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澳、亚,国际合作拍片全攻略,齐了!(动手篇)

可视频回复

Cf42368c2c52715b50314ab8c17d93fb

目前中国电影行业与国际合作的这种机会越来越多,而且形成一种趋势。包括很多机构和行业人士,都对这块知识内容感兴趣。就聊聊从宏观到微观的角度,那些拍摄现场的细节问题。

林韬老师

文章来自林韬老师在一录同行·公开课上的演讲,主题:《国际合作拍摄——项目研发、拍摄与制片》。接下来我们会在6月4日和6月5日到达郑州站;6月7日和6月8日到达西安站;6月11日和6月12日达到杭州站;6月15日、6月16日、6月17日达到到达上海站;点击、复制我去报名:www.107cine.com/huodong

现场视频


合作的选择

北美(好莱坞)

中国作为制片方,或者制作公司,和国际上合作的伙伴,大家可以分这么几类。


第一类,与美国好莱坞的合作。毋庸置疑,美国的团队,在技术的系统、水准,尤其是拍类型片、工业化的能力上,是很好的选择。去年大卖的《战狼2》的动作指导,找的是《美国队长3》的动作导演Sam Hargrave(萨姆·哈格里夫)及其整个动作团队。他们的性价比很高,找这支团队来合作是非常明智的决定。美国动作团队的水准高低会直接影片动作戏的工业化水平,包括拍摄以及动作场面的设计、枪战格斗的风格,都决定了档次的高低。所以说这是非常成功的案例。

《战狼2》剧照


但是和美国团队合作有几个问题,虽然找有代表性的顶级团队合作,能够保证很好的品质,但比起其他国家来说,价格很贵。第二个,若是动作团队还好,如果要涉及编剧、演员、导演的话,他们有一个很麻烦的律师团队在后面。这里强调的是,它们的交易系统更复杂,如果美国团队里有100人,其中可能95个人是律师,只有5个人真正帮你干活。


澳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新西兰拥有世界特效巨头公司——维塔,它的创始人是《指环王》系列的导演彼得·杰克逊。维塔由于地处偏远,在制作费用上的性价比很好,属于一流的制作企业。而澳大利亚则拥有非常一流的硬件、摄影棚和外景,以及整体的打包服务。而且还有非常适合跨国团队的退税法规,我们在澳洲拍摄的实地支出的费用,最后可以按全世界最高的百分比返还。但缺点是澳大利亚的软件团队,尤其是对影像画面要求非常高的项目来说,他们甚至不一定比国内的摄影团队更好。

《指环王》系列


欧洲(英、法、德、)


欧洲在我们看来是一体,实际上每个国家完全不一样。


一提到英国,我们就想到 BBC。BBC自己花钱投资了不少中低成本的影片,虽然没有我们中国这么大的市场,但英国有它自己完备的影视系统。此外,因为语言是世界通行,所以英国的导演、编剧,和美国的合作非常紧密。如果要想找国外水平高的创作团队,又想避开工会的干扰,那么英国的一些导演、编剧、制片,甚至演员都是非常高性价比的选择。而且跟他们打交道,完全不用担心有好莱坞一线明星的架式。

英国BBC广播公司


法国就跟英国完全不一样。法国的电影风格很独特,有很强的法国味道。中国和法国联合制片的合作并不是很容易,打交道过程中,我认为服务的意识也一般,这是我的个人感受。

 

另外,是大家不太熟悉的德国。其实美-德合作很多,有很多美国电影都是在德国拍的,或者其中一部分场景在德国拍摄。但德国人的弱势是它的语言,所以德国的电影很难打到英语世界去。但是德国有世界最顶级的团队,比如《速7》和《速8》的车戏场面,很多都是在德国拍摄完成的。德国的工业化是全世界公认的老牌和保证。他们的工业化系统到什么程度?摄影棚里,包括配套的汽车修理厂里,都能直接改造汽车。甚至在拍摄基地,有一条专门拍摄撞车用的高速公路(不通车),把指示牌子一换俨然就是美国洛杉矶的高速公路。

《速度与激情8》剧照

 

另外在部门长级别以上的人,比如摄影指导、照明组长等,进行英文语言环境的工作也没有问题。但德国的缺点是什么?在制片和具体拍摄方面,能力很强,性价比也好,但在整体项目拍摄上偏弱。


亚洲(韩、日、泰、印)


在亚洲跟中国比较接近的是韩国、日本,还有泰国。

 

韩国大家都知道,国内现在很多电视剧,都找韩国的制作团队,尤其是服装化妆。有时候,项目中需要枪战特效的团队,韩国团队会超过美国团队的性价比,且在距离上因为节省成本而成为首选。

 

日本跟我们合作得不多,他们的动漫文化本身能自给自足且非常有自己的特色和市场,但很多人买日本小说版权是另外一回事了。

 

泰国是个新兴的地方,特别是泰国去年拍了《天才枪手》,在中国反响挺好。尤其是有很多从事广告拍摄的团队,服务世界的拍摄工作,价格甚至比国内还要便宜。

《天才枪手》剧照

 

最后着重说一下印度。比如去年引进的《摔跤吧,爸爸》,表面上是部印度电影,但这个编剧对好莱坞的叙事模式非常精通,而且还把叙事模式与自己本民族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这点比好莱坞做得好。


谈到中国和印度的合作,虽然印度有个别的专业工种跟我们不一样,但因为都是亚洲国家,在同类型的传统上,比如封建思想,古老的家庭关系,这些跟我们也是一脉相承,所以他们接受得很快。


塑造中国角色


我们和国际团队合作,一定会遇到问题。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塑造中国角色的问题。


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比较分裂。一方面觉得我们非常土豪,“这个体育场刚被中国买下了,那个楼也被中国买走了”,一方面谈写作中国人形象的时候,他们脑袋里,是穿着长衫,站在一夜扁舟上的传统文化里的中国人。要塑造好一个中国角色,仅仅靠外国编剧是不行的。外国团队没有办法深入塑造跟中国文化有关的角色,现在的角色跟那个要么是拍古典文化,要么是拍宁静优美,甚至还通不上电的乡村的题材时代不一样了,我们现在传播的题材,远远不是那种需求。

《卧虎藏龙》剧照


所以并不是找一个美国、英国的名编剧就能搞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但是我们不可以和外国编剧合作吗?当然可以,外国编剧和中国编剧要一起研究剧本的共同规律,讲故事、塑造人物的技巧,这些国外编剧确实总结了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除非拍的是完全的英文电影,英文角色,那是另外一回事。但凡遇到中国角色,一定要有对中国文化非常了解的中国编剧和国外编剧进行合作。拍摄工业化影片的大架构,可以让国外编剧来做;中国的编剧可以在塑造中国角色形象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外国导演拍中国电影,往往在纯粹的类型片,特别是动作片上,容易获得成功。但如果涉及到深层次的文化问题时,就会遇到水土不服,看着尴尬。


审美的领导力


前面部分偏向抽象,现在来谈一些具体,也是和创作紧密结合的内容。第一,审美。这是我在合作过程中,非常切身的体会,审美是一种话语权。

 

什么叫审美的话语权?是能让别人真正敬仰你的作品,并且学习你的审美,角色的造型,影像的造型。我们在拍摄过程中,明显遇到了东亚和欧美审美上的冲撞。

 

最大的体会就是在演员,也就是角色设计上。甚至两方的制片方水火不容,只能让导演中间协调。中国作为东亚国家,在和韩国日本的影片审美上,特别是细腻的情感上很容易接近。而欧洲国家,纵使它们不愿意与美国放在一起讨论,但是他们的影片审美还是同一个体系,这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

 

但若想在国际电影中获得审美话语权,能够在国外的主流市场获得票房,就要研究审美上的共同点。现在中国观众的审美,已经很国际化了。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西方人已经接受的我们这种审美价值观,糅合进去,才能够得到共同的认识和认可。

《英雄》剧照

 

当我们来创作一部影片,解读影像的过程中,也涉及到这些问题。整体的风格、角色的设计、环境的质感,包括色彩、影调、调度风格,都跟审美体系有关。作为一名中国创作者,在国内拍摄和在国外拍摄都必须得树立起领导权,要在合作过程中,让别人感受到你的专业能力,让团队信服你建立的审美构架,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

 

比如这张剧照,是我和国外团队合作的项目做的夜景拍摄风格,大家注意一下色彩的结构。在拍摄之前,我和国外团队沟通的第一件事,就是影像风格。在这次拍摄中,我构建了全新的,来自于西方印象派系统的色彩体系。怎样在电影里运用这个系统的色彩体系?最终需要落实到色彩的设计——色彩的实现、照明、美术、调色……各个部门如何操做。当这些都阐述得非常清楚了,观念已经得到大家充分认识的时候,国外团队再推荐一位最适合你想要的风格的摄影师和灯光师,这时候整部影片的构架就建立完毕了。

夜景拍摄片场照

 

色彩在欧美国家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影片拍摄过程中,除了叙事主题,往往还要有视觉主题。现在在做很多技术测试的时候,常常要对色彩还原度进行考核,因为监视器上显示的色彩和真实的色彩是有空间的。回顾一下N年前的《罗拉快跑》,爱情片《天使爱美丽》,都是有视觉主题的“高手玩小片”的案例。

 

但我们在视觉主题中如何创作色彩,怎么应用?在我们需要建立比较强的色彩风格的时候,国际团队一般都会做一件事情,叫“预调色”。现在的摄影机,比如Alexa Mini、ST都有一个功能,可以外挂LUT来拍摄。这个功能很重要,在前期预调色以后,现场拍摄时带上LUT,出来的色彩效果最接近最终的调色。

 

举一个例子,当需要建立起影片冷暖色结构的时候,怎么来解决一种颜色在白平衡和调完色两种状态下呈现的不同色彩感觉的问题?

 

这是拍摄中间一台道具车,最主要的一台车,最重要的这台车我们对它做了什么呢?我们在车上做了不同颜色的喷漆,在早晨阳光下,中午阳光下,黄昏阳光下,再带上不同的LUT去测试,最终找到那个在不同色彩环境里面展现的最好的颜色,这个就是在建构高水准,或非常讲究的影片,需要做的大量细致的工作。

做了不用颜色喷漆的道具车


中外制片拍摄习惯的不同关于时间控制


在国外拍片,要求每个镜头,对时间都要精确控制。国外拍摄时有一个词叫set up在这个主角度里面,从全景到中景到近景,再到另外一个角度,这个做一个时间单元,从布光到计算镜头,这个比较准确。但国内拍摄是按镜头计算的,很多学生拍东西,一天20个镜头,到晚上八点的时候,还有60%没拍完,本来到晚上10点结束,经常干到夜里两点,这样的情况在剧组也是常事。这要是在国外拍摄,拍两天基本上人就炸毛了。所以对于拍摄的主控者来说,时间压力非常大。

国外拍摄片场

 

另外,国外还有休息日,周一早上八点开机,周五晚上必须八点收工。很多国内的制片方不知道这一点,跟国外团队合作,第一周就炸了。每次我都提醒他们,一定要跟他们谈好关于休息日的问题:不能休息两天,休息一天,这样会避免很多麻烦。


要重视细节


大家往往觉得最高端的设备就是最好的,但是在拍摄现场,你会发现,最好的摄影机手持时没有肩架、加小肩的怪臂经常坏掉、监视器都看不见。

 

这是国内外团队拍摄最大的不同。国际团队拍摄,不用最好的摄影机,用最合适的那款。也不一定用最好的镜头,但是所有的细节都做得非常完备。

国外拍摄片场

 

小滑轨,这个设备非常便宜,我们经常在拍广告,拍近物的时候用,它在国际剧组里是标配。在现场拍动作戏,小滑轨最大的好处是掌机控制自己的移动。比如拍摄影棚里的车戏,小滑轨架在两个苹果箱上,掌机可以做水平运动镜头,还可以用把手模拟手持振动。因为手持振动器在国外很贵。他不仅能在小滑轨做振动,前面拿一个小手电同时做镜头炫光,做出来就像120公里飞驰的速度。


我认为这是我们电影工业化最重要的地方,并不是买好几千万的设备放在那里,而是要培养一批真正有能力,肯钻研的人。


全文完


来自圈子
一录同行·影视工业网

第四届影视工业网 · 一“录”同行先进影像大会,集优质的设备与前沿的知识为一体,2019年一“录”同行参展厂商每站30家,共30个城市,好嗨哟~

文章删除后不可恢复!确实要删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