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风景:《可可西里》主观环境的塑造
▸ 区别于晴空万里的可可西里,一个阴郁的可可西里如何塑造?▸ 最初的摄影阐述,如何找到影调风格?
▸ 自然又饱和的色彩与变形宽荧幕镜头
-------以下是文字实录-------
曹郁:首先,感谢影视工业网,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好的交流方式。我就想国内一直没有这么一个媒介,现在影视工业网办了这么一个活动。也请了很多老师来讲课。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希望影视工业网能坚持下去。
我很感谢陆川来找我拍《可可西里》,那个是2003年的时候,可能很多人都看过,但是也有可能有些人没有看过《可可西里》,所以我想先给大家放一段《可可西里》的Trailer。
我觉得任何一个人看到自己的一个作品被做成这样,都会有一种自豪感。而且我觉得那个解说词也写的很好,他们对这个土地的热爱,为了灵魂的自由,为了自己事业的未来,做一个非凡的使命。
《可可西里》是一个非常非常苦的电影,我们在最低的海拔都有3000多米,是在玉树,后来玉树大地震的那个震中,现在那个地已经没有了,一直拍到5000米。然后我们拍了三个半月还要多。所以,这是一个特别特别艰苦的一个过程。如果没有对电影的这种执著的话,是很难坚持下来的。在这我给大家看一些选景的一些照片。然后这些地方,是经过我挑选的照片了,然后就通过这些照片,我会发现对于可可西里这个地方来说,最重要的其实就是环境的塑造,所以这也是我为什么这个段的标题叫“我心中的风景”的原因了。 环境是《可可西里》这部电影成立的一个前提。如果它没有这个恶劣感,没有它富有神性的这种西藏和青海交界的气质的话,这个故事可能就非常的普通,而且也没有意义。所以,一上来我觉得就是我跟陆川聊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把塑造环境作为第一位,而不是把人拍漂亮。那么怎么塑造这个环境呢?一般拍西藏或者拍青海,很容易的其实你在网上都可以搜到很多照片,比如说风光摄影家协会,包括摄影爱好者去拍的,都特别美。但我觉得那个东西完全不符合《可可西里》这个故事的气质。所以在这,我自己就大胆的设想了一下,我说想拍一个阴郁的《可可西里》,而不是一个美的晴空万里的《可可西里》。后来他也挺支持我的,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我也思考了挺多的东西。
我今天拿了一个本,这个本是我当年的一个摄影的阐述。我随便打开一个,这是2003年4月18号,我们是2003年8月15号拍的。光影在里面是什么,力量显示在光里面,黑暗有时候战胜了光,光与黑暗,明亮与阴郁相互交错,那胜利到底属于谁呢?这个可能挺文艺的,但确实那时候就是一步一步这样想出来的,怎么拍《可可西里》。
在这里面我有两个视觉参考给大家介绍一下。有一个是一个意大利的摄影师,他得了6次荷赛的摄影奖,他叫保罗·派勒格林,还有一个摄影师叫约瑟夫·寇德卡,这是他拍的,叫Chaos 喧闹的意思, 特别永恒特别平静。这个就是保罗·派勒格林,他其实一直影响我到现在我特别特别喜欢他拍的东西。《可可西里》和《南京!南京!》其实都受到他的影响,真是的但是又有诗意的东西,也就是我们这次演讲的主题“诗意和写实”并存。它的技术并不是那么完美,但是它的诗意和它的那种传达的情趣是非常强烈的。这是一个在南斯拉夫拍的一个人马上要被枪决的照片。这个是当时现场拍下来的,但足以达到电影的精度,不管构图还是气氛。它是真实情况下,咔碴一秒钟拍下来的。所以我非常敬佩这个人,这是我最主要的一个参考。还有一个参考放不了,是当时我们这个剧本里有一个叫日泰队长,他要死,怎么死产生了一个特别大的疑问。
然后,他是枪战而死,真实情况是这样,对射,那我们是不是要拍一个枪战。所以我们当时跟陆川在找这个感觉,正好有一天新闻联播放一段CNN拍的那个,当时是美国跟伊拉克打仗,美国有一个飞行员掉到湖里面了,新闻里面就说,伊拉克的军队在找这个美国的飞行员,可能这个飞行员就在水里,他是很随意的(对着水)“哒哒哒”扫一下,没有,然后再换一个“哒哒哒”扫一下,又没有。我们就说一定把结尾拍成这种感觉,很突然的很残酷的。但是又很随便的就把一个人打死了,所以我们准备提前预知了这个电影的结尾,我们就往这个感觉上走。
因为这个环境塑造怎么塑造呢?除了阴郁,那仅仅就是阴郁吗?我们就观察了所有的景,后来我提出来这么一个方案,我希望,一开始是非常自然的,很饱和的颜色,主要是靠色彩,很饱和。光感也比较好看。中间颜色会褪掉很多,到最后,我希望是黑白的。当然这个不太现实,不可能变成一个黑白影像。我给陆川说,我说能不能随着这个情绪,最后能是一个黑白的,他死在一个黑白的地方。我说完我自己都笑。我说这不可能。但没想到,我们那个美术指导,真给我们找了一片黑色的沙丘和背景黑色的山。最后这个电影就是由彩色变成了一个近似于黑白的那个感受,这个其实就是它一个主要的创作的思路。在这里面其实我想说的意思就是说,一个摄影指导很重要的人,第一是导演,第二就是美术指导,要跟美术指导有很好的配合,你才能控制住电影里的元素。(先看第一段。)
大家可以看到颜色是非常饱和的,而且我们当时用的是变形宽银幕镜头来拍的,这是我们唯一使用灯光的一段戏。外景使用灯光的,到后来也就都没有了。因为要更自然的效果。所以这就是也算是完成了我最初的设想。
然后我要给大家放的第二段还是属于第一系列的,还是颜色比较饱和,但是已经逐渐的褪,已经有消色的景象了,这是一段跳舞的戏。大家可以看到这个颜色其实已经不像刚才那么饱和绚丽,实际上这就和环境有关系,你要跟美术配合的点就在这,他帮你选到一个环境的时候,自然就会控制住色彩了。(《可可西里》第二段)
后面我要给大家放的一段叫楚玛尔河,楚玛尔河是在这里面是我们要体现我们纪录性的东西,因为诗意和纪录,刚才大家都看到了,跟你们如果看过纪录片的话,区别非常大的,它并不是像纪录片那种感觉的,它是有很强的造型感。那么,楚玛尔河就更多的强调了一种纪录感。在这个地方,楚玛尔河是一个海拔差不多5000米的地方,非常非常不容易那段拍的。但是那段也是我们觉得拍得最真实的,然后最有那种气势的片断。这个片断当时是用两台摄影机拍的,等于我拍一台机器,我的那个掌机拍另外一台机器。从那开始,等于这个方式就被一直延续到拍完这个电影。当时我们用得是,因为我们高原上,换一次镜头是非常艰难的,因为有很多沙子,胶片摄影机是非常怕沙子的,所以我们这部电影完全是用变焦镜头拍的。等于我们有一个17到102毫米,是一个广角的变焦,我们拍一些大的镜头、宽的镜头。还有正常的25到250叫10倍变焦的,还有一个150到600毫米的是一个长的望远镜头的那么一个变焦。基本上我们就有两台机身和三个镜头,来交替使用来拍摄。(《可可西里》第四段)
跟前两个判断有非常大的区别,它是即兴的,有很多晃动,还有也很多变焦,陆川把变焦都剪进去了,为了加强这种不确定的寻找感和纪录感。这块更强调写实性。刚才说到光影的问题,光有写实性也不够,从镜头的角度来说,你还是需要有气氛。就这样拍了一周,用了一周才把刚才这些戏给拍完。
我这里有一些工作照可以给大家放一下,我们刚去可可西里的时候,那时候还都很粉嫩,和拍到楚玛尔河那个状态还是差别蛮大的。这是我们刚去,这是我们的录音室叫富康,大家有些应该知道,这是刚到。还记得第一天,大家都很嫩,这是在玉树。这就是已经到了唱歌的那个地方,刚才给大家放的唱歌的地。这个时候大家已经很疲惫了。多这的时候,脸上已经基本上糙的都不行了。因为整天都是风沙,然后也没有地方理发。所以从那一直到拍完《南京!南京!》我都变成了披肩长发,大家可以看一眼那个衣服,你就可以看出来有多脏,因为从来没有洗过,拍到后来就变成这样了。这是在楚玛尔河,在楚玛尔河的时候,实在太累了,经常有时候靠着摄影机就睡着了,然后我们再往下就是到了叫冷湖,靠近甘肃的位置,在那我们拍到了一组雪山的镜头。我在拍的时候,这边等于有一溜藏族的场工在这,比如风从头顶方向来,这会有一排人帮我挡着风,要不然我根本就把不住那个摄影机。
现在过会儿你要看到那个片断是摄影机在抖,其实不是故意要一种抖,确实把不住,因为风太大了。我记得当时我在摄影阐述里写,我特别喜欢塔尔科夫斯基,因为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里雪、烟、雾、雨什么的,特别好。记得第一次出现冰雹的时候,我特别激动大喊,我说快拍,冰雹来了,所有人都出去,人家都以为你疯了,这么大个冰雹,后来说要不你出去拍去。但是最后还是坚持的拍了一点点。但只有在快停的时候,已经很不容易,冰雹砸在身上。后来雪来了,特别激动,说拍雪吧,真的拍下来了,那段其实是一个电影调性的转折,因为从那开始,就进入到了真正的几乎只有,你可以叫单色调的感觉里面,雪山就是很冷,只有冷色,再往后就是我们的结尾,沙山那只有黑色,很完美实际上这两个地点的配合。很完美实际上这两个地点的配合。(《可可西里》雪山片断)
那时候什么灯光,首先第一你不可能支的起来,车都漩在泥里,所以你就什么设备也使不了。我们最后拍到这会儿时候,我们只剩下三角架,摄影机、镜头,然后就没了,就像拍雪中作业一模一样。那后半拉绝对是雪中作业的配置,包括连轨道都没有,因为没法铺轨道在那。更不用说升降,什么都没有。
我记得那时候拍到后来的时候,总能看到高空有那个飞机,飞的很高一看就是万米高空,拉一条白线,每个人都说这肯定是回北京的飞机,反正不管是哪个方向来的,都说这肯定是回北京的。其实我很感谢《可可西里》给予我的这些东西。就在那么的一个原始的条件下,我觉得它让我们领会到一些,电影本身,从火车进站开始,如果你们学过影史,水浇园丁什么的,本质就是一种纪录,当地你纪录到了一种有价值的东西的时候,它就会震撼人心。我觉得每个人,我说实话我没拍过真正的纪录片,我是把这个电影有些段落,当做纪录片来拍,其实如果有,大家学习导演的人很希望你们去拍一些纪录片,因为纪录片是能够真正的把人的真实的状态纪录下来的。它会让你先接触到什么是真实,《可可西里》确实给我上了一课,给我这个当年的广告摄影师上了一课,学会了纪录。
另外我觉得在可可西里,我第一次有这种感觉就是, 你突然间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那种概念,这个是在城市里你体会不到的,没有时间感。然后那个城市除了那一竖再一拐弯就是一条长70公里的长直路,都不再拐弯了,70公里,根本看不到头,就看一条路一直走到天边,所以你也没有空间感,没有时间感没有空间感,你只想在那一直拍下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完。这就是我们拍到最后时候那种心里的状态,这种状态以后再也不会有了,因为再也不会有那种纯净的环境,让你感受到自己心里面想的是什么。所以我非常怀念,但是又不敢再去了,一种很特殊的感受。这也是人生的一个很独特的体验和领悟。
另外还有一个事情特别有意思,我们拍这个队长死,一枪把他打死了,然后他躺在地上。最后一天拍的时候,突然起了特别大的风,那个真的不是拿鼓风机吹得出来的,因为那个纵深太长了,瞬间起的,瞬间起了巨大的风,那个感觉特别让人惊悚,而且很震撼,你觉得天地好象似乎是真的有灵魂。然后大到了你都看不到对面的人,非常震撼那个效果。然后我们队长一直躺在那,我们就拍了一个完整一点的,又拍了一个特写,都被用在电影里面。拍了以后停。然后这个电影就拍完了,当时我跟陆川我们俩人,很茫然,然后他就问我你想什么,后来我说我实在不知道该想什么,然后谁也不说话。后来我拿了一个吃了一半的带猪皮的肠给他,我说要不你先把这肠吃了吧,他说好吧。然后这电影就这样结束了,其实大家心里面都有非常强烈的震撼。尤其刚刚拍完那个突然间天地之间起风沙的感觉,但是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反正就是这样一种难以忘怀的那么一段记忆。(《可可西里》枪杀段落)
我意思就是环境的塑造是主观的,他是我心里面的风景,并不是你每天你现在去买票,坐火车到那看一定能看到的样子,他是摄影师、美术师、导演合起来,进行了很好的一个选择、等待产生的这样一幕的感受,可可西里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只能说它偶尔是这样的,但是连起来后,你会以为可可西里一直都是这样的。这也就是一个电影摄影师进行他主观的创作体现出来的一个成果。也是由心底产生的这样一个东西,是真情实感的,不是虚情假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