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好莱坞优秀摄影师与他的“伙伴”的创造性合作(上)

2020-10-17 08:59

昨天,我们刊登了一篇介绍剧组中“导演”与“制片”如何展开配合的文章:《1+1 >2 ,导演与制片的相视莫逆》今天,我们跟随《美国电影摄影师》杂志,来一同探索五段ASC会员与其他制片领域的专业人士之间的创造性合作关系。


本期内容为《美国电影摄影师杂志》的专栏文章,超级详细的带你到拍摄现场,下载影视工业网幕后英雄 APP,免费阅读完整的中文版《美国电影摄影师杂志》。加入【中国摄影师社群】,免费获取《美国电影摄影师杂志》原版杂志。


本文作者:琼恩·西柏

摄影指导和剧组其他成员之间的创造性合作是成功制作出一部电影的关键。

摄影指导与他的合作伙伴的性格、共同的兴趣爱好以及相似又迥异的感知力是如何影响他们的共事方式。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些美国好莱坞的优秀摄影师是如何与他的搭档做到 1+1 >2 的?


(一) 摄影指导与导演


受访人:巴迪·斯奎尔斯(Buddy Squires,ASC)和导演肯·伯恩斯(Ken Burns);

代表作品:纪录片《布鲁克林大桥》,《罗斯福百年史》


巴迪·斯奎尔斯和导演肯·伯恩斯合作拍摄了许多饱受赞誉的纪录长片以及迷你剧,其中包括《美国内战》、《越南战争》和《乡村音乐》等。他们都曾就读于马萨诸塞州的罕布什尔学院,正是45年前学院的课程为他们如今的摄影制作手法打下了基础。他们都深受他们的导师——著名摄影师杰罗姆·林宾(Jerome Liebling)和伊莲娜·梅耶斯(Elaine Mayes) 拍摄的纪实静物照片的影响。“他们授予我们的, ”伯恩斯称,“除了摄影和拍照的具体知识外,还有一种高度开放的并且具有人文关怀的好奇心。我们那时首先在户外进行摄影练习,然后回到研讨室观看别人展示他们拍摄的优秀照片和短片。”


导演肯·伯恩斯(Ken Burns)(左)和摄影指导巴迪·斯奎尔斯(Buddy Squires,ASC)构图中




“我们那时的偶像是多萝西娅· 兰格(Dorothea Lange)、亨利·卡蒂尔·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 和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这种类型的人物,”斯奎尔斯说道,并指出,他和伯恩斯的审美灵感大致上是同步发展的,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合作拍摄的过程中。起初, 他们轮流交换掌机挑战对方,直到拍出表现力最强的影像。他们还共同拍摄, 进行多种影片风格的实验,直到他们成为最默契的导演-摄影指导的强强组合。

《布鲁克林大桥》《Brooklyn Bridge》 (1981)


甚至在合作的初期, 例如在1981年拍摄纪录片《布鲁克林大桥》时,他们的手法就已经融合了许多他们在罕布什尔学院学到的内容。他们都对影像的通俗用法—— 仅仅用于表述一段采访或者某种想法——不感兴趣,他们想要的是使采访、自然风景、城市景观和印象派的影像(对于他们来说没有空镜可言!)的风格达到烘托故事的效果。


为了该纪录片的制作,这对搭档还特地在布鲁克林大桥上拍摄了一段对美国历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的采访,其中刘易斯谈了自己对于布鲁克林大桥的欣赏之情,“刘易斯那番话完全将他与那个地方之间的联系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斯奎尔斯回忆道, “数月之后,肯和我出外景绕着桥进行拍摄。那是一个灰蒙蒙的阴天。中途,忽然之间,天放晴了,耀眼的阳光洒下来笼罩着整座大桥,而乌云将位于背景处的世贸中心的轮廓勾勒出来,这两者的碰撞形成了惊艳的视觉效果。我们感受到了这一刻阳光的美,并且很快意识到这些影像能够在我们的影片中起很大的作用。我们出发时并不知道接下来会有什么发现,不过我们明白自己想要的是哪一种影像,并且最终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可以告诉你的是我们当时使用的是第53卷胶片。直到今天,我们俩还会谈起‘第53卷胶片那种布光’。”


在拍摄大部分镜头时,斯奎尔一般会尽可能地简化程序——仅由他和一名打光的助手完成。在拍摄采访时,伯恩斯总是尽可能地坐得靠近摄影机,以便让画面中受访者的视线处在正确的位置。他们的分工并没有非常明确,不过,正如伯恩斯感激地表示,斯奎尔对某些采访起到了引导作用或者他提的某些问题起到了提纲挈领、升华主题的作用;斯奎尔则表示,他拍摄采访的方式受到了伯恩斯的审美的启发。


《罗斯福百年史》(The Roosevelts: An Intimate History (2014))


此外,还有一些镜头是众人协力拍摄完成的——由一名灯光师、机械工、电工以及大卡车——例如《罗斯福家族百年史》中在海德公园和牡蛎湾的拍摄素材,不过这是特例。即使是在为自由女神像拍摄同名的纪录片时,他们二人还是用极简的设备拍摄出了这座巨大的纪念碑的画面。“我们当时想在晚上拍摄些雕像的近景镜头,”斯奎尔回忆道,“这在9/11事件发生之前很久, 当时我们还可以在雕像脚下露营, 周围没人的时候,我们便开始拍摄——这些画面也被用作影片的开场镜头。在当时只有我和肯两个人、只能用有限的技术资源拍摄的情况下,我们俩之前的共事经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对电影制作的看法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所以,就算今天我在越南为他拍摄电影而他仍在新罕布什尔州的话,我仍然会知道他想看到的成片效果是什么样子。”


----------------------------------------------

来自导演的评价:



“巴迪的天赋不仅在于勾画优美的风景,而且体现在对采访内容的拍摄上,”伯恩斯称,“精通如何将环境中的主体以一种服务于电影又不过分渲染的方式呈现出来是一门学问。所有人都知道‘蒙娜丽莎’和她的微笑,但是它的背景也十分值得玩味——我觉得,尽管它描绘了带有繁茂葱郁的树、河流等等细节的绵延数英里的精致风景,也没有人会谈及它的半点内容,因为所有部分都是烘托前景的。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主体要呈现在一个自然的环境里,同时我们不能将注意力吸引到背景处。”

----------------------------------------------


(二) 摄影指导与美术指导


受访人:瑞秋·莫里森(Rache lMorrison, ASC) 和美术指导汉娜·比奇勒( Hannah Beachler) ;  

代表作品:《黑豹》



尽管瑞秋·莫里森和美术指导汉娜·比奇勒只合作过两次,他们合作的均由瑞恩·库格勒(Ryan Coogler)执导的影片——《弗鲁特韦尔车站》(《美国电影摄影师》杂志2013年4 月刊)和《黑豹》(《美国电影摄影师》杂志2018年3月刊)——却呈现了两种貌似截然相反的拍摄手法,并且构成了这两位电影人各自职业生涯的重要里程碑。比奇勒和杰·哈特(Jay Hart)凭借影片《黑豹》双双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艺术指导。


《黑豹》 (《Black Panther》 2018)



比奇勒对莫里森最早的记忆之一是他们拍摄《弗鲁特韦尔车站》中新年前夜片段的时候。全片的拍摄只花费了15天,不过其中有3天都用在了在旧金山的捷运车站和奥克兰的弗鲁特韦尔车站的拍摄上,时段都选在凌晨1点至5点火车运行时。“在旧金山的捷运车站,瑞秋穿上了增高的松糕鞋去配合迈克尔·B· 乔丹(Michael B. Jordan)的身高,进行手持的移动和跟拍,”比奇勒称,“我们当时面面相觑,疲惫不堪, 以类似拥抱的姿态互相搀扶着,不一会儿,她又将30磅重的摄影机扛到自己肩上接着开拍了。就是在那时我明白她真的不一般。”


瑞秋·莫里森和导演瑞恩·库格勒(Ryan Coogler)在《弗鲁特韦尔车站》的片场。


在早期勘景时,莫里森帮比奇勒拓展了她对电影美术指导的理解范畴。“色彩是瑞恩表现手法中极其传统性元素中加入黄色,”比奇勒回忆道。圣奎丁监狱只允许少量的剧组人员进入,只好让表现良好的囚犯们充当背景,同时让一部分剧组人员饰演游客。“这是一个特别具有‘独立电影制作’的时刻,”莫里森回忆道,“汉娜带来了一些随机的黄色物品,她还在考虑如何放置它们。我向她再三保证,我使用的焦距和光圈使得景深足够浅,所以不会在画面中看到这些物品的任何细节。”



“我在电影学院时对景深有所了解,”比奇勒称,“不过直到那时我才完全掌握在浅景深时如何运用色彩、剪影或者形状使得画面更加出彩,那次场景中的运用很成功。”


库格勒的持续高产— — 《奎迪》以及紧接着的《黑豹》——促成了莫里森和比奇勒在《黑豹》中的再次合作。这些必须感谢库格勒的支持,才促成了莫里森和比奇勒能够在如此不同的摄制项目上重现拍摄《弗鲁特韦尔车站》时那般默契的合作。




《弗鲁特韦尔车站》 (《Fruitvale Station》 2012)


“我曾开玩笑说我们拍摄的《黑豹》是最昂贵的独立制作电影,”莫里森笑道,“从视觉效果和美术设计角度来说,再让我们拍出两部更为不同的电影几乎没可能了,但当时我们俩还是一起想出了很多办法。这类电影大多都十分依赖可视化预览,在现场你基本上就是在对着背景板拍摄。我们的做法却不是这样。我们每天都会进行机位设定、排练和拍摄,就像拍摄小成本电影那样。”


“我见证了汉娜是如何从布景师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莫里森继续道,“在拍摄《黑豹》时,她负责美术设计,但是并没有什么可用资源——而且没有模版可以参照,她可以说是完全凭想象,一点一滴构建了整个场景!”


“我觉得我们在一同成长,”莫里森称,“拍摄《弗鲁特韦尔车站》时我们还是小婴儿,但到拍摄《黑豹》时我们已经经历了很多,并且互相支持,我觉得正是这种一起成长的过程让我们更加尊重对方。”



----------------------------------------------


“要在一部规模像《黑豹》这么大的电影中制造某种视觉凝聚力,”莫里森称,“导演、艺术指导、摄影指导和视效总监真的需要从制作前期直到后期制作整个阶段都保持凝聚力。”


例如,比奇勒在拍摄时做出的贡献包括在M’Baku的王座室的拍摄,这是一个相当精致的布景:白桦木代替了围墙,四周由特技蓝幕包围着。这不是一个易于布光和摄影的空间,“但是我们很满意它当时的样子,”比奇勒称,“接着我看到有人在纸条上建议,‘我们为什么不先将白桦木移走,等到后期再用视效加上去呢?’我的心顿时一沉。不过,当我跟瑞秋说了之后,她的反应是,‘当然不行!’因为她也觉得,能让演员置身于真实的空间并让布光与空间内的元素完全交互很有意义。她后来找到了很巧妙的布光方法。要是我们当时没有在拍摄现场,或者没有那番谈话,这些就不可能发生——而现在你可以看到那个镜头多么成功。”

----------------------------------------------


----上篇 完---

敬请期待《下篇》:摄影指导与“灯光师”、“机械组长”、“调色师” 的创造性合作


下载影视工业网幕后英雄 APP,免费阅读完整的中文版《美国电影摄影师杂志》。加入【中国摄影师社群】,免费获取《美国电影摄影师杂志》原版杂志。详情欢迎扫码咨询管理员。


--- 篇末惊喜 ---


广告大师的分享课来了!


著名广告人:齐虹老师,10月20日 晚19点 分别从“影片”、“广告”角度,带领我们感受如何拍摄“器型”之美。

一些影像凸显风格化的影片中,导演会通过对器皿拍摄的光感刻画,营造气氛而商业广告中的器皿,多数是企业的产品,因此比较雕琢光感,凸显形式感。

【中国摄影师社群】10月20日 晚19点 让我们分别从“影片”、“广告”角度,来感受下,如何拍摄“器型”之美吧。


欢迎扫码添加管理员,了解更多【中国摄影师社群】详情:微信号:liqianqian170

本文为作者 幕后英雄—薄荷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31442

幕后英雄—薄荷

点击了解更多
我要收藏
推荐关注
幕后英雄—薄荷
发表文章 455 篇文章
相关文章

摄影指导

查看更多 >

中国摄影师社群

查看更多 >

今天电影学院

查看更多 >

ASC专栏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