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摄影师的技艺与修为

推荐公开课到: 更多
作为摄影师,关乎技术、艺术与个人修为,张锡贵老师分别从这三个角度谈开来,包含基础篇、修养篇和技术篇,技术篇涉及:数字摄影、曝光、光比、3D、广角变形、4K等话题。

基础篇:光的力量

关于 张锡贵 老师







基础篇光的力量



其实摄影这个事儿,包含的东西特别多。摄影说简单了,就是把光给记下来,说简单就是这么回事。1987年贝德鲁奇来北京拍《末代皇帝》,电影学院把他请到电影学院给我们讲了一个课,讲的时间不长,讲了很多,我就记住有这么一句,当然这一句,比电影学院老师教我这四年都明白,他说什么呢?他从摄影这个英文词上给我们讲的,他说摄影不叫photograph,photo就是光,后面graph就是写,他说这个摄影原本就是把光给写下来,写实记录下来的意思,但是他说这个写,如果你是一个主体,用光去写东西,那你把你人的因素放进去了,那就是说,实际上我用光来表达,他这么一讲以后,我一下子就明白,摄影是干什么的了。因为图片摄影和电影摄影还特别不一样,图片摄影你可以说我拍什么内容,内容也归你,等于你也是个导演,电影摄影不是,电影摄影等于是你拍什么导演让你拍,说拍这个眼睛,你不能拍这个眼睛,你只能是有一个手段,其实就是光,所以电影摄影对光的研究,我觉得比图片研究更多一些。



那个时候拍第一部片子的时候,也拉片子,你像那个时候我最喜欢的一个片子叫《目击者》,其实那个时候拍这个电影的只有,跟这个《目击者》,我这个脑袋里它是比较有关系的,因为这个《目击者》实际上后来我才知道,它是获得是哪届奥斯卡的最佳摄影,现在如果你们找到这个片子,其实可以看看,拍的现在看,也是无懈可击的,这个电影的特点是非常的真实,而且光没有痕迹,你看不着,这有一个灯,有一个大影,跟真的一样,非常非常真实,该阳光的时候就是阳光,各种气氛,而且弄的特别特别好,我觉得它就是一个,如果你拍现实主义的,你要想学现实主义的灯光摄影,我觉得那个东西是首选。从那个片子,我们当时最多的学到一个就是要用柔光,因为当时中国电影都是光比较差,其实那个时候学画画不懂光,从直观的感觉中国电影比较差,当然考电影学院的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看了一场电影叫《苔丝》波兰斯基的,那个片子,拍的全跟欧洲风景画似的,当时也看中国电影。就是比较多的用比较柔和的光,实际上客观的分析,咱们就讲摄影,其实自然界中,基本没有硬光,除了太阳光是硬的,咱们说的是点光,其他的光,窗户光,暗面所有的光,都是一个面过来的光,它是没有影子的,可以说生活中,只有太阳光有影子,还是人造光有影子,晚上的月光有影子,其他都没有愣影子,而且太阳光严格来说也是一个面,它要投一个影,那个影肯定是虚的,不是像勒的那么实。我当时对这个观念,其实也比较朴素,我们当时的想法。



其实那个时候拉片子,看得多的,就不是这种非常写实的了,后来就比较喜欢,有一个摄影刚才说的《末代皇帝》那个斯特拉罗,我现在也比较喜欢他的。要不现在咱们就给放两段。咱们体会一下,什么叫光,光是很有力量的一个东西。它不是说简单的一个光。放第一和第二。这是在一个乡村的一个房子,有一个窗户,一个老式的房子里头,农村的。这个片子是1900,是他跟《末代皇帝》那个导演,他们两个人合作的。这是七几年的,应该是摄影师30多岁的时候拍的。这个好像是八几年拍的,这是和美国导演合作的。这个画中画的感觉,看这个片子,知道这个片子里面的画面,特别像印象派的绘画。颜色这些东西,不是常规的。你们注意看它的光,也能感觉到有光,光的那种力量,包着空气的那种感觉。



好!我不知道你们看完以后,有没有感觉到光这个东西,我觉得应该看其他电影没有这么强烈光的感觉吧,它这个光,你会感到它那种光的力量,而且有的光真的打过来,眼睛都恍了,睁不开眼那个小孩从暗的地方,一下子窜到很强烈的阳光里,因为咱们的投影效果差一点,在那个地方是很亮的啪一下。这种东西,可能你们在电影里,其实在美国电影里,看的也不太多,那个光是你生活中能见到的,但是你可能生活中见的比较少,你去新疆去哪,你可能会见到这种晚上的太阳,斜着从窗户外头,横着打进来,打的特别亮,而且那个光是红的。其实这就是对光的一种记忆,而且一生中,可能碰到几次,你都印象非常的深。这个摄影师,他能把这个东西给弄多荧幕上,我觉得一般的人,反正我要不看他的电影,我都不知道这个光能这么弄。你能想到就不错了,你还能把这个弄的这么好,那么像那个气氛,而且他跟电影的情节,当然也是配合的非常好。这个里面就是说一个摄影师的修养。你能想到才能做到。



第二段,麦当娜演一个歌女那个片子,那个片子从摄影上,其实它是比较另类的,它不是常规的,而且美术、导演他们修养都非常高,你如果把那个片子看一遍的话,其实你张张看的都是一个印象主义的绘画,比方你看梵高塞尚那种绘画,印象主义的色彩缤纷,整个绘画,但人是动的,那种颜色都非常漂亮。这个东西我觉得说到这,你作为一个摄影师,你还是要非常注意观察生活。除了这两段,其实还有其他的,比如说《沙漠天空》,那个片子里,它有一段那个气氛,我给你讲一段,他进一个屋子,那个屋子,它是非洲嘛,所以光是从上面下来的,它那个上面,正好房子露了一个缝,很强烈的一个光,打到地上。等于这个光,能溅到墙上,而且如果一个人要一进这个光,那个光一下子溅到哪都是。你们这种地方,应该去过,比较不太亮的光,很强烈的光打上来,电影都是弄的这个,你看完以后,那个光对你的印象太深了。我觉得这个就是摄影,不一样的摄影,好摄影。所以说你生活中对光的体验,我觉得非常重要。而且他拍《末代皇帝》,《末代皇帝》咱们应该看过,跟贝鲁奇合作的那个,其实中国电影你们看的比外国人看的多。



但是你看中国电影那么多,有一部像那个电影,那么像中国的环境吗?中国电影人自己拍的又怎么样呢?他拍的《末代皇帝》,我就比任何中国电影都像中国,咱们就指那个光,其实他研究了中国的房屋光线的特点,因为中国一般都一面光,一面窗户,这边死的,而且屋里反差也都是很大的,其实他是研究了中国文化,其实他也拍过,比方说在法国的片子,还拍过《1900》是在俄罗斯的事儿,所以他拍俄罗斯的时候,那个光又不一样了,明显能感觉到,他有俄罗斯的气氛,这个东西,我后面要说,一个摄影师的修养问题。现在比方说国内的电影。中国人现在知道美了,知道什么是漂亮了,以前这个都不会。所以现在如果说,这个电影一有了钱以后,他就玩命的给你往好看了拍,他不管这个片子是什么时候。这个其实也是有问题的。你不能把故事片,你给拍成了广告。弄的很甜很腻,你看着都腻了,这个在艺术上,也不是一个好的东西。徐悲鸿说过一句话,他说宁方勿圆,宁脏勿净,宁浊勿巧,他是说的画画。按现在咱们理解,你的东西要酷,简单的说要酷,不能玩儿雕虫小技,你可以华丽漂亮,但是绝不能浮华,一浮华,一俗了,你这个东西就完了。但是为什么有些人他就喜欢这个俗的呢?他还是一个修养问题。咱们后面就说什么叫修养。就是你拍的东西,一定要有骨头,要有份量,不能说看着都腻了。漂亮,我觉得作为一个摄影师是最基本的,你都拍不漂亮,你的技术也太差了,这个其实是没什么说头的。说我这个摆的漂亮了,这个是你应该的,我觉得你要真的做高了,像咱们看的那个片子那样。那个气氛是非常非常让人印象深刻的,这个才是好的。



摄影,我觉得它还是个手艺,修养的事儿说到这,我觉得也不用再说了,其实都比较简单。我觉得摄影还是一个手艺,因为它用设备,我们平常就说,有什么摄影发烧友,但是没听说导演发烧友,它不烧东西,就没有发那个烧的。摄影有一个特点,有东西要求你会使这个东西,如果你感觉很好,但是你不会用弄不好,什么感觉都给人家拍坏了,再好的东西给你,再好的作品给你放这,让你全给弄砸了,所以说技术对于摄影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而世界上好的摄影师,我可以告诉你,他们的技术,不能说都特别精通,但是肯定不差,基本该用的都非常精通。你像刚才说那个斯特拉罗,他有一个片子叫《沙漠天空》,将来你们可以看,他有一个镜头,在一个大房子那,下午黄昏,太阳也是画面里头,它那个镜头先从侧面拍的,光从侧面来的,那个人往这边走,镜头摇过来,摇过来以后,太阳在画面里头,而且远处有云,太阳在云缝里头,地面有水,水面里还反一个太阳,但是你就能看到,太阳一点都不吃,就像针眼,针眼你也不能把太阳看那么清楚,但是太阳和周围云彩中间全分出来了。



这个暗面也都很好,也不黑,不是说咱们一拍太阳,这个暗面非得黑的不行。暗面非常亮的,也很舒服。但是它补灯了吗?也没补灯,我看过他那个剧照,就是一个12乘12那么大的大白片,跟着那个女的后头,跟过来的。所以这个就要求你的曝光不能差,如果你曝光要是一过了,就回不来了,那个太阳肯定分不出来了,曝光的曲线用的非常好。所以大牌摄影,也是弄的非常好的。我刚才那个里面有一个汽车镜头,对面也是有太阳的,它也是亮的,其实你看电影你看那个太阳也没曝,也是亮亮的,层次全在的,然后摇到车里面,车里面这些层次也都在,那个曝光也要求你非常准确,而且那个时间要卡的非常好,我们那天下午,等于就拍这一个镜头,而且事先要练,这些镜头你看了以后是这样,其实很难拍,因为小孩先得跑,然后你跟着小孩,他又表演,再回去以后,正好那个车位置还得合适,然后那个人在那拦车,中国竟是一些莫名其妙的事儿,技术难度就是最后再摇回来,那个普通的公共汽车就那么宽,没法呆人,你摇的话,这边人都没法呆,贴的很近,应该是拿18的镜头拍的。而且一摇,摔那了,而且那个时候没有机上显示器,我记得好像没有,就是这么拍的,拍到最后的时候,一关那个眼罩,凭感觉,这个没问题了,因为大方向,每次练的时候,看一眼这个差不多,实际上那个镜头拍了有两遍,太阳就不行了。但是效果我觉得还是比较完美了。