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窗》摄影指导详解幕后创作 | 重温经典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1954年的悬疑惊悚片《后窗》是这位导演最精湛、最经久不衰的电影作品之一。事实上,1983年该片在伦敦重新上映时,许多英国影评人都认为它是当年的最佳影片。该片拥有一流的演员阵容,给观众带来了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希区柯克和他才华横溢的制作团队在影片制作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独特的挑战。
1953 年夏天,当时希区柯克在MCA(译者注:成立于1924年的美国经纪公司,后来收购了环球影业)的经纪人刘·瓦瑟曼与派拉蒙电影公司签订了一份合约,让希区柯克总共拍摄九部电影(结果他只拍摄了六部)。这份不寻常的合同规定,其中五部影片的版权在首次发行八年后归希区柯克所有。《后窗》是希区柯克根据派拉蒙合同拍摄的第一部影片,也是他真正拥有版权的影片之一,其他几部影片是《怪尸案》《擒凶记》(希区柯克于1956年翻拍其1934年的英国作品)《迷魂记》和《惊魂记》。
希区柯克在华纳兄弟公司拍摄《电话谋杀案》期间,一直在筹划《后窗》。他获得了悬疑小说作家康奈尔·伍尔里奇在1942年用笔名威廉·爱尔兰斯创作的短篇小说的电影版权。故事讲述的是一个被关在房间里的残疾人偷窥邻居并目睹了一起谋杀案。最后,凶手试图从院子对面射杀残疾人。然而,残疾人在最后关头抓住了贝多芬的半身雕像并将其作为盾牌,成功地保护了自己。
在MCA公司经纪人的建议下,希区柯克聘请了一位30多岁的编剧约翰·迈克尔·海耶斯来撰写剧本。海耶斯在这部影片中的酬劳为15000美元,他曾为广播电台撰写喜剧和悬疑剧剧本,他的能力是对希区柯克的完美补充,他能够提供有力、可信的人物形象和诙谐、精致的对白。海耶斯随后担任了希区柯克接下来三部影片的编剧--《捉贼记》《怪尸案》和《擒凶记》。
《后窗》编剧约翰·迈克尔·海耶斯(右)
海耶斯的第一项任务是为《后窗》起草剧本,他显然以高超的技巧完成了这项任务。詹姆斯·斯图尔特就是根据这个剧本接受了影片的主演角色,并同意放弃片酬,从影片利润中提成。
海耶斯在起草完剧本之后,便开始了剧本创作。故事讲述了杂志摄影师杰弗里斯在一次工作事故中摔断了左腿,只得在家坐着轮椅静养。为了打发时间,他开始监视邻居。渐渐地,他怀疑其中一位名叫拉尔斯·托瓦尔德的珠宝推销员杀害了他的妻子,然后肢解了她的尸体,并将其遗体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杰弗里斯把他的怀疑告诉了他的女友丽莎·卡罗尔·弗里蒙特,女友最终相信了他。他们一起试图说服杰弗里斯的战友托马斯-J-多伊尔(现为纽约市警探),让他相信发生了一起罪案,但多伊尔对此非常怀疑。最终,杰弗里斯的怀疑得到了证实。托瓦尔德发现自己被人监视后,闯入杰弗里斯的公寓,并在随后的搏斗中将杰弗里斯从窗户推到了楼下的院子里,影片至此推向高潮。结果,杰弗里斯摔断了另一条腿,再次被困在公寓里,只是这次他的两条腿都打上了石膏。
詹姆斯·斯图尔特饰演杰弗里斯
詹姆斯·斯图尔特饰演杰弗里斯,这是他第二次出演希区柯克的电影,第一次是五年前在华纳兄弟公司拍摄的《绳索》。之后,斯图尔特又出演了两部希区柯克的电影《擒凶记》和《迷魂记》,后者被许多希区柯克爱好者视为他的终极杰作。
对于丽莎·卡罗尔·弗里蒙特这个角色,希区柯克选择了格蕾丝·凯利,她曾出演过希区柯克的前一部电影《电话谋杀案》。在拍摄该片时,希区柯克曾与格蕾丝·凯利讨论过《后窗》,但并未提及由她主演。因此,1953年10月当她在纽约接到电话,通知她希区柯克将在洛杉矶等她,让她为《后窗》试装,这让她有些惊讶。与此同时,凯利刚刚接到了伊利亚·卡赞的邀约,让她与马龙·白兰度在《码头风云》中对戏,该片将在纽约拍摄,也更符合她的计划。然而,《后窗》中丽莎一角吸引了她,再次与希区柯克合作的机会也吸引了她,因此她很快决定接受这个角色。(爱娃·玛丽·森特最终接演了格蕾丝·凯利在《码头风云》中的角色,并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
格蕾丝·凯莉饰演丽莎·卡罗尔·弗里蒙特
影片的选角工作于1953年11月完成。推销员Lars Thorwald一角由雷蒙德·布尔扮演,侦探Doyle一角由温戴尔-柯瑞扮演。塞尔玛·瑞特饰演机智、世故的保险公司护士Stella。其他演员还包括Kathryn Grandstaff和Ross Bagdasarian,前者饰演凯瑟琳-格兰特Kathryn Grant,后来成为Bing Crosby的妻子;后者饰演一名苦苦挣扎的作曲家,后来因《鼠来宝》的成功而走红。
随着《后窗》的拍摄,助理导演赫伯特·科尔曼开始了他与希区柯克成功而富有创造性的合作。雷·米兰德在《电话谋杀案》的拍摄过程中将科尔曼介绍给了希区柯克。电影剪辑师乔治·托马西尼也首次加入了希区柯克的常规制作团队。此外,奥斯卡获奖服装设计师伊迪丝·海德在与希区柯克中断合作约九年后(1946年,他们曾在《美人计》中合作过),再次与希区柯克合作,这将是他们在接下来 22年中合作的10部影片中的第一部,其中包括希区柯克的最后一部影片《大巧局》。
詹姆斯·斯图尔特和摄影师比尔·舒尔在拍摄间隙
摄影指导是罗伯特·伯克斯,他已经是希区柯克制作团队的固定成员,在此之前他曾与希区柯克合作拍摄了三部电影--《火车怪客》《忏情记》和《电话谋杀案》。在希区柯克的下一部作品《捉贼记》中,伯克斯以其令人惊叹的彩色宽银幕摄影技术获得了奥斯卡奖。
伯克斯在《后窗》中的摄影助理是伦纳德·索斯(Leonard South,曾任美国摄影师协会主席),到1953年,他已经是希区柯克制作团队中的长期成员。索斯与希区柯克的合作始于1946年的《凄艳断肠花》,并在1976年希区柯克的最后一部作品《大巧局》中担任摄影指导。
左起: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斯图尔特(Stewart)、舒尔(Schurr)和罗伯特-伯克斯(Robert Burks),在公寓片场。
《后窗》采用伊士曼彩色底片拍摄,并以派拉蒙公司的非变形 "裁剪 "宽银幕处理方式取景放映,画幅比为1.66:1。
拍摄《后窗》所面临的技术挑战是巨大的,主要是因为几乎所有庭院内和庭院外的活动镜头都需要描绘斯图尔特用肉眼或借助望远镜或长焦摄像机镜头观察到的场景。大部分镜头都需要在没有对白的情况下,精确定位小物体和/或传达在距离斯图尔特公寓 40 至80 英尺的地方发生的重要行动。
此外,布景有70个开口(窗户、门等),而从斯图尔特的窗户看到的每间公寓都必须打光,就好像它是一个独立的布景,而不仅仅是为了达到效果。此外,整个布景白天和夜晚都需要打光。
不言而喻,这个复杂场景的装配和照明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在当时是派拉蒙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电气工程;在某一时刻,片场几乎所有的照明设备都在拍摄中使用。事实上,在拍摄开始时,许多照明设备产生的热量足以启动摄影棚的自动洒水系统,为了让拍摄继续进行,必须切断该系统。
J. MacMillan Johnson 绘制的制作插图显示了庭院布景中计划使用的日夜灯光。
由于灯光工程的规模,决定提前照亮整个场景,因为传统的照明方式需要超过100天的拍摄时间。正如伯克斯对《美国电影摄影师》(1954年2月)所说的那样:“我在开拍前10天就进入了摄影棚。我们使用一个骨干团队,为31间公寓中的每一间进行白天和夜晚的预照明,并为庭院的外部提供所需的双重照明。一个遥控开关控制着每间公寓的灯。在舞台上,我们有一个开关装置,看起来就像有史以来最大的管风琴的控制台!”
在预设照明阶段之后,准备了一张大图表,详细说明了布景照明计划,并标明了特定照明方案需要启动哪些开关。虽然为了配合特定的动作,需要不断地调整灯光,但总体而言,预设灯光项目节省了大量的拍摄时间,例如,将布景灯光从夜晚切换到白天,只需 45 分钟左右即可完成。
伯克斯在布景照明方面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在拍摄白天各个公寓内发生的动作时,必须使公寓内的灯光看起来尽可能自然。之前的尝试并不成功,因为公寓的灯光看起来就像夜晚的商店橱窗。因此,伯克斯必须实现照明平衡,既要避免出现 "商店橱窗 "的效果,又要提供足够的光线,使公寓内的活动从庭院对面也能看到。
从斯图尔特的有利位置穿过庭院可以看到凶手房间的内部灯光
这个房间(圆圈里的)在图片的大部分地方都是一样的
与白天公寓照明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无论演员在公寓中的位置如何,都必须将所需的光照强度保持在同一水平。为了防止任何演员在靠近公寓窗户时被庭院的日间照明 "灼伤",伯克斯在照明装置下方放置了渐变的遮光板,当演员走向窗户时,这些遮光板会逐渐扩散公寓照明。
在实际拍摄过程中,最大的技术挑战是如何拍摄庭院中的动作,使拍摄出来的画面与斯图尔特借助装有长焦镜头的反光相机观察到的画面完全吻合。这些主观镜头要求清晰度高,景深足够。
斯图尔特看到杀人推销员从妻子的钱包中取出结婚戒指,这是一个典型的场景,这些要求至关重要。伯克斯面临的挑战是要清楚地显示出斯图尔特在大约 70 英尺外观察到的被取走的物品是一枚结婚戒指。起初,伯克斯将摄像机放在斯图尔特的公寓里,并安装了一个 10 英寸的强力长焦镜头。为了缩小镜头以获得清晰度和景深,他还使用了高水平的照明(1,600英尺烛光),曝光设置为 f/5.6。然而,在这些条件下获得的清晰度并不足以清楚地显示出该物体是一枚婚戒。最终,伯克斯通过将摄像机移到庭院上方的吊杆上,并使用六英寸镜头,将曝光设置为 f/5.6,成功地拍摄了这一场景和类似场景。
伦纳德-索斯(左)和舒尔乘坐摄影起重机。在防火梯上的是萨拉-伯纳和弗兰克-卡迪,乔治娜-达西在楼梯上,朱迪斯-伊夫林在人行道上,希区柯克、剧本监督艾琳-艾夫斯和伯克斯在右侧屋顶上。
在解决了此类镜头的清晰度问题后,伯克斯仍需应对极窄的景深,即使演员前后移动半步,焦距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必须精确确定拍摄距离,但由于距离太远,在拍摄前用卷尺从摄影机测量到动作点的传统方法是不切实际的。伯克斯克服了这一难题,在进行布景预照明作业的同时,预先测量了这些拍摄距离。在这一过程之后,又编制了一份距离和对焦信息的综合图表。这样,在拍摄任何特定镜头时,只要看一眼图表,就能知道从摄影机到动作点的准确距离。
在表现斯图尔特肉眼视角的场景中,伯克斯使用了一个2英寸镜头,摄影机位于斯图尔特的公寓内。为了提供多样性,伯克斯在同一场景的回切镜头中使用了3英寸镜头。
希区柯克在《后窗》中最著名的片段之一是影片开头的一个大段落说明性镜头,他用纯粹的电影手法向观众介绍了斯图尔特的邻居,并告诉观众斯图尔特是一名摄影师,在一次摄影任务中摔断了腿。
这个镜头的不间断部分持续了近 90 秒,一开始镜头对准了对面的一对夫妇,由于热浪,他们选择睡在防火梯上,现在可以看到他们在新的一天开始时的苏醒过程。然后镜头左移到一位舞蹈演员的公寓,可以看到她正在穿衣服,然后镜头再次左移,露出通往街道的小巷,一辆水罐车正在喷洒路面。然后镜头开始后移,最终通过窗户进入斯图尔特的公寓。从特写镜头中可以看到,斯图尔特正坐在轮椅上睡觉。然后,通过特写镜头,可以看到斯图尔特左腿石膏上的题字"这里躺着 L.B. 杰弗里斯的碎骨",从而确定了斯图尔特的名字。镜头进一步后移,显示出斯图尔特公寓的更多细节,然后向左平移,依次显示出一台被砸坏的照相机;一张高速公路事故的照片,其中可以看到一辆肇事汽车的车轮正冲向镜头;以及一系列人们可能会在摄影师公寓中找到的设备。
为了拍摄这个复杂的镜头,伯克斯不得不将摄像机安装在派拉蒙摄影棚最大的吊杆上,并在吊杆上安装了加长杆。这个镜头需要大量的计划和多次排练,并涉及多次焦距变化。伯克斯花了十次拍摄和半天的拍摄时间才完成了这个令他满意的镜头。
《后窗》的特效是在派拉蒙的特效专家约翰-P-富尔顿(John P. Fulton, ASC)的指导下完成的。大部分特效都是尽可能在拍摄现场完成的。其中有一个镜头需要这样的特效:斯图尔特将庭院中某个花坛的实际场景与之前拍摄的 35 毫米透明胶片中的相同场景进行比较,后者是通过手持幻灯机观看的。在拍摄这一幻觉时,需要在摄影机上安装一个定制装置,该装置由棱镜和短距离投影装置组成,并需要快速改变焦距。ASC的伊尔明-罗伯茨(IrminRoberts)负责特殊镜头的拍摄。
在影片的许多场景中,可以看到斯图尔特公寓对面的庭院和公寓倒映在他的望远镜和反光摄影机的镜头中。要成功地拍摄这些倒影,就必须精确控制它们与周围光线的强度。为此,在斯图尔特身前几英尺处放置了一个放大的、后照式的透明庭院和公寓,模拟真实场景的倒影。
电影中镜头反射出的场景效果
斯图尔特看着一个背光透明的庭院场景,它被放置在相机范围之外。这使得在斯图尔特的相机镜头中显示场景的反射成为可能。相机被放置在阴影中,就在透明的左边明亮的灯光下面。
影片中的一个片段描绘了夜间的一场暴雨。这种下雨的效果是通过在布景上方使用特效"雨鸟"来实现的,因此有必要安装一套完整的排水系统,以防止布景和被水淹没。在影片的高潮部分,推销员凶手进入斯图尔特的公寓,经过激烈的搏斗,成功地将斯图尔特推出窗外,摔在约30英尺以下的坚硬庭院中。斯图尔特的坠落过程是直接从高处拍摄的,使用了行进式哑光技术,制造出演员坠落到下方水泥地上受伤的假象。这种特效包括拍摄斯图尔特跌落到一些床垫上,然后将这个镜头与单独拍摄的一个背景(不包括跌落的演员)拼接在一起。
《后窗》的配乐由希区柯克的另一位早期合作者弗朗茨·沃克斯曼创作(他曾与比尔-舒尔为希区柯克的第一部美国故事片《蝴蝶梦》配乐,并为《深闺疑云》和《凄艳断肠花》配乐)。这部电影的配乐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中很少有银幕外的原创背景音乐,而是从庭院周围的各个公寓中传出的熟悉的 "现场 "音乐。这些音乐包括几首流行歌曲,如 "That's Amore"、"To See YouIs To Love You "和 "Mona Lisa",以及一些较为严肃的音乐选段,如伦纳德-伯恩斯坦的 "Fancy Free "选段、弗洛托的歌剧 "Martha "中的咏叹调 "Ach sofromm"、著名的 "威尼斯狂欢节"以及舒伯特为戏剧 "Rosamunde "创作的芭蕾舞音乐选段。
然而,配乐的主要趣味在于一首原创歌曲,在整部影片中,都能听到这位奋斗中的歌曲作者在俯瞰庭院的工作室公寓中创作这首歌曲的声音。最终,在影片的最后一幕,这首歌以完整的管弦乐形式在留声机录音中响起,并被冠以 "丽莎 "的称号,以纪念格蕾丝-凯利饰演的角色,因为她在将推销员凶手绳之以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影片的主要拍摄工作于1954年1月完成,总预算约为100万美元。1954年8月4日,影片在纽约里沃利剧院举行了全球首映式,约两周后的8月16日,影片在洛杉矶举行了首映式。影片在口碑和商业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功,截至1956年5月,影片总票房已达 1000 万美元。1939年将希区柯克从英国带到好莱坞的制片人大卫-O-塞尔兹尼克称这部影片为 "电影工艺的杰出展示"。
《后窗》获得了四项奥斯卡提名----导演、编剧、彩色摄影和录音,但遗憾的是,未能在这些奖项中获奖。不过,格蕾丝·凯利凭借该片中的角色获得了美国国家评论委员会和纽约影评人协会颁发的最佳女演员奖,而编剧约翰-迈克尔-海斯则获得了埃德加奖最佳悬疑片编剧奖。
1968 年,《后窗》在影院重新上映后不久就停止了发行,直到1983年秋天第二次重新上映时,公众才能看到这部影片。影片撤档的原因似乎是康奈尔·伍尔里奇(Cornell Woolrich)的遗产引发了一场法律纠纷。根据希区柯克的授权传记作者约翰-拉塞尔-泰勒(John RussellTaylor)的说法,一家拥有伍尔里奇作品版权的律师事务所在作者去世后提起了诉讼,并成功阻止了影片的放映,直到伍尔里奇的遗产得到解决。不管这部影片神秘消失的原因是什么,幸运的是,它现在可以在公众和家庭中广泛观看,并受到新一代电影观众的喜爱和赞赏。
本文最初发表于 1990 年 1 月的《美国电影摄影师》杂志。部分图片为附加或备用图片。作者:David Atkinson 原文链接:https://theasc.com/articles/hitchcocks-techniques-rear-window
-END-
编译:孟浪
编辑:建涛
责任编辑:孟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