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斯坦尼康与电子稳定器的诞生与特性
斯坦尼康(Steadicam)诞生于1973年,发明者加莱特·布朗(Garrett Brown)为了改善自己手持摄影机的稳定性,减轻画面由于摄影师的肢体运动造成的画面纵向晃动。
图片来自www.garrettcam.com
也就是说,斯坦尼康诞生初衷的重点就是为了解决摄影机的上下晃动,拍摄出稳定的运动画面。电子稳定器投入影视制作在2010年左右,初衷是为了完全消除摄影机各个方向上的晃动,常见的三轴稳定器消除来自X,Y,Z轴方向上的晃动,使影像呈现一种“完全稳定”的画面效果。
斯坦尼康相对于电子稳定器,优点在于稳定结构不需要电力控制,适用于各种恶劣自然环境和各类工作环境。缺点在于传统的斯坦尼康由于早期胶片时代摄影机的体型较大,使得斯坦尼康摄影师操作员的身体素质要求极高,即使现在拥有小型电影摄影机(arri mini,red )对于体力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一般不会有摄影师愿意使用Alexa XT之类的大型摄影机上斯坦尼康。
最近Tiffen公司发布新一代STEADICAM M-2,结合了Volt主动增稳技术,功能是帮助摄影师保持摄影机的水平。
图片来自摄像人网
电子稳定器相对于斯坦尼康的优势在于,工作状态体积相对较小,可以实现大幅度升降运动,可以通过无线控制各轴向运动。初学者可以直接上手,基本不需要练习就能让摄影机“平稳的运动起来”,相对于斯坦尼康的学习成本来说,表面上是容易了很多,这也是为什么三轴稳定器对于今天(2018年左右)的影视爱好消费者市场占有率,远远高于斯坦尼康的原因。
但不是说电子稳定器就只是做消费者市场,近几年在专业市场,电子稳定器也是很受欢迎的。
图片来自大疆官网www.dji.com
第二章:不同工种环境的使用情况
不论使用何种稳定器,目的都是想让画面保持稳定的镜头运动,但是由于镜头运动的类型,变化多种多样,导致了部分运动镜头(比如大范围升降运动)无法使用单一的稳定器来实现。常常需要结合其他辅助移动设备(伸缩炮,摇臂,dolly车)完成复杂的复合式运动。
什么情况下使用斯坦尼康,什么情况使用电子稳定器,由很多方面决定,以下举例说明。
⒈地面:
跟拍是比较常见的镜头运动类型,分为正面,侧面,背面,比较少见的俯拍跟拍与仰拍跟拍,我们先讨论前三种。封面图来自电影《香水》这一镜头是典型的侧面跟拍,摄影机与被摄主体保持相对高度不变,摄影机进行水平移动。这类镜头斯坦尼康与电子稳定器都能够做到,但是有不同之处。
斯坦尼康的运动,保留了摄影机在水平方向上的不绝对平衡性,使影像有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的船”的感觉,“波浪”越大“漂浮感越强”“波浪”其实就是摄影机水平发生偏移,偏移量可由斯坦尼康操作员控制其偏移强度。如镜头内容想要表现人物平稳的内心活动,或者给予观众一种“安全”的视觉感受,显然使用“大波浪”是不合适的。
电子稳定器由于在每个轴向上都是保持绝对的稳定,所拍摄出来的影像效果也是“绝对稳定的”这种“绝对稳定”感,给予人一种机械式的稳定,说抽象一点就是钢铁与血肉的区别。电子稳定器给人的感觉是相对较“硬”的,斯坦尼康是相对较“软”的。并不代表“硬”的就不行,“软”的就一定好。这个需要结合摄影师个人的影像风格,导演的画面要求,剧本的实际剧情,预算等。相对来说,邀请斯坦尼康摄影师的成本要高于普通摄影师。
第一章说到斯坦尼康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减轻纵向的摄影机晃动,其最重要的部位在于斯坦尼康的减震臂。
图片来自铁头官网tilta.com
减震臂直接减轻了摄影机Z轴方向上的晃动,它将摄影机的重量与平衡组件的重量从手臂释放到了腰部与背部,延长了摄影师的拍摄工作时间。摄影师在行走过程当中的上下运动颠簸可以由减震臂进行抵消,同时在跨越障碍物时减震臂也起到了类似的作用。
传统电子稳定器由于没有减震臂的设计,摄影师跟拍行走的时候会产生来自于身体运动产生的摄影机上下运动,给人一种摄影机在行走的画面感受。这种感受会使部分观众出戏,摄影机的运动应该是相对客观的,不被察觉的。如果一部影片看完观众的直觉感受是摄影很棒,那这部片子的故事就失败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的做法之一是将斯坦尼康的减震臂与电子稳定器相结合。
图片来自摄像人网
之二是使用“鱼钩”“弹弓”“外骨骼
图片来自铁头官网tilta.com
图片来自大疆官网www.dji.com
这几种设计基本消除了摄影机Z轴方向上的晃动。
⒉升降(复合式运动)
如果斯坦尼康与电子稳定器没有其他附属设备,无法完成大范围的升降运动。特别是传统斯坦尼康,高位模式无法达到相对较低的角度,需要变换为低位模式才能拍摄贴近地面的运动。最有名的例子来自于电影《闪灵》跟拍小孩骑车,就使用了低位模式。
这里电子稳定器的优势就凸现出来了,因为电子稳定器没有平衡杆组件,所以可以轻松到达比较低的机位。
电子稳定器可以组装在摇臂,伸缩炮上,完成更为大范围的升降运动,只需要无线控制器配合摇轮就能够在地面完成摄影机的摇摄运动,相对于载人摇臂,摄影师的安全得到了保障。这一点斯坦尼康做不到。但也有一种移动装置可以让斯坦尼康摄影师与摄影机一同升降(chapman查普曼升降车),具体的请看下面这段花絮,来自电影《爱乐之城》
精彩至极!《爱乐之城》首曝幕后拍摄花絮!
七轴遥控头配合伸缩炮
ARRI在去年推出了一款稳定器,他结合了电子稳定器与斯坦尼康的特点,但美中不足的地方是体积大,重量大,对操作员的身体素质要求更高了。
图片来自ARRI中国
第三章:总结
总的来说斯坦尼康与电子稳定器的影像特点就分为“硬”与“软”如果摄影师或者导演需要极其稳定极其准确的画面(大卫芬奇),使用电子稳定器是最佳的选择。如果想要画面呈现行云流水的影像画面(斯皮尔伯格),使用斯坦尼康不会错。还需要根据各类项目预算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如果涉及到长镜头,就需要根据具体的镜头内容合理设计,合理选择稳定器。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选择,我更倾向于斯坦尼康,我喜欢斯坦尼康拍摄出来的“柔美”画面,但如果涉及到复杂的运动,该用电子稳定器还是得用。特别在涉及到车拍的情况,使用斯坦尼康就极其不方便,需要在跟拍车后方或侧面安装固定减震臂的装置,同时摄影师的安全无法得到完美的保障。而三轴稳定器可以直接使用车拍架,摄影师在车内就能够操作摄影机,安全系数极高。
电子稳定器对于使用环境有一定要求(温度,湿度,气压)而斯坦尼康只需要摄影师身体健康就能够正常使用。关于稳定器配平(调平),电子稳定器的工序在慢慢变少,斯坦尼康是相对简单的(杠杆原理)。
现在电子稳定器拥有了FPV(First Person View)模式,在进行地面拍摄时也有类似的“漂浮感”但要将这一特性用在影视制作上还需要斟酌一下。
以上是我个人的见解,文章内容有任何不妥的地方还请各位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