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庆松、许慧晶谈《棒!少年》制作
许:
17年10月开始拍。没有调研期,第二天直接开拍。一年半的拍摄周期,主体一年内拍完,半年后补拍,再花一年半剪辑。
初剪有给不同的老师看,定稿是老师在北京实地指导。
廖:
12月2-6号跟导演一起剪片,剪的是从纽约开头的版本,许导把所有能用的都放了进去,是完整的版本,情绪、地点都有。这片子什么都谈到了:大拆迁、时代变化、小孩背景、弱势家庭、体育励志,能看到小孩背后的社会背景。但太完整了,就是纯纪录片了。事件是不是需要那么多?哪个角色为主?我把片子大架构规范出来,让整个片子的角色、架构具体一点。
许导说,因为想在爱奇艺播,所以从纽约开头。但做成电影和为爱奇艺而做,影片会是两种不同的形态。
主持人:超大素材量怎么处理?三机拍摄,剪比较难?700小时600t素材。
许:
场记单很详细
主持人:
是规范的流程
廖:
最后版本还是偏向电影,故事慢慢roaming出来。
两个小孩就能很清楚说明故事。
一开始的剪辑版本像电视架构,总想吸引人家,但做成电影、为影展服务的片子,会是从头开始讲故事的方式。最后确定,两个角色进北京,再带一点背景。
许:
片子感动人的是人性上的美。小孩子很纯真,小双、马虎主人公性格反差,增强了故事性。能看到教练为别人付出。
赢了比赛的场景也有拍,但如果重点落在讲比赛,就纯粹聚焦在事件,另外是一种重复。
廖:
纪录片的话,导演一定要有观点,过程很重要。剧情片则是从人物、故事进入,看到人物本身的努力,因为她们自己的行为,感动所有人。
两者架构不一样,所重视的不一样。纯纪录片剪导演想表达的观点、概念出来更重要;剧情片则是人物的动能比较重要。纪录片里,导演直接表达对社会的概念,故事稍微隐性一点;剧情片则是借由人物去说故事。
《棒!少年》兼顾了两者,是一种重叠。
我在独立台北师大教书,教编剧。建议当剪辑要去读编剧,剧本分析,人物分析。其实所有拍电影的都要懂剧本。另外建议摄影指导、美术指导、副导演、做音乐的都去参加剪辑,从头跟到尾,从初剪开始一直跟。剪辑是剃掉错误,做浓缩的工作。比如一个副导演跟一下剪辑,对自己展开工作会更有数。
主持人:
背后站很多人会不会剪不出来?
廖:
会。一般就导演和拍摄制作团队跟剪辑沟通。
许:
用的Fs7、A7s2。头两次助理拿着杆,第三次拍摄有独立录音师进来。
两位年轻的摄影师,威海、小姜双机位拍,正反打什么的。我也有一台机器。我们每天过素材,过完了一点多,是跳着过。
排练、比赛怎么拍,在一定时间内不停试错,一两次后,第三次开始,合作就很默契。比赛会有四个机位。
师爷和马虎隔空对话:马虎我拍,师爷和小朋友训话的场景,两个摄影师拍。
独立录音,前期有时码器,但三四个机位就没有时码同步,靠人力对音频,潘若男小朋友两三个月解决掉。
场记单同步做,也花了两个月。接着纸上剪辑,放空,只按纸上剪辑思路铺上去,再根据成型的结构做调整。初剪四个小时,四个人物,还有大宝和李海欣。然后删人物,做了两种结构,各两个小时,四十多个版本的剪辑,也是这个时候的调整。跟着不同角色的视角,不停地试。跟其他导演和剪辑没必要那么多交流,试出来再看。
这个过程解决很多我自身的问题,对人物有了背后深层理解。对人物的理解,需要换位思考。三个教练各自的想法是什么,小朋友的想法是什么,70岁左右老人的想法是什么?素材表面传达的是一回事,需要绕到人物后面,对人物真正理解了,才能对素材做相对准确的判断。
许:
年前定版,今年上半年最后一个版本,相当于两年时间做定剪,像是做雕塑,怎么快速塑形?怎么融合?
廖:主要看比例对不对?
比如看完觉得比赛应该多一点,练球应该多一点。这个版本人物位置是对的,比例不太对。改完最后一版导演版,看到比例竟然也是对的。
影片结尾,剪辑助理在马虎唱歌结束后加了小双的内容。她分成了两场,看着有点怪,但剪辑上处理一下,情感融在一起就好了:马虎唱歌,配小双画面,到走向大伯,到小双可爱的画面,安静一下搭音乐,这样融在一起,更煽情。
看完观众会有疑问,小双到底回去没有?
许:
小双回去了,这有助于打破他自己的情绪困境,从他给自己的困境走出来。
比赛拍了好几场,没有赢,最后输掉,很多细节可以表达。纪录片会是各种完整的呈现。
廖:
观众眼光在角色本身。
有对学生夫妇做的剧情片,动作激烈,为什么我一点都不感动?觉得除非剪辑师是剪纪录片的。一问学生老婆果然是剪纪录片的。因为纪录片剪辑师很容易沉浸在剪辑过程跟概念上的东西里,比较少注意到镜头跟镜头之间情绪的转接、人物的情感、情绪、情节、跟观众的互动。
小双和马虎,出场,发展,高潮比赛失败,家庭背景,结尾,是有情感上的逻辑。
主持人:
许导的十年影像创作分三个阶段:最开始是拍事件不是拍人物,比如《妈妈与村庄》:妈妈跑来跑去,展现社会面的状态,人物不够立体。村长抓谁做什么,很有料,但人物不立体、没有完全地追踪。但是剪辑很好看,剪得完整。后来拍事件跟人物。最后拍人物,完整、从头到尾的人物。这就是完整的剧情片。
许:
十年了,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产业、行业还是那么小。
决定影片的,是议题、切入口和呈现方式。如果直面社会议题,还是遇到那些问题。(审查?)换一个切入口,用人物去呈现社会议题,很多东西成为背景,做这样的尝试。
三个剪辑指导差不多同时提意见,顾问还有周浩和顾桃。片子会告诉你对还是不对。
廖:声音上可以声画同步;对位,用这里的画面贴那里的声音;或者创造一个声音。根据角色的情感来,看观众读到什么东西,根据这个使用不同声音。制造有空间的情感。
许:打桩机的声音,结合工地画面,加上小朋友的状态,不用说很多,画面和声音就交代了信息。
马虎骂教练,教练骂马虎,不是死对,一句对一句,重心在马虎身上。
跟四个人物,给后期留足够的空间,避免后期发现这个人物很重要,但没有跟的状况。拍摄时把自己放空,不要有太多前期设定,尽量减少主观判断,让线索完整,后期再决定哪些要哪些不要。
时间线:四月马虎回家办身份证、护照,正月十五小双回家。
廖:
中影当导演,30天拍完就要进后期,开机到上片只有55天。前面累积的情绪没来得及消化,昨天拍的今天剪,对画面没办法做不同的解释。情绪一样的,被凝固的设定的情绪,没办法有剪辑的自由,去面对这些画面,记忆抛不掉。对画面要有距离,没距离是非常危险的。对剪辑指导来说,记忆要好,记忆也要能忘。把刚刚为什么要这样剪忘掉,忘掉刚刚坚持的概念。反复问自己为什么剪这些画面,才最重要。剪辑要学会跟自己对话,我为什么要这样剪他,让画面自己告诉你。要抛开你执着的概念、为什么剪他的理由,让影像自己告诉你为什么。有时候忘得太狠,甚至觉得自己失智。
可以记笔记然后忘掉,也可以打坐。忘掉之前的剪辑思路,让影像告诉你它是什么。
许:
我们跟教练的心情差不多,对小朋友期待比较高:是不是可以更努力一些,成长更快,融入更快?小双可以更坚强一些?李海新能否快点度过天真可爱的阶段?大宝也是。
我们会无形赋予很多想法、人为设定太多期待。小朋友的状态,今天好一点,明天又回去了。拍久了会容易掉入日常循环,掉进去出不来,看不到成长。成长不是硬拉出来,不是提出来的。要用现实影像把人物拉下来,让他不要飞了。教练说,人的成长是潜移默化的,得自己理解、认知到小朋友的成长是什么。拍鸡蛋表达的是一种存在,拍蛋变鸡则表达的是生命。
马虎几个月后样貌不一样了,看影像,刚进棒球队,进去一阵,去中山、去美国,样貌都不同。现在喉结出来,变声了。
主持人:
成片比特别大、素材量特别大,怎么跟导演合作?
廖:
建议导演剪出一个拍出所有画面的版本给我看,哪怕三四个小时。导演会过度解释自己的片子,避开缺点,过度修饰,让人物没有那么完整。要看到不同时段档案,才能看到所有过程。我往往会回到最早的画面,才能看到导演的意图,剪完的版本,反而原始意图看不清楚。
如果有没拍到的地方,缺了的场景,需要回到剧本去处理。情感的空隙是什么?找演员的表演去填补。《踏雪寻梅》女主阳台上唱歌,就是我要的,不是导演想要的情感。
悲情城市:
两百场的本子导演只拍了一百场,说太啰嗦
诗化的处理,用唐诗理论去剪他,因为枝节细节都没有。
这样观众能主观上参与接受人物,情感上有互动。
主持人:
如果人物之间没有什么联系,情节逻辑性不强怎么办?
廖:
用观众感觉去分人物先后。不一定逻辑上,可以是味道上的关联。每个人状态可以是承前启后的感觉。情感有先后,会是另外一种味道。主要诉求对应观众主观设定,用情感逻辑来剪,观众自然会有前后次序的感觉。
举例1:
枯藤老树昏鸦(冬天的状态)
小桥流水人家(远景)
古道西风瘦马
古诗让观众自己脑子里出意象,主观去感受。剪辑也是诉诸于观众情感上的感受去剪辑。
举例2:
悲情城市:
梁朝伟回来
素芬看到他,昏倒了
然后说梁朝伟在台北什么遭遇
情节的逻辑:
医院分别
梁北上
228事件
回来见素芬
设定在角色情感上的逻辑:
新素芬写信:他北上会不会危险,表达担心
这时窗外有人吵架
其实是228事件,很多人吵医院
然后梁回来了
根据剧中人的情感来剪。一个是他说什么,转话里提到的场景;一个是不讲话,转场景到家里。这就是情感逻辑:描述角色没有说出来的情感。通过情感逻辑看到角色的变化,画面跳动也比较厉害,很新鲜,让角色情感带着观众走,观众主观去看影像,控制观众感受的美感。
如果按情节的逻辑,观众是被动的,就没有意外。
一个是被动告知,一个是主动去发现的状态,这是诗学的理论。
通过角色情感面去拉线条,而不用情节去设定,情节如果拍得少或不完整,如果按情节来剪,会跳来跳去、剪得支离破碎。
主持人:
和拍摄对象的距离?
许:
签署肖像授权
打架:教练在旁边,可控。我们人多,双机位,阻拦的时候另外一个机器还在拍。后期很克制,意思到了就好了,观众能感觉到就好了,没有展示得太裸露。
跟拍摄对象会保持距离,只是同时经历了生命的一段,不拍摄的时候会很少联系,不愿意拍摄行为对他人生产生太大的影响。不是拍摄过程影响拍摄对象,是结果影片播放影响拍摄对象
廖:
导演是敏感的动物。不要尝试说服导演,用影像去说服导演,很快判断对错。不同版本直接对比,没必要辩解。
吃饭就是了解导演的过程:想法、属性、性格、状态,一起工作自己也轻松一点。
主持人:怎么形成自己的剪辑风格,是否需要形成自己的剪辑风格?
廖:
三十七八岁,做过思考风格测试:浪漫型,理智型。。。结果所有型号都是第二名,一样的分数。很多年后才明白,是工作上的需要,需要跟导演同步,所以剪不同风格的影片。要了解你的导演,了解他的风格:同理心要很强,知道导演在想什么。
恐怖分子和恋恋风尘同时报金马奖,两个月同时剪。白天剪恐怖分子,晚上剪恋恋风尘,第一场恋恋风尘剪完看起来很恐怖。后面还是先剪恐怖分子,再剪恋恋风尘。最好一部剪完再剪另一部。
试过金马影展80几部影片三周看完,回想发现没有混在一起。这有助于面对不同的片子。所以建议同时看大量片子;另外要学会适应快速切换情绪感觉;第三需要遗忘之前的,专注当下的眼前的片子,完全专注。
最多时候同时剪三个片子,三个房间跑来跑去。
其他:
廖:
音乐:
世界名曲,版本不能使用。重新找人演奏比不过原版?没有预算?还挺失落。不加音乐来剪,用画面本身的韵律。前面音乐太好,可能会给一个错误的情感。对音乐要有品味,对音乐进入的形式要有看法,从哪个点出。培养对音乐不同情感的判断跟品味。
剪声音:
虽然当时同步,要想象声画可以分开。单独处理声音和画面,创造你要的氛围气氛,不要认为她们两个同步,就只能同步剪她们。合起来、分开用、单独反过来用......对所有可能性保持清醒,都设想到。不要给自己限制,让影像、声音自由,合起来确是我要的,就这样操作。
多机位剪辑:
哪个情感跟哪个机位的镜头对上,镜头挑选会非常严格。剪辑要非常主观,做创作者的主观判断;也要非常客观,准确跟观众同步。
驴得水
舞台剧改编,对角度要非常敏感,因为要舞台平面的感觉,需要避免斜45度角度的使用。
关于演员:
不是演员演不好,可能是剪辑的问题:剪辑要有非常强的同理心,对演员在片中的角色任务要非常敏感:演员展现的魅力、心情的变化、跟其他人的对话怎么呈现?用什么形式去切对面的反应?最完整的表演精髓怎么出来?需要剪辑做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