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在平遥爆款,《热带雨》和《过春天》有多大的区别?
平遥电影节已经过去大半,昨天刚刚从电影宫回来。这一次去平遥,看了今年金马奖最佳影片提名的《热带雨》、万玛才旦新作《气球》、《少女佳禾》、《日光之下》、《蕃薯浇米》等国片佳作,也看了清水崇的恐怖片《犬鸣村》、戛纳金摄影机《我们的母亲》、《索莱》、《某种寂静》、《公牛》等国内外影展口碑影片,总体来讲还是很有收获的。
在看完电影《热带雨》和《气球》之后,联系去年大爆的《过春天》,我们几个朋友坐在一起聊天讨论这三部影片,我们发现了一些不同之处。当然,前提是三部影片都是非常优秀的国产佳作,但是我们却发现《热带雨》、《气球》成为院线爆款的几率太小,观众接受度肯定没有《过春天》高。原因是,《过春天》的故事层面的冲突比较显而易见,有一个戏剧冲突强烈的主轴。而《热带雨》的矛盾冲突是内化的,需要调动情感体验,但导演又偏偏选择了克制,所以普通观众会比较难以接受。
《气球》的表现手法也比较克制,导演万玛才旦的影片一直以来都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举重若轻”,与很多强制煽情的影片根本不在一个层级上,第二两部影片就体量和知名度而言,都不大可能成为几个亿的爆款。在这个角度上,《气球》与《热带雨》可能是同样的影片。
我们再用去年同样入围平遥电影节的《宝贝儿》和《热带雨》来比一比,区别更为明显。今年在平遥电影节《热带雨》一票难求,而去年同样在平遥《宝贝儿》观众都没有兴趣,但是却成为了院线的口碑爆款。《宝贝儿》的矛盾更为外化,情节更为抓马,剧情波澜起伏更多,情感上的波动性较大,此外,影片还根据类型片的剧本创作法则,铺设了叫为明显的起承转折,并且都以情节为主要推动力,情感为辅助。
而到了《热带雨》这边,整个影片所表现的师生之间暧昧不清的情愫,都是通过内化的镜头语言和表演细节去推动的,情节上并没有明显的波澜起伏。对于很多观众,甚至一部分影迷而言,看电影就是看个故事,所以这种需要调动全部的情感体验跟着导演一起走的影片,就要吃亏不少,他可能只能在未来凭借一座金马奖最佳影片成为影评人之间的谈资。
这样对比看来,在和观众沟通方式上,内化的影片显然要比外化的影片更吃亏一些。影展的观众是不太吃《宝贝儿》这套的,而普通院线的观众却甘之如饴。但假如把《热带雨》放到院线,就会有很多观众不理解。
爆款影片和爆款影片之间,也确实是存在着千差万别的。我们暂且把《热带雨》这种称之为“影展爆款”,而《宝贝儿》这种我们称之为“院线爆款”。
成就一部“影展爆款”,首先要具备的是影像和表达上的独到之处。去年在戛纳电影节大火的《幸福的拉扎罗》和《热带雨》都属于“影展爆款”。这种电影情绪克制理性,不以煽情为最终目的,追求艺术上的传递和表达。比如,《幸福的拉扎罗》就是一则寓言,而这则寓言是以基督的精神串联起来的,而不靠任何具体的情节。《热带雨》也是同样的,虽然与《幸福的拉扎罗》的精神动力不同,但是他的动力依旧是内化的。这与前年获得金熊奖的《肉与灵》有些相似,都是表现爱情的电影,最终都以内化的情绪作为影片的根本推动力,如果不认真代入情感,很难有共鸣。
《宝贝儿》和《相爱相亲》之类就不同,通过跌宕起伏的情节,强烈的情感波动和大量煽情的配乐来创建场景,观众不需要主动去体会影片的情感,而被动的被导演控制着泪点,还毫无察觉。但对于这种感觉,资深观众显然对这类煽情方式是免疫的,甚至可能完全不接受这种煽情方式,这就产生了很大的差异,两种形式接受的人群完全不同。
去年大火的《我不是药神》也是同样的类型,他在情感上走的是比较煽情的路线,表达并不克制,而是抓住一个点猛煽情。再加上贴近身边的社会话题,有针对性的重点去放大情感的元素,以达到全场都在哭哭啼啼的效果。商业观众需要这些量身定制的剧本去在观影过程中达到共情。
另一种爆款,我们称之为“网盘爆款”。这种爆款其实也是院线爆款,只不过由于某种不可抗力,内地院线暂时看不到,走进了网盘,以韩国类型片为代表。
去年3月份,一部叫做《昆池岩》的韩国恐怖片火进了中国观众的百度网盘里。这部影片极尽吓人之能事,整个过程是突破尺度的,据说有人在影院观看《昆池岩》的时候心脏病发死亡。
前一部火遍中国的韩国惊悚片《釜山行》也是这样。但仔细反复研究几部成为网盘爆款的韩国电影,你会发现这几部电影的共同特征。第一,有简明扼要,冲突明显的故事。第二,所表达的主题不是隐晦的,而是最直接的戳中某种情绪。比如宋康昊主演的《出租车司机》,情节跌宕起伏,首先满足了普通观众对影片“剧情好看”的要求,再者明显的将韩国公众层面的历史议题拿到台面上来讲,又直接戳中了一部分人的敏感。
以此类推,你会发现韩国所谓的“我们绝对不敢拍”的电影,都无一例外的直接而粗暴地指向我们关注的社会议题。
2015年的暑假末尾,发生了一件小事,也能拿来证明这一点。当时在戛纳获奖的电影《刺客聂隐娘》上映,普通观众纷纷在影厅陷入沉睡。而同档期的另一部影片《烈日灼心》同样是走心的影片,则获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对比两部影片,我们可以发现《刺客》的情感表达是完全克制的,而《烈日灼心》具有天然的戏剧冲突,娱乐性上要大得多,再加上类型片外化的表达方式,更容易接近观众。
以此我们再去看两种爆款的区别,一种追求电影艺术,情感表达较为克制,甚至于不传递任何情感。而另一种,要求表达不能太复杂,要容易理解,需要不克制的表达情感,以把观众弄哭或者是强烈震撼为目的。两种爆款追求不同,造成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但每一种爆款,都有他针对的市场,服务于资深影迷和追求艺术欣赏的人群,和服务于普通影迷,显然是不一样的。不能苛求《热带雨》有很高票房,也不能苛求《我不是药神》去拿一个金棕榈,大家彼此尊重就好。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锐影Vanguard作者 | 致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