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调色的自然美和人工美

可视频回复

C6062a6927ebf434f47462be7f1c6a76

周末看了《芳华》,我觉得有个特别值得讨论的话题,我们如何看待人造艺术。

什么是人造艺术呢?比方说,蓝天和银杏叶的组合,让人视觉上很愉悦,这是自然艺术。后来我们总结出了冷暖组合的道理,然后发展出了Orange Teal,然后发展到,国内一些导演,摄影没有冷暖就不会拍片子了。到这个时候的冷暖组合已经成了人造艺术堕落的典型。

庄子在《庄子 . 齐物论》有这样的一段话:“‘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

“籁”,本指古代的管乐器箫,这里泛指由空虚的地方而发出的各种自然音响,因其声音所出的不同,有天籁、地籁、人籁之分。天籁的发声全凭自己,完全摆脱了任何外力的约束,是天然自发而生,因而这种不依赖任何外力的自然音响最美,胜于地籁及人籁。由天籁构成的乐曲就是“天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天乐》)。反映出庄子标举自然之美,贬抑人造艺术的主张。

深入浅出的总结就是:作品中,个人越多,格局就越小。《芳华》调色上的问题,在我看来,它很好看,但是这种好看是基于类似于女生长相好看的一种好看,一种平面设计的好看,它和年代没太多关系,也看不到逝水年华。如果把《芳华》的创作和庄子的话对应的话,什么是《芳华》调色中的天籁呢?

是那些粗糙的东西,年代感的部分,那些蓝色都太纯粹了,那些肤色也太纯粹了,一切都是一种纯粹的人工美,没有让人感觉到时光中的迷离,因为记忆中的事情很多都是片段的,不明确的是一种表述。这种天然的质感产生的魅力才是影片调色应该呈现的。

那么,我甚至可以想象主创的想法,他们可能在说:“一般电影遇到年代,都会做旧,那我们就不做,在我们看来,过去的青春就是那么的鲜艳和无暇,所以,我们就这样”。这样的话,其实我是借《芳华》,自嘲我们自己,其实我们多少都说过这样的“不负责任”的话。因为,观众的认知,艺术感染力的产生,不会因为你的理解而改变,说这样的话,只是在和自己做文字游戏。如果大家不信的话,可以在未来关注一下,你身边的朋友是如何评价《芳华》的颜色的。大家并没有恶意,仅仅就是作为观众的生理反应。目前,我看到的一些评价,基本都和我的感受差不多。(补充一句,王家卫的《一代宗师》在视听上面做了很多的努力,比如为了告诉大家这里很多事情是宫二的回忆中的,他们拍摄了很多人物特写,因为在人们的回忆中,往往只记得人物的脸,记不清周围的陈设,但你拍电影嘛,怎么搞呢?于是王家卫就拍了很多大特写的正反打,去尽可能的再现这种感受。最终,在这个问题上他成功了。所以,这个话说回来,不是说主创觉得逝去的年华是美好的,于是就简单的把颜色处理成美丽生动的,这就浮于表面了,也得不到预想的结果。)

所以,人工艺术参与的多少,这件事情,从美术,摄影就开始了。到了调色这里,我们更容易添加人工艺术,但是我们要想清楚。最终这将代表你的意境,而非你的技法。那么,我们说,自然的美,那就别调色算了?当然不是。你要知道自然美是什么?你应该还原的是眼睛看到的自然美和意向中自然美构成的意境!(美不是指代美女、睡莲,而是泛指自然的艺术,前文提到的天籁。)

基本上,这是比较玄学的事情,难点不在你想不出,难点在于,当你明白人工美学的道理,和自然美的同时,你将如何选择?很多人会选择前者,因为大家可能觉得那个会更好卖,因为他够极致嘛。所以,商业和艺术是分开讨论的。《芳华》的颜色是商业的,不是艺术的。当然,我说句公道话,这个选择不好做,到最后,在中国还是导演定。摄影师,调色师,给些建议,但如果导演很坚持自己的想法,别人是很难改变的。

至于电影本身,战场那段,海南打架那段,我都挺想哭的。只是前面有《活着》屹立着,于是总觉得冯导的《芳华》还真的欠一把火候。纯评论,站着说话不腰疼。

来自圈子
华成——摄影师,擅长色彩学研究

退役摄影师,假装调色师,关于高品质影像创作,可以聊起来。

文章删除后不可恢复!确实要删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