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12月更新(苹果新发布了Mac Mini,更新了Final Cut Pro 10.4.4),根据使用体验更新一些新的见解.
没想到这篇文章受到那么多人关注,也有好多朋友加作者微信,各种个样的问题有些没时间细致解答,尽可能把大多数的问题集中解答一下,首先把需要买电脑的朋友的诉求解决了(比如怎么省钱,怎么去自定义配置)
第一个:教育优惠入口-大约省2000多,叠加暑期优惠耳机,省4000(苹果生产力工具都有优惠电脑iPad等,全年都有,暑期优惠在每年夏天到秋天可以叠加)
第二个是笔记本的配置(移动办公,现场剪辑,学生学习,代理剪辑,次生产力备选方案),多说一嘴,高配价格比iMac顶配还高,性能不如顶配iMac,总感觉亏亏的······
第三个是iMac顶配,iMac唯一可以购买的一款,其他都不选(不值)
第四个是iMac Pro,当下性能最好的工作站,两个配置都在下面
配置说完了,秋季发布会只更新了Mac mini,iMac八代没有发布,不着急的用户可以等9代9900K8核16线程的新iMac,比7700K多核性能会提升两个档次(达芬奇转码,压缩导出等),Macmini更新完 ,顶配CPU是i7-8700B(和桌面级8700K差不多),显卡比较差,如果Macmini顶配U加外置显卡Vega64,自己升级64G内存,应该也是一种硬件搭配方案,价格大约1.5万到1.7万,(性能应该超过iMac顶配)
再回答一下关于SSD的问题,为什么选最小的1T,因为从工作经验来讲,我所经手的项目,大部分素材量都巨大,原始素材基本都在16T以上(一部网大),所以就算加满SSD也不够用,再说用SSD放素材,家里有矿啊?一个项目结束之后,项目就归档放裸盘或阵列入库了,没见有人放电脑里的。还有好多人问,某某机器能不能剪4K,能不能剪RAW,在这里我要特别说明一下,加下划线划重点:当前电脑的配置能不能剪4K,或者RAW,不太取决于你的U和显卡,取决于你电脑能不能按照码流(数据大小)从存储装置里读取,只要速度畅通,基本都能剪,如果你素材500M码流,你阵列的速度是1000M每秒,那基本都能剪的了,但是也只能剪两轨500*2,正因为如此,才衍生出了代理剪辑的技术,剪不动,就转低码流的,500M的素材,转成100M的,就能剪5轨不卡,明白了吗?另外,现阶段Raw格式,画质和码流有慢慢低于视频格式封装(422,4444等)的发展趋势,比如说苹果新开发的ProRes Raw格式,达芬奇刚推出的免费Raw格式,所以将来剪Raw比剪mov(422,4444)快应该是正常的事。
另一个讨论比较多的是,新版的垃圾桶什么时候出,多少钱,这个谁也不知道,我只能给个预测,因为现阶段有iMac Pro,所以模块化垃圾桶的性能,应该会大于iMac Pro(8K方向),价格呢,新电脑不带屏幕不带附件,基础款有可能会比iMac Pro便宜一点,但是高配肯定比iMac Pro高(更好的性能,优化的散热),新垃圾桶有可能会加入一些新的功能,比如雷电4代,13-16年,雷电2升级雷电3,16年到19年或者20年升级到雷电4不奇怪,然后随新电脑而来的,或许会有8K或者新5K LEDdisplay显示器(HDR,P3色域这些国外玩剩下的)其他的想起来再更新。显卡可能会用AMD的新一代7纳米的VEGA显卡(炸裂的性能)
今天是2018年9月23日,作者去北京三里屯Apple Store亲自体验了一下iMac Pro,iMac,MacBook Pro,包括苹果二代Magic Keyboard等配件,当然也把玩了一下新iPhone,说一下个人的体验过程
1.首先把玩的是iMac Pro,8核32G1T56显卡,测试软件是Final Cut Pro X10.4.3,素材是8K,ProRes4444,我在时间线上正常播放素材,按空格播放的反馈感(也就是响应速度),感觉和垃圾桶剪1080/4444格式的素材一样,稍微有点延迟,但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然后我复制了一轨素材叠加到素材上,缩放到一半大小,再次播放,这个时候电脑有明显的卡顿,时间线指针播放的时候跳帧卡顿走动,也就是说,基础款iMac Pro剪8K的性能,如果是4444,也只局限在一轨流畅,附加的轨道会影响剪辑流畅度,iMac Pro即使优化剪辑流程,但是出8K影片的体验会非常差(出片时间线,电影,往往是五轨视频甚至更多-字幕-遮幅-职员表-特效-生剪等,音频在7轨左右-5.1+立体声),当然,测试的是8K素材,8K影片还在未来,所以以测试8K去评价基础款iMacPro的好坏并不标准,体验完的那一刻,作者心中是有一点失望的,毕竟价格在那里。但是如果剪4K,或者2K,相信是会起飞的,如果剪代理的话,那就是超音速了。
2.体验完iMac Pro之后,接着体验了一下旁边的iMac,配置是i5,575,16G,SSD忘记看了,测试的依然是Final Cut Pro X,官方的素材是1080P的非ProRes编码,正常播放按空格的响应速度非常快,我的感觉是即时播放,延迟基本体会不到,这个让我非常惊艳,之前有一位导演买了16顶配的MacBook Pro15,那时候用那台电脑的时候,也惊艳了我一把,因为响应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快到什么程度?比垃圾桶中配,6核D50016G还快,目前我的主力工作机器就是中配垃圾桶,从我的体验里来讲,16年的15寸顶配笔记本,性能上已经能打得过13年垃圾桶的中配了,说回iMac,它的反馈速度甚至比顶配笔记本还要快,也比垃圾桶中配快,然后同样的,我复制了一轨素材,缩放到50,再次播放,这个时候就很奇怪,竟然和一轨素材一样流畅,我有点犯愣的,因为iMac Pro叠加两轨素材就开始卡了(虽然是8K),于是我又复制了一轨素材,这个时候又很吃惊,还是流畅,没任何变化,之后我依旧反复测试,叠加了8轨,你猜怎么样?对,一样不卡,不渲染的情况下播放也不卡,这个时候就应该有的说了,垃圾桶剪优化媒体4444,基本上三四轨就没法操作了(比如说拖拽字幕移动位置,鼠标经常虚拽,字幕经常卡壳),惊讶之余,我还特地的拍了视频供大家查看,iPad编辑没法上传视频,后期补上。
3MacBook Pro,15/18年中配,依然是Final Cut Pro X,这个简单来说,体验基本和iMac中配持平,也和上面我提到的16款手感差不多,当然是有提升的,只是感受不明显。
最后总结一下结论:现在这个时间段,我个人做剪辑4年对工作站的理解,以及结合我在实际工作中的使用体验来说,如果从事剪辑,平台使用Mac,iMacPro的购买意见只有有两种
第一是10核64显卡1TSSD128G内存,适合工作室和公司
第二是18核64显卡1TSSD128G内存,适合预算充足和公司
在CPU和显卡固定的情况下,其他配置的提升,对剪辑来讲的加成基本为0,有也微乎其微!
有人会说,为什么不上顶配等,因为SSD加高对剪辑操作没有提升,素材也有外置阵列,新版本的系统和新FinalX对内存的突然变大,显卡都选64是因为显卡能加速影片编解码。还有就是,理论知识和流程优化(代理),也能节省你大量买硬件的钱,iMac Pro顶配10万多,和上面第二种的配置,速度一样快。
如果买iMac,这个就有点麻烦了-自定义配置,I7-7700K,580显卡,8G内存,512SSD,价格大约为1.8万,这个月25号之前走教育优惠,还送2000元的耳机,算下来1.6万,机器到家后,淘宝自己购买和iMac同等规格的内存(4*16G=64G),这个配置是目前最便宜的剪辑工作站,当然,7700K目前已经落后了两代,SSD也落后了一代,如果不是刚需,可以等苹果9900K,其余配置一样。(实际性能大约垃圾桶高配,非顶配,如果买更新后9900K,性能应该差不多和基础iMac Pro持平)
垃圾桶——现阶段垃圾桶存在的意义已经没了,根据我的体验来讲,iMac顶配已经吊打垃圾桶高配了,无论操作,剪辑流畅度和渲染,可能你不相信,但是这是我的真实体验,就算16顶配的笔记本速度都比垃圾桶快,如果你不相信,那就列举一些数据,垃圾桶的研发时间是13年之前,用的硬件是13年之前的,如今已经过去5年多了,硬件更新换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垃圾桶ssd800M每秒,现在的笔记本3500M每秒,iMac和iMac Pro2000M每秒,以前的CPU默频不到3G,现在7700K默频4.2,雷电2和雷电3的区别等等,显卡更没得比了,580和56和64,所以,垃圾桶已经算淘汰了。如果再买垃圾桶(还那么贵),就相当于现在买iPhone6S比iPhoneXS。
MacBook Pro,这个电脑的定位就是移动办公和现场剪辑,如果做项目,大工作量的剪辑和渲染会很吃力,体验也欠了些,不过如果用来学习,或者模拟剪辑(代理),或者其他一些需求的话,建议可以直接选购13寸低配或15寸低配就可以,自定义配置的话,性价比不高!
一些其他的硬件知识,或者有购买咨询剪辑交流等都可以进我的微信群和群友交流和讨论:微信wantfly0613
Apple Store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