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随着新一季的“考研准备季”的展开,小编收到多位同学及青年摄影师发来的私信,希望能邀请专家从摄影技术角度对《末代皇帝》进行一个详细讲解。借这个课题,我采访了著名摄影师—张锡贵老师。
《末代皇帝》拍摄于1987年,伴随着该部影片在国际上多次斩获大奖,三获奥斯卡最佳摄影的维托里奥·斯托拉罗对于《末代皇帝》的自我解读也被全世界观众所周知。
斯托拉罗认为:在《末代皇帝》中,光代表知识,光线投到人物身上产生阴影,象征着对人潜意识的挖掘。他谈到影片《末代皇帝》的光线整体构思的时候说:“ 中国的皇帝生活在特定的界限——城墙之内,总处在屋顶、阳伞的阴影下,所以我们为影片确立了一种半阴影的基调。而光,则体现出一种自由精神。”
伴随着斯特拉罗对《末代皇帝》的注解,现在社会上又有着多种关于《末代皇帝》灯光、画面及色彩的解读撰文。而这些解读是否源于斯特拉罗,或是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也无所考证了。
随着新一季的“考研准备季”的展开,一些同学及青年摄影师留言说:《末代皇帝》是在摄影学习中不可回避的一个巅峰,能不能邀请专家从摄影技术角度对《末代皇帝》进行一个详细讲解。
带着同学们的这个问题,我专门采访了我国著名电影摄影师张锡贵老师。锡贵老师听明我的来意后,笑着说:他不是很感兴趣于《末代皇帝》的各种寓意式“解读”。
虽然对于一部电影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但总体来说,电影是感觉的艺术,不是分析的艺术,从观影哲学上来说:“所见即所得”,同时,源于每个人的思想与视角差异,每个人所看到的东西都会是不一样的,第一印象尤为重要。
这是思想层面。但如果从技术角度解读,对影片进行“技术”分析,我们去分析“画面效果的成因”,则得出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了”。
“我在第一次观看这部电影时,惊异于一个意大利摄影师所拍摄的中国,其场景气氛居然如此的‘中国’,可以说它超越了所有中国电影。
我是在北京出生和在四合院里长大,我感受到了真实的中国老式房间里的光线和气氛,甚至可以感觉到中国大地上的光的不同地域和年代,其完美程度至今无人能超越”。
关于《末代皇帝》从摄影技术角度的“拉片”建议
张锡贵老师表示:
在学习电影灯光的过程中,仅仅热衷于学习灯光的寓意是学不会摄影的,摄影和绘画一样,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同时也需要临摹,两者缺一不可。
《末代皇帝》这部电影,曾是我学习灯光的范本。我对电影中的每个镜头曾经做过仔细的研究。拉片学习相当于临摹的学习手法,是提高灯光水平的不可缺少的一课。
《末代皇帝》内很多具体的灯光设计方案和灯光的放置技巧,通过仔细研究和学习,知其所以然,学会具体实现的办法,可极大地丰富摄影者脑海中的那个“技巧工具箱”,使摄影者在拍摄现场快速给出具体的灯光方案,实现事半功倍的灯光效果。
实例1 :军阀闯入紫禁城中给溥仪下逐客令 段落
这场戏被大家最多提到的就是“光线的衔接”技巧!
从溥仪打球时的从“阳光明媚”过渡到军队进入紫禁城的“阴云密布”。
技术分析提示:
在这个段落里,众多解析文章中通常的关注点是:荧幕画面中“从大晴天到大阴天的光线变化”的寓意。
看过画面,你是否会拆解出:在这个地方哪里加了光?哪里减了光?后面的特写镜头在光线上做了何种处理,使用了什么器材和手段。这些点,是构成影像效果的最重要的东西,也是学习摄影专业的人必须要学习的东西。 这就是“摄影技术”拉片的关键出发点。
实例2:港口送别 一段
在这场戏中,港内送别的溥仪处于一个较暗的冷色调空间,而出港的庄士敦则处于一个明快的暖调空间,这应该是斯特拉罗用光的色彩给他们的未来处境所做的注释,这个属于灯光的寓意,它是摄影师的修养使然。
而在这个段落中,我们可以从什么角度去分析呢?
大家可以尝试分析一下:
每个空间中的灯光是具体怎么布置的?
哪盏灯必须放在室内?哪些灯是放在了室外?灯的种类是什么?
灯前面是否放置了柔光片?什么地方加了挡光板?
当年,我把这些分析清楚,并且应用到了我的拍摄之中。
编者按:
采访完张锡贵老师,让我感慨良多。
锡贵老师在拍摄技巧和灯光处理技巧上孜孜以求得精神让我印象深刻。
同时,我也感觉到,如果没有老师来引导,靠自己摸索,很多人可能难以入门,初学者的最大问题是把灯打在不该打灯的地方,结果往往忙活半天事与愿违。
本次采访正值锡贵老师“线上大师班”第一期刚刚结束。工作人员还在和老师探讨第二期课程的片目。于是,我建议是不是可以请锡贵老师从摄影师的专业角度,带领同学从用光,从画面构图,从镜头设计多维度去分析学习《末代皇帝》呢?
摄影线上大师班第二期6月开课啦!
本次课程计划从三个角度对《末代皇帝》进行全面技术解读:
1 “实景内景、摄影棚内景”的具体灯光设计和布光处理:
比如:港口送别 段落、及其他多处实景,内景段落
2 “外景”的具体灯光设计技巧:
比如老师提及的:军阀闯入紫禁城中给溥仪下逐客令、溥仪出宫上汽车 段落
3 “人脸”的灯光布置规律:
及同学们最关心和感兴趣的画面“暗部处理”等电影摄影实际技巧,结合名作《末代皇帝》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讲解。除了灯光之外,对于片中的一些经典镜头移动也将附带说明。
张锡贵老师秉承着“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希望通过他的3天课程,能够给同学们自身创作的“工具箱”中,增添几柄“创作技巧”的利器。
本期课程亮点 1
在和锡贵老师探讨《末代皇帝》课程的设定与组织时,我对老师和我讲的一件事颇感兴趣。
当年《末代皇帝》在国内拍摄时,协助意大利照明部门的北影中方照明师中,有一位王振华老师,王老师参与了国内全部场景的每一场现场拍摄,全程跟在斯特拉罗左右。而王振华老师还是与锡贵老师合作多部戏的跨年交照明组长。本次课程中,《末代皇帝》现场的一些现场灯光细节,便来自于王振华老师对当年现场的记忆。
相信,这样结合《末代皇帝》实操的“技术分享”课程,一定是干货满满,让学员过足“摄影及灯光”学习的大课瘾!听到这,这期《末代皇帝》摄影技术分享大师课,你心动了吗?
小贴士 :
现在在网络上,《末代皇帝》常见的有2个数字版本,一个是2小时43分的标准版本,画幅比为斯特拉罗所倡导的2:1,在IMDB上被描述为Univisium版,这个版本色彩较好,但亮部略爆。
另一个是3小时39分的加长版,在IMDB上被称为电视版,2.35:1的原始画幅比,这个版本色彩失真较大,画质较差,亮部同样略爆。
其中斯特拉罗个人比例版,色彩干净。本文图片也全部截取自这个版本。
锡贵老师说,在本次《末代皇帝》的实片讲解教学时,在课程中主要使用色彩较好的标准版本,但对于那些只有加长版才有的段落,则只能使用色彩较差的加长版。这切实的体现了锡贵老师“精益求精”的治学和做事风格。
左图:2.35:1 加长版 截图
右图:2:1 斯特拉罗比例版 截图
来自第一期的学员心声:
首期课程学员在课上发言说:
原本在自己拍摄创作中的一些困惑,通过锡贵老师的拉片解读一下就明白了自己拍摄的问题之所在了!而当老师在点评了我的个人作品后,我更明白了去改正的最佳办法。真心感谢锡贵老师。
课程学习群
除了3天的直播日常授课,锡贵老师也在课程群里直接为同学进行在线答疑。
使这次学习,真正成为了“开在我们身边的私教班”!
此次,线上摄影大师班开班时间是6月28-30日,线上小班授课,预约报名通道已经开启。
报名详情,欢迎扫码咨询学院君。微信号:liqianqian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