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摄影师,首先需要观察,要懂光,而不是摄影机本身。摄影机的使用操作没什么特别困难的,做一个标准的操作挺容易,倒是做一个不标准的操作比较困难。在观察生活的同时养成自己的喜好,比方说我喜欢黑跟白,喜欢在黑白里找东西,还喜欢颜色深处的变化,而这些东西每天都可以不同。其他人可能喜欢别的,最关键的是深入感受之后,要呈现出自己的影像方式。——李屏宾
跟着大师学摄影:如何拍出摄影大师风格的特写镜头。这个系列在每周会持续更新,从各种摄影的角度分析摄影,我们已经发布了:远景、全景、俯角....等等,研究这些摄影大师们,在工作上,是怎么把一个理论放到实际应用中的。
英文原文:www.premiumbeat.com
电影大师赛尔乔·莱昂内曾与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罗伯特·德尼罗、查尔斯·布朗森和亨利·方达等明星合作,拍出了一些历史上最伟大的电影。有一点莱昂内比其他任何导演都做得更好,就是特写镜头的运用。
特写是电影拍摄中的基本镜头之一,特写永远是展现细节的镜头,但像其他基本镜头一样,根据不同的取景范围可将特写分成,中特写和大特写到切近和切远等不同类别。
不同特写镜头背后也都有特定含义。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些影史最佳特写镜头,看看它们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这里面大多数例子都来自于“特写领袖”赛尔乔·莱昂内,但我们也会谈到其他电影大师对特写的运用。
标准特写
标准特写的取景范围是让拍摄对象的脸填满镜头,但有个默认的规则是:不要把拍摄对象放在画面正中间,而是根据黄金三分法来构图。但正如你看到的,不是每个导演都将这个规则放在心上。
截图自《西部往事》
实际上,莱昂内经常打破规则,这个《西部往事》中的镜头就是明显的例子。莱昂内将查尔斯·布朗森的脸放在画面中央,让他直视观众。通过这个镜头,莱昂内呈现出一个在剑拔弩张局势中,仍然冷静镇定的英雄,可谓是特写镜头的绝佳运用。
截图《2001:太空漫游》
另一个经常打破特写构图准则的电影大师是斯坦利·库布里克,他以一点透视构图闻名于世。在这个特写中,戴夫的视线稍稍偏出镜头,但是头盔上的映像形成了以戴夫为焦点的一点透视构图。库布里克用这个特写镜头让戴夫去关闭HAL9000电脑的过程更加扣人心弦。
中特写
中特写的取景范围是从拍摄对象的肩膀顶部到头顶。这就是最宽的特写镜头了。中特写通常会作为从宽镜头到标准特写的过渡桥梁。
截图:《黄金三镖客》
在莱昂内《黄金三镖客》的最后决战场景中,导演安排三个即将为争黄金而决斗的角色站成一个三角形。赛尔乔先用中景开始这场戏,然后推近切到稍稍窄一点儿的中等特写,最后再切到更窄更近的大特写。他用这样的镜头顺序把三个角色各自拍一遍,内里的张力令人窒息。
截图《星战前传1:幽灵的威胁》
虽然我们这种老派的星战迷对前传系列非常失望,但却有一点共识:达斯·摩尔绝对是个狠角色。全片最好的镜头之一:是这个带一点推近运动的达斯·摩尔中特写。达斯·摩尔与欧比旺和魁刚金的漫长光剑决斗刚结束,就立刻切到这个镜头。其构图让达斯·摩尔的统治力更摄人。
截图《闪灵》
另一个让戏剧张力极大提升的中特写是《闪灵》里这场戏,也是出自斯坦利·库布里克之手。杰克将门砍开一个口子,从中探进头来,特写抓住了他邪恶的窥视神情,此时他说出了影史最著名台词之一:“强尼驾到!”。由这个镜头来切入这场戏简直完美,因为它将观众吸进了电影空间,把恐怖感营造到了嗓子眼。
大特写
大特写的取景一般集中在拍摄对象或角色的特定部位,比如正在说话的嘴或环视四周的眼睛。这种特写一般接在中特写之后,且大多数时候会用来拍角色的眼睛。
截图《黄金三镖客》
我们再回来看《黄金三镖客》,赛尔乔·莱昂内在三个即将决斗的角色之间切换,镜头越来越逼近他们的眼睛。这个画面中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看着镜头,在之前镜头中范·克里夫望向镜头外伊斯特伍德的方向,所以现在伊斯特伍德是在做回应。这个大特写建立了角色间的呼应,也再一次有效提升了戏剧张力。
截图:《霍比特人2:史矛革之战》
另一位爱用特写的导演是彼得·杰克逊,在上面这个出自《霍比特人2:史矛革之战》的片段中,莱戈拉斯和其他精灵们正封锁着矮人,此时演员李·佩斯转向摄影机。彼得·杰克逊对这个大特写的使用非常独到。这其实是个佩斯的反应镜头,他饰演的角色虽然没身在场景中,但他能感受到周围发生的事,而杰克逊用这个镜头将佩斯的感受传达给观众。
切近和切远
我们将讨论的最后一类特写镜头是切近和切远。这其实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特写镜头,但它们要么从特写开始,要么就结束于特写。前者称为“切远”,后者则叫“切近”。切近切远在电影中很常用,也有不同种类的取景范围。下面我们举些例子。
截图《妙想天开》
首先,我们来看一种切近镜头,出自泰瑞·吉列姆的影片《妙想天开》。你当然有理由争辩说这就是个普通的跟拍镜头,但泰瑞用角色移动制造出切近效果。杰克·林特沿空中通道朝着山姆走,摄像机紧跟着他。随后杰克停下,转身面对镜头,此时摄影机有个细微的切近将杰克和他的婴儿面具定格在一个特写上。
泰瑞用一个非常广角的镜头减小了标准特写的取景范围,但同时他将广角和特写结合起来传达了更丰富的视觉信息。
截图:《霍比特人2:史矛革之战》
彼得·杰克逊喜欢用一种通过轨道移动来实现的切近镜头。在这个出自《霍比特人2:史矛革之战》的场景中,贝林说出一句冲击力十足的台词,杰克逊则用特写拍他。摄影机在轨道上从贝林的中景推近到你现在所看到的特写,以此将这句台词显出来做进一步强调。实际上,这一切都取决于能在合适的点上,用合适的视觉语言来帮助你的叙事。
截图:《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
最后一个例子是《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导演马特·里夫斯用凯撒的大特写给影片加了“书挡”,将切近和切远的优点有效结合。在开头和结尾他分别用了拉出和推近。上图是影片的第一格画面,一个大特写,随后镜头切远形成中景。影片结尾镜头运动则倒了过来,从中景切近到大特写。这种镜头设计将观众的注意力钉在凯撒的眼睛上,从而让凯撒更显人性化也更引人同情。
你还知道其他能像赛尔乔一样运用特写的导演吗?哪种特写镜头是你的最爱?请在下面的评论中与我们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