会养怪物又会做机关又会讲八卦,搞玄学,所以应该是有一样是比较主要的,然后其他匹配一点点,作为一个调剂品。所以就想围绕这个地宫的主人来做设计,那对于地宫主人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后来就想能不能把这种小玄学,这种幻觉的东西展现一些,所以就选择做了这个体系,把其他东西给削弱了一些。其实在好莱坞电影里面,比如说《金刚》,一个岛上有原始生物,大虫子,恐龙,大猩猩,但是们都是在一个体系里面,其他都是插科打诨的,加入一点点丰富性而已。所以当时也是这个原因考虑了一些,所以才会有最后呈现这个结果,所以每一关的发生问题的方式和这个解决方式,都是比如跟这些玄学、八卦什么这些,有一些关系的。
有了冥界这个想法之后,就是跟鬼门关之类的都可以有了。后来我想怎么能有一个支点,后来我想设计一个萨满,就是像那种看门人,一进那个地方就有一个支点和记忆点,而且这个东西他还不仅仅是一个摆设,他必须要跟故事能够联系得上,那这个地方等于又是视觉的支点,又是表演的支点。后来就想到那个铜徽,凑齐几个铜徽才能把机关打开,然后那个铜徽就在萨满的身体里头。
神女的墓地中心应该是什么样?这里首先有对她的膜拜,所以石壁上有雕神女的雕像。那她最伟大的神迹可能就是这个彼岸花的这个东西,所以用这些元素,来做一个她的墓地,像一个花瓣围绕在一起的一个墓。中间是像花蕊,当时想的是这么做,当然最后电影里面并没有完全展现。然后他是通过那个视觉把人的幻觉打开,设计的时候是有一道光穿过人的瞳孔,然后产生幻觉。所以当时,我们想把这个东西做的像瞳孔一样,其实瞳孔放的特别大之后,就是盘子的样子。
设计彼岸花的时候就在想这个故事的前史,这个东西为什么会叫彼岸花?为什么会崇拜这个东西?这个神女她怎么得到的神力?后来我们就想,它可能是一块陨石,然后这个陨石它可以把人的恐惧放大,让人感觉好像是能带你进入死亡世界,然后这个陨石可能长的像彼岸花。彼岸花这个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开在冥界的花,所以这个花的造型,像一个圆的盘子,里面的血丝特别像花瓣的形。神女可能得到了这个东西,让大家觉得她有神力,所以很多人膜拜她,彼岸花就是她的象征,所以墓地最后都做的像彼岸花的花形一样。
人物造型设计
胡八一首先他是一个什么人?我觉得胡八一最重要是一个特别不羁的人,也可以说有点玩世不恭,但是这样的人内心里往往反而有他特别刻骨铭心的那些事儿。所以首先我觉得他很不羁,在设计的过程中按照这个体制去匹配。他虽然是不羁,但是不能真正把他打造成一个捡破烂的。他本身还有其他固有的元素,参过军等等。那什么样的共产主义战士让人觉得帅、酷?让人特别崇拜!在我心里就是切格瓦拉的样子,我觉得我应该把陈坤做成那个样子,这个是我最早在脑子里浮现的两个,一个是切格瓦拉,还有一个不羁。陈坤他本身挺清秀的,但我觉得盗墓的人还是应该把男性的那个气质展现出来,这样能够让这个角色有一个新的形象去展现,我是觉得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儿,然后就开始设计
当然,所有的这些想法设计,有的时候还得去跟演员能够匹配得上才行。其实最早切格瓦拉他是短头发,然后试妆的时候陈坤头发是长发,都有准备给他剪了,后来我就想试试长头发的可能性,后来觉得长发反而更有感觉,所以就保留了他自己的头发。然后像他的皮衣,因为他跟Shirley杨是最正面的人物,很有力量,决断了很多的事情。所以他们的那个质感和那个造型我选择皮衣,并且这样能让人潜意识的感觉到这俩好像是一对的,这是潜意识的设计,给他们设计皮衣的时候,还是要分成两个方向,胡八一还是走那种一点点土范儿,但是不能过。我还得给他找一点点帅劲。
Shirley杨,因为毕竟是盗墓电影。观众对于电影也是有一种契约感的。就是观众来看这些演员盗墓,那一定要看到盗墓的人里面有一个人像安吉丽娜·朱莉演的《古墓丽影》那样的。如果电影里面所有的演员都没有观众潜意识里面认为的“盗墓电影里的形象”展现的话,他会觉得这个不是盗墓电影。比如说演员都很写实,全部设计成生活里面真实的穿着军大衣去盗墓,那观众会说这是一帮村炮在这儿刨坑呢。所以得有一个性感穿一个紧身裤、跨栏背心背心那种形象,因为Shirley杨以前也在军事学院学习过,所以也比较适合这个气质,所以在设计上就往美国军队范儿去做。当然在做的时候也是只能往这个方向做一点点,如果做的太过强烈,那这三人组又不成立了。所以其实在设计的过程中,就是在衡量,
Shirley杨就是比较标准的一个盗墓电影里的那种女强人,很牛逼人物的那种感觉。
然后王凯旋其实他主要担负起一些喜剧的元素,而且他的“质感”跟其他两个人还挺不一样的,所以他可以再土范儿一点,可以有那种比较乱七八糟的那种感觉,他的质感就是帆布,他跟那两个人是可以分开的。
大金牙因为他也是一个喜剧人物,在前期的时候我也去了潘家园看了那些倒腾古董的人,他们有的时候就是随便戴一个什么清朝的帽子,胡子邋遢,有的跟老道似的。我就想把那种假劲给他包装起来,弄的衣冠楚楚。穿个龙袍,然后外面套个西服,然后他身上从头到尾戴个扳指,弄个小放大镜,小手电什么的,全是蒙人的一些家伙事,把这些元素的东西给他夸张一些。
刘晓庆那个角色设计元素其实特别多,这个角色包含的内容太多,她是一个四川什么村里的一个人,去了日本,然后病了,然后又去了好多国家。如果真的在她身上把这些东西都展现了出来还挺难的。实打实的全部展现这个人就四不像了,所以当时设计的很麻烦。一开始我们做了特别夸张的设计。头发是黄的,穿的说不出来是怎么回事儿,后来想半天,我觉得这个角色应该都特别暗,应该给她一个浅色系,白色的那种东西去处理,然后到了后期那种白反而脏了,这样这个人的悲剧感会更强烈。从开始一个光鲜的、属于高大上的一个人,跟一帮屌丝进了地下,然后成了那个样子,所以后来就都给她极简化的处理。
因为小说里有写了这些,你要是不给观众去做的话,那肯定书迷肯定不愿意。而且主人公他们也需要使用一些工具,当然不能说需要工兵铲就真的拿一个铲子,这样跟整体的风格不配套,整体风格是有一点点的假,但是芯很写实,只是设计上有一点点修饰,这个风格要渗透到每一个环节,道具、场景、造型,每一样都要渗透到,这样整个的风格感受才会更完整。不会出现让观众觉得很跳。
因为我个人其实挺喜欢中期朋克,但是电影不能走那么狠,所以都稍微走一点,避开特别土范儿的那种东西。当初设计的时候他们每一样这个道具的由来,其实也都想了,这些肯定得通过他身边的工具改造,罗盘其实就是用打仗的指南针改的罗盘,小说里面胡八一是神枪手,所以那个飞虎爪上的棍是枪上的望远镜,用那个改成的飞虎爪,王凯旋,一开始是拿了把铲子,是用工兵铲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