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中晋辅:从内部所见到的吉ト力 │2018金马电影大师课

可视频回复

2267e0d2d3e0d2e70c0e24efbbc37045

曾参与重要影片如《千与千寻》、《起风了》的制作过程,与导演宫崎骏、高畑勲及制片人铃木敏夫紧密工作的野中晋辅,介绍了吉卜力的产制流程,从成立联合投资、联合制作委员会开始,如何安排制作期程、组织团队,到拟定宣传计划等程序。并以正统赛璐璐动画制作的《千与千寻》及独特制作工法的《辉夜姬物语》为例,阐述了吉卜力动画的实际制作过程,并说明商品发行、录像制品、海外发行等实务。



以下内容来自:2018金马电影大师课 文字实录

时间:2018年11月15日(四)16:00-18:00 

地点:三创生活园区

讲者:野中晋辅

讲题:【动画】从内部所见到的吉ト力

文字记录:陈家仪


我在24年前进入吉卜力,而吉卜力工作室成立至今已33年,是以高畑勋、宫崎骏导演与铃木敏夫制作人三个人为主的工作室。我主要是在铃木敏夫身边处理着作权、合约、法律相关和宣传的工作,但由于吉卜力是间小型的公司,所以我也常在导演身边看他们的工作现场。吉卜力是制作动画电影的工作室,位在东京都小金井市,小金井市虽然位在东京都,但是位在比较清闲、步调慢的区域。我们至今已制作了22部的动画电影。


一九六0年代,高畑勋和宫崎骏两人都在东映动画公司工作,虽然当时他们想制作动画电影,但他们制作的电视动画反而受到更多好评,在动画电影难以推行制作的环境下,他们两人换到一间制作电视动画的公司,期间制作出《阿尔卑斯山的少女》和《三千里寻母记》等作品,尽管佳评如潮,制作环境的状况却很恶劣,高畑勋和宫崎骏在这样的环境里仍努力奋斗着。


一九七○年代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动漫热潮在日本展开了。六○年代许多孩子深受电视动画影响,到七○年代有了发言权后纷纷表示对动画的喜爱,于是有了这股热潮,1977年仍是高中生的我也受到了这股洗礼。1978年,德间书店发行了专门报导动画的杂志《Animage》,铃木敏夫当时也是这本杂志的编辑,他想在杂志上专访高畑勋和宫崎骏,于是他们三人有了第一次会面,这件事是促成吉卜力工作室诞生的起源。


铃木敏夫(中)高畑勋(右)宫崎骏(左)


而后铃木敏夫时常刊登高畑勋与宫崎骏导演的作品介绍,三人的感情越来越好,常相聚讨论作品的理想而有了共同目标。动画电影的制作必须有原着,1982年起宫崎骏便开始在《Animage》上连载《风之谷》的漫画,而后铃木敏夫向德间书店的社长德间康快提议,将《风之谷》制作成动画电影,由于德间书店是出版社,以出版社作为动画发行单位极为少见,但德间康快同意了这项提议。铃木敏夫当时虽然没有列在幕后人员名单中,但他从这时起就参与许多电影制作的事务。1984年《风之谷》上映后,在票房和评价上都获得很好的成绩,因为不想就此结束创作,大家便合资在1985年创办了吉卜力工作室。

 

工作室最初是作为德间书店的子公司创立,并在办公大楼中租了一层楼当作办公用地。工作室以作品为单位招募员工,当一部作品完成后大家便会解散,随着作品受到大众喜爱,吉卜力工作室也得以聘用长期的员工,在1992年搭建了专属的工作室建筑,并在2005年从德间书店独立出,成为独立的公司。


制作电影的成本


宫崎骏导演的《千与千寻》在2001年上映,此片获得了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成为宫崎骏的代表作之一。那么制作一部动画电影要花多少时间和人员呢?《千与千寻》从1999年春季开始制作分镜剧本、2000年2月至2001年6月间绘制原画,吉卜力工作室内的作品都是以「手绘」为主,大家在17个月内完成11万2千张图,其中以水彩为基础的背景画有1,380张。


参与动画制作团队的工作人员有: 

绘制原画170位、美术21位、着色36位、摄影4位、CG 7位、制作管理与演出12位,全部共250位,其中部分是外包的工作人员。


吉卜力工作室各部门工作人员有: 

电影制作部门93位,包含动画制作(原画与动画)41位、背景美术16位、上色13位、摄影4位、CG 7位、制作管理12位;电影商务部门共19位,包含负责企划与发行的商务部门8位、商品及出版7位、海外销售4位;会计及管理部门7位,总计130位工作人员。


制作《幽灵公主》花了23.5亿日圆,由于之后的作品制作费越来越多,吉卜力工作室开始选择不公开数据,但我们所有的花费都是为了制作更好的电影,请大家可以相信这一点。

 

如何筹措制作经费


好的作品非常花钱,为了筹资,我们採取「联合制作委员会」的系统。不只是动画,许多电影公司也会採取这个日本独有的形式。吉卜力联合了日本电视台、电通广告公司、博报堂、日本迪士尼、综合贸易商三菱商事,以及电影发行公司东宝等跨业种的公司合资制作电影。除了资金外,吉卜力也仰赖这些公司所具备的媒体来帮电影宣传。我平常的工作也包括和这些公司接洽和制订合约。其中电通和博报堂是日本两大广告公司,鲜少一起合作,与吉卜力的合作是极为罕见的例子,这是因为德间书店的社长德间康快发挥了他在政经界很大的影像力。

 

制作VS製作


在日文中的「制作」代表有出资;而「製作」则仅表示创意面的作品创作。所以会说吉卜力工作室出品的电影是由联委会的公司制作,由吉卜力工作室製作。


《辉夜姬物语》剧照

 

吉卜力如何制作电影


角色设计→分镜剧本→绘制原画、场景→将线条扫至电脑、数字相机拍摄背景画→数字上色→数字合成→工作室内完成剪辑→工作室内完成录音、配音


以水彩为基底绘制背景被称作「美术」;以前会使用赛璐璐片帮角色上色,现在则是使用电脑替角色上色,虽是用电脑上色,吉卜力仍称这个上色过程为「赛璐璐方式」。


上述是传统的吉卜力电影制作方式,此外,高畑勋导演在制作《辉夜姬物语》时为了保留明显的铅笔笔触,使用了另一种独特的动画制作方式。例如另外绘制轮廓线、拆解画作部件来协助上色,看似随兴一笔的铅笔笔触其实得花上比传统动画制作更多的时间。《辉夜姬物语》从企划开始至完成花了8年的时间,33个月内完成的原画数高达238,000张、背景美术画约1,420张、337位工作人员参与,吉卜力还另外在工作室内组了「第七Studio」专门小组,为了让高畑勋亟欲完成的这部作品顺利问世,吉卜力工作室会不惜人力和资金的投入。

 

吉卜力的特例作法


一般电影都是由发行商来剪辑预告片,但在吉卜力工作室,这项工作都由铃木敏夫来负责。在异业合作方面,吉卜力则通常只会和一间公司合作。电影的宣传则通常会选择较不花钱的管道,例如上广播节目、受电视新闻报导和报章杂志报导等。重视「二次使用」的吉卜力也会推出许多周边商品,但与一般日本动漫界做法不同的是,吉卜力绝不会为了做周边而去改变某个角色的设定,我们相信「内容」胜于一切。


亚洲在20世纪起便对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有着高度喜爱,但欧美地区则到了21世纪才渐渐开始关注吉卜力的创作,我们猜测这个现象是由于2003年《千与千寻》在美国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吉卜力才渐渐在西方获得知名度。


《千与千寻》剧照


我自己所感受到的吉卜力工作室


用一句来说,吉卜力工作室真的是靠高畑勋、宫崎骏和铃木敏夫三人所撑起的公司。接下来的部分是我个人所感受到的吉卜力工作室:

  

所有事情都以电影作品为第一


吉卜力总是把创作好电影作为首要目标,利益或收入等考量都不会取代之;作品也都展现非常浓厚的作者色彩、非常尊重作者,我认为这和吉卜力原先的母公司是出版社,以及铃木敏夫是编辑出身有很大的关联。


在日本,许多动画公司会分割成原画部、背景部等多个部门办公,吉卜力认为这样不便于作品讨论,所以尽管办公支出较高,还是将所有部门都纳在同一个工作室中,好比先前提到的录音工作也是在工作室内部完成的。吉卜力工作室中央有个称作「Bar」的空间,虽然叫做Bar,但并不提供任何酒类,纯粹是给大家休息和讨论的场所。Bar旁还有着宫崎骏非常喜欢的旋转梯设计。通常建筑的顶楼都只有水泥而已,吉卜力则将建筑顶楼绿化成花园,其中放置许多宫崎骏的收藏品。


电影的录音在工作室里的放映厅内制作,起初并非这样计划,但由于我们觉得放映厅的防音设计可以善加利用,便很随兴地把录音系统搬到了放映厅内,由此大家可以知道吉卜力其实是很没有计划性的团队(笑)。工作室内的女性厕所空间都是男性厕所的三倍大,这是工作室的设计者宫崎骏照顾女性的表现。



以创作者为主

 

吉卜力不营销、不进行公司整体的企划会议,也从不研究市场流行趋势,工作室只会做自己想做和必须做的作品。吉卜力的电影企划常是在闲聊中诞生。另外宫崎骏会花很久的时间构思作品,例如《龙猫》便是在作画的五年前就已经开始构思,《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从宫崎骏看到原着直至电影作品问世,也花费了四十年之久的时间。


宫崎骏导演有句口头禅:「工作室内发生的事会在东京都内发生,东京都内发生的事也会在日本发生,日本发生的事也会在全世界发生。」,所以宫崎骏导演常只和自己方圆三米以内的人进行讨论,他认为人只要知道自己身边的事就行了。有鉴于此,吉卜力作品内的角色也常是源自他身旁的人,如《千与千寻》里的爸爸妈妈其实都是吉卜力的员工、《悬崖上的金鱼姬》中的宗介和波钮实是以员工的孩子为雏形、《幽灵公主》里的三兽神是吉卜力去员工旅游时在奈良看见的鹿。


吉卜力工作室是一间有人情味的公司,高畑勋、宫崎骏和铃木敏夫三人有着动物般的活力;《新世纪福音战士》的庵野秀明导演就曾说:「宫崎骏这个人比起他的作品,他本人还更加有趣。」宫崎骏像是工作室的所长,常会关心员工,也会参与公司经营,他常称自己为乡下地方工厂的厂长。高畑勋则认为身为一个创作者,不一定得碰触公司的经营。所以宫崎骏导演在吉卜力工作室里有职位,高畑勋导演则作为一名顾问出现在吉卜力株式会社的员工名单中。


高畑勋和宫崎骏两人都有着高度的好奇心、记忆力与观察力,宫崎骏在外面观看事物时不会画下素描或拍照,他能以大脑记忆,回到工作室再画出看过的景象,他认为把东西储存在脑中,作品才会有原创性。吉卜力有次员工旅游去奈良,宫崎骏在看到湖畔水鸟飞行的方式时,对水鸟说「你飞的方法不对。」,原因是他自己心里有一套水鸟飞行的理想图。高畑勋也曾模仿我走路的样子,被旁人说非常微妙微肖。


在电影的制作上,吉卜力通常会在分镜剧本全部完成前便开始作画,我猜想这个做法能让导演意识到作品得完成的急迫性,也能缩短制作时间。《千与千寻》起初的故事设定是让千寻击败汤婆婆后,再度击败钱婆婆,但工作室的大家都反对这么做,认为如此一来电影可能会长达三小时。宫崎骏绞尽脑汁后把故事主轴放到无脸男身上,而有了观众现在看到的版本。


吉卜力一直有意识自己所做的是娱乐产业,所以作品企划考量的因素有:「是否有趣、是否值得制作、是否能回收成本」三点。


以制作长篇电影为主


一般的动画公司会以制作电视动画为主,待获得稳定收入后再投入剧场版电影的制作,但由于电视动画的制作费难以保障作品的品质,于是吉卜力仍以制作长篇电影为主,电影票房盈馀再投入下部作品的制作。受到好评的作品,一般动画公司常会为之制作续集,但吉卜力从不制作续集,大家都想尽快投入新作品的创作。


长篇电影的票房有时好、有时坏,每次都像赌博一样,很幸运的是我们的赌注每次都有赢,很多观众喜欢我们的作品,我猜想我们的观众群是很广泛的。宫崎骏曾说过《千与千寻》是制作给十岁小女孩看的作品,而后他又说这是制作给即将十岁的人看的作品,最后他又在一次访谈中说《千与千寻》是制作给曾经十岁的人看的电影,宫崎骏实是想网罗所有的客群。


 

【学员提问】


Q1:刚刚野中先生有提到,吉卜力在企划作品时会考量「是否值得制作」,可否就已创作出的作品聊聊什么是值得制作的?

 

A1:吉卜力工作室相信作品无法与时代切割,所以我们会思考「这个时代是否需要这样的作品」,虽然吉卜力不会开企划会议,但大家常会在日常中吸收新知,咀嚼后将之在作品中展现。

 

Q2:2016年吉卜力和一位荷兰导演共同制作了《红海龟》,想知道是什么契机促成了这部片?它在成本上有回收吗?吉卜力在故事创意上有共同创作吗?

 

A2:吉卜力工作室是间很有人情味的公司,我们会合作制作它完全是因为我们想看到迈克尔·度德威特的长篇作品,我们和迈克尔的缘分从2002年便开始了。这部片其实不是在吉卜力工作室内完成,你可以把它看作是吉卜力的例外。回收的部分,我会说「我们还在回收中」。吉卜力有参与剧本创作和创意的部分,你在《红乌龟》的制作名单里也可以看到高畑勋的职称是「艺术指导」。

 

Q4:《千与千寻》里「白龙」这个角色是怎么诞生的?他和河川的连结?在片中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A4:白龙是河川精灵。宫崎骏在周末时都会去清理东京都的河川,他通过淨川这个活动想出白龙的角色设定。有位日本评论家曾说,宫崎骏的作品里有很多「水」的元素,水象征着可以净化人事物的能力。白龙这个角色可能也象征水,不过这是我个人的推测,所以可能不要相信比较好(笑)。

 

Q5:会有人把剧本寄到吉卜力工作室吗?会怎么回应收到的剧本?在吉卜力工作室里,怎么决定什么故事使用什么样的画风?

 

A5:我们确实有收到过剧本,但因为吉卜力的宗旨是「所有作品都在工作室内完成」,所以我们会把剧本寄还给原主人。画风的部分,宫崎骏导演就只会有宫崎骏画风,高畑勋导演则是每个作品都会有他想尝试的画风,你可以发现《我的邻居山田君》和《辉夜姬物语》的画风就非常不同。

 

Q6:您有被画进吉卜力的作品中过吗?

 

A6:《猫的报恩》在日本上映时有个短篇动画叫《the GHIBLIES episode 2》,我是其中的一个角色,讲述类似动画工作室的故事。

 

Q7:日本常有像《风之谷》一样在漫画累积了人气后得以制作动画的情形,在《风之谷》后的作品,吉卜力还需要以这个模式推出动画吗?

 

A7:因为《风之谷》受到许多好评,我们在那之后便不需要在动画前先制作漫画了。

 

Q8:我先前看NHK替吉卜力制作的纪录片中,有谈到《起风了》的制作过程,宫崎骏导演在311大地震发生后暂停创作,到灾区去慰问伤者,他回到工作室后改变了原本对《起风了》的创作思维,请问吉卜力是否会因为时代当下所发生的事而影响到作品的创作?另外,吉卜力的作品是否都会先定下上映时间,再进行制作?

 

A8:《起风了》中有提到关东大地震,宫崎骏在完成《起风了》的分镜后发生了311大地震,这让他犹豫是否要在作品中描绘关东大地震,但后来宫崎骏认为天灾是人类历史上不曾缺少的一部份,所以他决定记录下真实的样貌。吉卜力的作品因为多是虚构的,所以不会受到现实中重大事件的影响,但工作人员也有可能在经历过那些事件后把想法融入到作品中。另一个问题的回答,吉卜力基本上都会先决定电影的上映日期,再往前推需要制作的时间。

 

Q9:有报导说久石让和宫崎骏是通过朋友介绍认识的,想请问当时的情形是如何?

 

A9:在我的印象中他们两人不是通过朋友介绍认识的,当时吉卜力是隶属于德间书店和德间唱片的子公司,德间唱片推荐了几位音乐制作人给吉卜力,由于久石让的能力很突出、制作的背景音乐试听带也很棒,所以吉卜力才会选择与他合作,《风之谷》的制作人高畑勋当时也有推荐久石让。

来自圈子
金马奖

台湾电影金马奖(Golden Horse Award)是台湾地区举办的电影奖项,创办于1962年,当年主要是为了促进台湾地区电影制作事业和表扬对华语电影文化有杰出贡献的电影人。金马奖每年举办一届,其中1964年和1976年停办。

文章删除后不可恢复!确实要删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